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创新设计技术
定价:26.00元
作者:陈赜,邹道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0302217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系列教材”之一,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在现代电子设计工程实训与创新中所用到的主要创新思维方法与电子创新设计技术,接着介绍了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电子测试技术、技术报告写作以及创新设计专题实践训练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现代电子技术概论、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现代电子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图示的使用上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这绝对是值得点赞的一大亮点。我见过太多技术书籍,图表制作得粗糙不堪,关键信息点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图表和文字描述都有出入。但这里完全没有这种情况。无论是系统框图、数据流图,还是时序波形图,所有图形都经过精心绘制,线条干净利落,注释详实到位。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硬件抽象层(HAL)和驱动层交互的流程图,用不同颜色和形状清晰地区分了软件与硬件的边界和数据流向,极大地帮助我理清了那些错综复杂的调用关系。我甚至不需要频繁地往回翻阅前面的章节,因为图表本身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上下文信息,这无疑极大地加快了我的理解速度,证明了作者对如何有效利用视觉辅助工具有着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有力,黑白灰的色调给人一种严谨、专业的印象。我拿到手时,首先被它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吸引,这使得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留下指纹,保持了书籍的整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触感细腻,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代码片段,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需要反复对照细节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装帧方面,它采用了经典的锁线胶装,可以平铺在桌面上,这一点在进行实际操作或绘制草图时显得尤为贴心。整体而言,从物理层面上讲,这本书的制作水准完全对得起它所承载的内容深度,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对其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致的工具,摆在桌面上都觉得赏心悦目,体现了出版方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
评分阅读体验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对“系统思维”的强调。很多技术书籍在谈论单项技术(比如某个传感器驱动或某个通信协议)时,常常会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然而,这本书的章节之间衔接得天衣无缝,你会清晰地看到一个设计决策是如何层层影响到后续模块的选型和实现。例如,在讨论电源管理策略时,作者会回顾之前在功耗预算部分设定的目标,并分析当前硬件架构的局限性,最后才提出最优化的固件应对方案。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叙述,强迫读者必须跳出单个代码块的思维定势,真正站在一个产品经理和系统架构师的角度去审视整个电子设计流程。对于希望从“会写代码”晋升到“会设计系统”的进阶读者来说,这种思维的引导价值,远超书本上的知识点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对“工程约束”的坦诚讨论上。很多理论书籍会描绘一个理想化的设计环境,但现实中的电子创新往往被成本、时间、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紧紧钳制。这本书的作者们显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没有回避这些现实难题。在介绍某种前沿技术时,他们会同时提供一个“简化版”的实现方案,并明确指出:“如果你在项目初期预算有限,可以先采用A方案,虽然性能有所牺牲,但可以节省约30%的开发周期。”这种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建议,对于初创团队或者时间紧张的项目经理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教导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是一种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做出最优工程决策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技术”的精髓所在。
评分我最近开始涉猎嵌入式系统编程,市面上浩如烟海的资料看得我头昏脑胀,很多教程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堆砌代码示例。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它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术模块时,都会先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或实际应用场景来引入,让你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而不是直接跳到“怎么做”。比如,在介绍定时器中断机制时,他没有直接抛出寄存器配置,而是先模拟了一个“分秒必争的生产线调度员”的场景,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娓娓道来他的项目心得。这种以应用驱动的讲解思路,无疑是当前技术书籍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