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未來UMTS的體係結構與業務平颱:全IP的3GCDMA網絡
定價:88.00元
作者:(英)Castro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112530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40kg
編輯推薦
點擊查看:
內容提要
《未來UMTS的體係結構與業務平颱:全IP的3G CDMA網絡》涵蓋瞭UMTS所有關鍵內容,並分彆從工程設計人員、運營商和業務提供商的角度分析瞭UMTS的實現。本書研究瞭如何在新區域和當前的2G/2.5絡中部署UMTS網絡的有關問題。
通過提供UMTS及其演進過程的完整資料,本書對工程設計人員,運營商和業務提供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樣,無綫通信和相關領域中的技術、業務主管(或經理),以及商界(或營銷領域)代錶,也將從這本3絡和業務引擎簡明教程中受益。電信和信息技術領域的高級(或研究生)水平的學術研究人員,也可在本書中獲取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章 演進中的移動網絡
1.1 移動通信的發展
1.2 寬帶無綫多媒體的發展路綫圖
1.3 UMTS性能增強技術
1.4 UMTS網絡需求
1.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係統分析原理
2.1 係統分析原理
2.2 3G通信環境
2.3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UMTS業務構件
3.1 業務生成環境
3.2 UMTS承載業務體係結構
3.3 UMTS承載業務中的QoS屬性
3.4 UMTS服務質量類與屬性
3.5 QoS屬性映射
3.6 端到端QoS
3.7 互通場景中的QOS
3.8 應用與業務提供
3.9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UTRA物理層設計
4.1 主要特徵
4.2 專用與通用傳輸信道
4.3 FDD物理信道配置
4.4 TDD物理信道配置
4.5 TDD中的擴展與調製
4.6 復用與信道編碼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4.A DPDCH與DPCCH域
附錄4.B 壓縮模式與Npilot=4時的位錶示
附錄4.C 輔同步碼的分配
第5章 UMTS開發平颱
第6章 IP多媒體子係統
第7章 部署3絡
第8章 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
第9章 UMTS傳輸係統
0章 3G業務引擎
1章 資源與網絡管理
2章 UMTS輔助技術
附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一個資深網絡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資料時效性和技術前瞻性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雖然UMTS已經有更迭的技術(如LTE和5G),但理解其嚮全IP架構演進的驅動力和遇到的挑戰,對於理解後續所有IP化移動網絡的設計哲學至關重要。我注意到書中對信令風暴應對、資源預留機製的講解,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作者對於3GPP標準文檔的消化和提煉工作做得非常齣色,將那些冗長、晦澀的標準條文,轉化成瞭清晰、可執行的工程描述。例如,在講解IMS與3G核心網的接口協議時,他不僅列齣瞭接口名稱,還清晰描繪瞭雙方數據交互的流程圖,這對於快速掌握關鍵技術棧的對接方式非常有幫助。這種對“工程落地”層麵的關注,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參考書,更像是一本實操手冊,指導讀者如何將理論藍圖變為穩定運行的網絡。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組織結構,體現瞭作者對移動通信係統理解的深刻洞察力。它並不是簡單地按照物理層、接入網、核心網的順序來羅列知識點,而是以業務流為主綫,自頂嚮下地剖析瞭整個係統的構成。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移動性管理的章節,作者詳細闡述瞭IP層麵的移動性與傳統二三層移動性管理的協同與差異,尤其是在用戶漫遊和會話保持方麵的處理策略。我發現,很多網絡設計中的“灰色地帶”和常見的設計陷阱,在書中都被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點明瞭。這種“避坑指南”式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效率。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新技術最怕的就是遇到“說瞭等於沒說”的模糊描述,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直接告訴你“這樣做”和“那樣做”在實際網絡部署中會帶來什麼樣的性能差異和運維復雜度。對於希望提升網絡架構設計能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種帶著科技感和未來感的藍色調,讓人立刻聯想到高速、穩定和前沿的技術。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技術手冊,但實際上,它的排版和圖示非常人性化。初翻時,那些復雜的係統架構圖被分解得井井有條,即使我對3G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特彆牢固,也能大緻跟上作者的思路。特彆是關於核心網演進的部分,它沒有直接拋齣密集的協議棧信息,而是用瞭一種類比的方式,將IP化帶來的靈活性和效率提升描繪得生動有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各個子係統時,都會穿插一些曆史背景和技術演進的脈絡,這使得讀者在學習新技術的同時,也能理解技術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而不是一個憑空齣現的空中樓閣。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讓我覺得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嚮同行傳授“武功秘籍”,而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標準文檔。對於希望從2G/3G嚮全IP架構過渡的技術人員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極佳的入門嚮導,它成功地在深度和廣度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給我的感覺是沉穩而富有邏輯性,帶著一種對技術的敬畏感。它沒有使用過分花哨的辭藻來吸引眼球,而是用紮實的內容去贏得讀者的尊重。我特彆關注瞭其中的“業務支撐與運營”部分,這部分內容通常在純粹的技術書籍中容易被邊緣化。然而,本書卻深入分析瞭OSS/BSS係統如何與新的全IP核心網進行集成,這對運營商的IT部門來說是極其關鍵的一環。書中關於計費和策略控製(PCRF)的描述,清晰地展現瞭從傳統的電路域計費嚮基於策略的靈活計費轉型的復雜性。閱讀這些內容時,我感到作者對於整個電信業務生態有著全麵的理解,他不僅僅關注瞭“能不能通”,更關注瞭“如何高效地運營和盈利”。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敘事視角,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飽滿,讓人感到所學到的知識是體係完整、可以立即投入實踐的。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思維重塑”之旅。我原先對於“全IP化”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概念性的層麵,認為無非就是把語音也跑在數據網絡上。然而,深入到業務平颱這一章,我纔真正體會到架構徹底扁平化帶來的巨大變革潛力。作者對於QoS保障機製的論述極其到位,他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實際的業務場景,分析瞭不同業務對帶寬、延遲和抖動的不同要求,以及SIP信令在整個流程中的關鍵作用。我特彆喜歡他對於“業務分離”和“資源池化”的深入探討,這直接關係到運營商未來的運營成本和新業務的快速部署能力。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嚴謹,每一個論點都有充分的技術論據支撐,這讓我在閱讀時産生瞭一種強烈的信任感。它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科普讀物”,而是真正紮根於工程實踐的深度分析報告,對於需要設計或維護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工程師來說,其參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