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

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雪涛 著
图书标签:
  • 智能手机维修
  • 手机维修
  • DIY维修
  • 图解教程
  • 维修入门
  • 电子维修
  • 手机拆解
  • 故障排除
  • 维修技巧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1890
商品编码:295723468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

定价:39.80元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15318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通过大量二位平面图、三维结构图、演示操作图、实物效果图等多种图解方式直观表示,用生动的图例代替枯燥的文字。《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采用双色印刷,电流走向一目了然,帮助您在轻松了解手机工作原理的同时,快速掌握手机维修方法。

内容提要


本书完全遵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电子领域的实际岗位需求,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智能手机维修的技术特点和技能应用,按照学习习惯和难易程度将智能手机维修相关技能划分为13章,即:智能手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的故障表现与检修分析、智能手机的常规设置与病毒防治训练、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与数据恢复训练、智能手机的升级与刷机训练、智能手机组成部件的检测代换训练、射频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语音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电源及充电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操作及屏显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接口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其他电路的故障表现与检修方法。学习者可以看着学、看着做、跟着练,通过“图文互动”的全新模式,轻松、快速地掌握智能手机维修技能。书中大量的演示图解、操作案例以及实用数据可以供学习者在日后的工作中方便、快捷地查询与使用。另外,本书还附赠面值为50积分的学习卡,读者可以凭此卡登录数码维修工程师的官方网站获得超值服务。本书是新型电子产品维修初学者的用书,还可供从事电子行业生产、调试、维修的技术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参考。

目录


前言章了解智能手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1.1 智能手机的结构组成 1.1.1 智能手机的整机结构 1.1.2 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 1.2 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 1.2.1 智能手机的整机工作原理1.2.2 智能手机的电路控制关系 第2章 智能手机的故障表现与检修分析 2.1 智能手机的故障表现2.1.1 软件引发的故障表现2.1.2 硬件引发的故障表现2.2 智能手机的检修分析2.2.1 软件引发的检修分析2.2.2 硬件引发的检修分析第3章 智能手机的常规设置与病毒防治训练3.1 智能手机的使用操作规范3.1.1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3.1.2 插入和取出SIM卡3.1.3 插入和取出Micro SD卡 3.1.4 智能手机的常规操作3.2 智能手机的常规设置与优化设置3.2.1 智能手机的常规设置3.2.2 智能手机的优化设置3.3 智能手机的病毒防治3.3.1 智能手机的病毒防护措施3.3.2 智能手机的病毒查杀第4章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与数据恢复训练4.1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4.1.1 智能手机数据资料的备份4.1.2 智能手机个人信息的备份4.2 智能手机的数据恢复方法4.2.1 智能手机个人信息的导入4.2.2 智能手机数据资料的恢复第5章 智能手机的升级与刷机训练 5.1 智能手机的升级5.1.1 智能手机升级前的准备5.1.2 智能手机的升级方法5.2 智能手机的刷机5.2.1 智能手机刷机前的准备5.2.2 智能手机的刷机方法第6章 智能手机组成部件的检测代换训练 6.1 显示屏组件的应用与检测代换6.1.1 显示屏组件的特点与应用 6.1.2 显示屏组件的检测代换 6.2 触摸屏的应用与检测代换6.2.1 触摸屏的特点与应用 6.2.2 触摸屏的检测代换 6.3 键盘的应用与检测代换6.3.1 键盘的特点与应用 6.3.2 键盘的检测代换 6.4 按键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4.1 按键的特点与应用6.4.2 按键的检测代换 6.5 听筒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5.1 听筒的特点与应用 6.5.2 听筒的检测代换6.6 话筒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6.1 话筒的特点与应用 6.6.2 话筒的检测代换 6.7 摄像头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7.1 摄像头的特点与应用 6.7.2 摄像头的检测代换 6.8 耳麦接口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8.1 耳麦接口的特点与应用 6.8.2 耳麦接口的检测代换 6.9 振动器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9.1 振动器的特点与应用 6.9.2 振动器的检测代换 6.10 天线的应用与检测代换6.10.1 天线的特点与应用6.10.2 天线的检测代换6.11 USB接口的应用与检测代换6.11.1 USB接口的特点与应用 6.11.2 USB接口的检测代换第7章 射频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7.1 射频电路的结构原理 7.1.1 射频电路的结构7.1.2 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7.2 射频电路的检修方法 7.2.1 射频电路工作条件的检测方法 7.2.2 射频信号处理芯片的检测方法 7.2.3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检测方法 7.2.4 射频收发电路的检测方法 7.2.5 射频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方法 第8章 语音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 8.1 语音电路的结构原理8.1.1 语音电路的结构8.1.2 语音电路的工作原理 8.2 语音电路的检修方法 8.2.1 直流供电电压的检测方法 8.2.2 音频信号处理芯片的检测方法8.2.3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检测方法 8.2.4 耳机信号放大器的检测方法 8.2.5 扬声器的检测方法8.2.6 听筒的检测方法8.2.7 话筒的检测方法 8.2.8 耳麦接口的检测方法第9章 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9.1 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原理 9.1.1 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 9.1.2 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 9.2 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电路的检修方法9.2.1 直流供电条件的检测方法9.2.2 时钟信号的检测方法 9.2.3 复位信号的检测方法 9.2.4 控制总线信号的检测方法 2 9.2.5 I C 控制信号的检测方法9.2.6 输入/输出数据信号的检测方法0章 电源及充电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 10.1 电源及充电电路的结构原理 10.1.1 电源及充电电路的结构10.1.2 电源及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10.2 电源及充电电路的检修方法10.2.1 直流供电电压的检测方法10.2.2 开机信号的检测方法10.2.3 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的检测方法10.2.4 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方法10.2.5 电流检测电阻的检测方法10.2.6 充电控制芯片的检测方法1章 操作及屏显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11.1 操作及屏显电路的结构原理11.1.1 操作及屏显电路的结构11.1.2 操作及屏显电路的工作原理11.2 操作及屏显电路的检修方法 11.2.1 直流供电条件的检测方法11.2.2 操作按键的检测方法11.2.3 触摸板及相关信号的检测方法11.2.4 液晶显示板及相关信号的检测方法2章 接口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训练 12.1 接口电路的结构原理 12.1.1 接口电路的结构12.1.2 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12.2 接口电路的检修方法12.2.1 接口本身的检查方法12.2.2 接口工作电压的检测方法12.2.3 接口电路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3章 其他电路的故障表现与检修方法13.1 摄像与照相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13.1.1 摄像与照相电路的结构原理13.1.2 摄像与照相电路的检修方法13.2 蓝牙电路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13.2.1 蓝牙电路的结构原理13.2.2 蓝牙电路的检修方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掌上乾坤:智能手机核心技术与实践解析》 序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手机早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集成了我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数字助手。然而,再精密的设备也难免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时候,当智能手机出现故障,屏幕失灵、续航骤减、系统卡顿,甚至无法开机,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令人沮丧的。传统维修往往耗时耗力,且价格不菲。本文集《掌上乾坤:智能手机核心技术与实践解析》,旨在为广大智能手机用户、爱好者,乃至初级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性的认知框架,助您理解智能手机的内在奥秘,掌握基础的故障排查思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助修复,重新掌控您的数字生活。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快速入门”或“图解教程”,它不专注于某个具体型号的拆解步骤,也不止步于简单的软件重启或恢复出厂设置。我们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坚实的技术知识体系,让您从“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双重维度,真正理解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预测潜在的故障。《掌上乾坤》将带领您穿越一层层技术壁垒,深入到智能手机的每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从物理结构到软件运行,从硬件兼容性到系统优化,为您一一揭示。 第一篇:洞悉硬件基石——智能手机的物理世界 智能手机的每一次流畅操作,每一次精彩呈现,都离不开其背后精密而复杂的硬件支撑。本篇将带领您深入剖析这些至关重要的硬件组件,理解它们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第一章:处理核心的脉动——CPU、GPU与内存 中央处理器(CPU)的奥秘: 我们将探讨CPU作为智能手机的“大脑”,如何执行指令,处理数据。您将了解不同架构(如ARM)的特点,核心数量、主频对性能的影响,以及缓存机制如何加速数据访问。我们将深入解释缓存一致性、指令集(如ARMv8)等概念,让您理解为何某些应用在高性能CPU上运行得更流畅。 图形处理器(GPU)的魅力: 无论是高清视频播放、3D游戏还是AR体验,都离不开GPU的强大算力。本章将解析GPU的渲染管线,了解不同GPU架构(如Mali、Adreno)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协同CPU完成复杂的图形处理任务。我们将探讨像素填充率、着色器单元等关键参数的意义。 内存(RAM)的容量与速度: RAM是CPU和GPU工作的临时“工作台”,其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多任务处理能力和应用响应速度。我们将区分DDR3、DDR4、LPDDR4X等不同代际的内存技术,理解它们在功耗和性能上的权衡。您还将了解内存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内存碎片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视觉的盛宴——显示屏与触控屏技术 显示屏的演进与原理: 从LCD到AMOLED,显示屏技术在不断革新。本章将详细解析LCD的背光、滤光片、液晶分子工作原理,以及AMOLED的自发光特性、色彩表现力(如DCI-P3色域)、对比度和响应速度。我们将深入探讨屏幕分辨率、像素密度(PPI)、刷新率(60Hz、90Hz、120Hz)对视觉体验的影响。 触控的精准感知——电容触控技术: 如今主流的触控屏普遍采用电容式技术。本章将揭示其工作原理,了解屏幕上的微电容阵列如何感应手指的电荷变化,从而实现精准的触控定位。我们将探讨多点触控的实现机制,以及为什么潮湿、戴手套等情况会影响触控的灵敏度。 第三章:能量的源泉与传输——电池、电源管理与充电 锂离子电池的化学奥秘: 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解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极材料(如钴酸锂、三元材料)、电解液的作用,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您将了解电池容量(mAh)、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的含义,以及温度、充电习惯如何影响电池的健康。 智能电源管理单元(PMU): PMU是电池能量的“管家”,负责高效地分配和管理电能。我们将解析PMU如何监测电池状态,控制不同组件的功耗,以及快速充电技术(如Qualcomm Quick Charge, USB Power Delivery)背后的工作机制。 无线充电的原理与标准: Qi等无线充电标准是如何工作的?本章将解析电磁感应原理,了解线圈之间的能量传输过程,以及无线充电在效率和发热方面的考量。 第四章:信号的传递者——通信模块与传感器 蜂窝网络通信: 从2G到5G,蜂窝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本章将解析基带芯片(Modem)的作用,了解SIM卡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网络制式(GSM, WCDMA, LTE, NR)和频段的差异。我们将探讨信号强度、网络切换、VoLTE等关键技术。 Wi-Fi与蓝牙: 无线局域网和近场通信是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功能。本章将解析Wi-Fi协议(802.11 a/b/g/n/ac/ax)的工作原理,理解信道、频段、速率等概念。同时,也将阐述蓝牙技术的通信机制,以及其在设备互联中的应用。 多样的传感器: 加速度计、陀螺仪、指南针、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计、NFC……这些传感器赋予了智能手机感知环境的能力。本章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导航、游戏、拍照、支付等场景中的应用。 第二篇:驾驭软件洪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 硬件是躯体,软件则是灵魂。本篇将带您深入理解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固件以及应用层软件,理解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影响您的使用体验。 第五章:操作系统的内核——Android与iOS的深度剖析 Android架构解析: 我们将拆解Android系统的“五脏六腑”,从Linux内核到Binder IPC机制,从ART/Dalvik虚拟机到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您将了解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等核心组件,以及它们生命周期管理。我们将探讨Android应用程序沙盒机制,以及权限管理的原理。 iOS的精巧设计: 聚焦iOS的Cocoa Touch框架,解析其事件驱动模型,Delegate模式,以及CocoaPods等依赖管理工具。我们将深入理解iOS的内存管理(ARC)、多线程(GCD)以及UI渲染机制。 固件与引导过程(Bootloader): 固件是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本章将解析Bootloader的作用,它如何负责硬件初始化,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您将了解Recovery模式和DFU模式的意义,以及它们在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第六章:应用层面的智慧——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运行 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无论是Android的Activity生命周期,还是iOS的ViewController生命周期,理解它们是优化应用性能和处理内存的关键。本章将详细解析应用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网络通信与数据存储: 应用程序如何与服务器通信?HTTP协议、RESTful API、JSON/XML数据格式将一一解析。同时,我们将探讨本地数据存储的方式,如SQLite数据库、SharedPreferences/NSUserDefaults、文件存储等。 后台运行与进程管理: 为什么应用能够“后台运行”?本章将揭示Android的后台服务、JobScheduler,以及iOS的Background Modes和Push Notifications。我们将讨论后台限制的演进,以及如何平衡功能与续航。 第三篇:诊断与优化——智能手机的常见问题与进阶技巧 掌握了理论知识,接下来便是实践。本篇将引导您识别智能手机常见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并提供系统性的诊断思路与优化策略。 第七章:软件层面的困扰——系统卡顿、应用崩溃与网络异常 卡顿的根源探寻: 分析CPU占用过高、内存不足、后台进程过多、存储空间不足等常见原因。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系统自带的开发者选项(如CPU Profiler, Memory Profiler)进行初步诊断。 应用闪退与异常行为: 探讨应用权限不足、数据损坏、系统兼容性问题、第三方应用冲突等导致应用崩溃的可能原因。 网络连接的“疑难杂症”: Wi-Fi连接不稳定、蓝牙设备无法配对、移动数据速度慢等问题的排查思路。我们将从路由器设置、DNS解析到APN配置,逐一分析。 第八章:硬件层面的挑战——屏幕失灵、电池衰减与充电问题 触控失灵与屏幕异常: 分析屏幕物理损坏、排线接触不良、驱动程序问题、系统软件冲突等可能原因。 电池续航“跳水”的真相: 探讨电池老化、高功耗应用、系统设置不当、后台进程活跃等因素。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系统自带的电池使用情况查看功能,定位“耗电大户”。 充电缓慢或无法充电的排查: 从充电器、数据线、充电接口到手机主板上的充电管理芯片,我们将系统地进行问题定位。 第九章:系统维护与性能优化 缓存清理与存储优化: 深入理解应用缓存、系统缓存的作用,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清理。我们将讨论文件管理器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利用云存储扩展空间。 系统更新与固件管理: 理解系统更新的重要性,以及OTA更新和手动刷机(Fastboot/Download Mode)的原理。我们将强调刷机操作的风险,并提供必要的注意事项。 功耗优化策略: 探讨各种省电设置(如屏幕亮度、定位服务、后台应用刷新),以及识别并限制高耗电应用的后台活动。 第十章:自助修复的边界与专业求助 何为“可修复”: 明确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软件操作或简单的硬件清洁(如接口清理)解决,哪些需要专业工具和技术。 何时该寻求专业帮助: 了解何时应放弃自我尝试,将设备交给专业维修人员。我们将讨论专业维修的流程,以及如何识别信誉良好的维修点。 结语: 《掌上乾坤:智能手机核心技术与实践解析》并非一本简单的“故障排除手册”,而是一本致力于提升您对智能手机认知高度的参考指南。通过系统性地学习本书内容,您将不再是手机的被动使用者,而是能够理解其工作原理,洞察其潜在问题的“掌舵者”。希望本书能为您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增添一份自信,一份从容,一份掌控力。让您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真正做到“掌上乾坤,尽在掌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的标题听起来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图解”和“快速入门”这两个词,让我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作为一名对数码产品有着浓厚兴趣,但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用户,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权威又不失亲和力的维修入门书籍。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操性和清晰度。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图文并茂,把复杂的硬件拆解和电路分析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哪怕是一些基础的故障排查,比如屏幕更换、电池更换、接口清理等,也能让初学者感到豁然开朗,那它就非常值得入手。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耐心指导,而不是干巴巴地堆砌专业术语。如果内容涵盖了主流品牌如苹果和安卓系列机型的通用维修流程,那就更完美了,这样能大大提高其实用价值。

评分

坦率地说,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维修指南”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电路图和元器件代号,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教你换总成,缺乏对深层问题的剖析。我希望《图解智能手机维修快速入门》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诊断”的艺术——如何通过简单的症状(比如间歇性死机、充电缓慢、Wi-Fi信号弱)来准确判断出问题出在哪个模块上。如果书中有详细的故障树分析流程,指导读者一步步排除可能性,从软件层面排查到硬件层面定位,那这本书的含金量就非常高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老法子”或者针对特定常见疑难杂症的独到见解,而不是仅仅照搬官方维修手册的流程。

评分

我购买这类书籍,通常是希望获得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因此,这本书的实用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最想了解的是,它对于不同代际智能手机维修的覆盖面如何?例如,对于目前流行的5G手机,其内部结构和散热设计与前几代产品有何显著不同?散热模组的拆装是否也包含在内?此外,对于现代手机高度集成的特性,很多维修工作都涉及到主板层面的微小操作,这本书是否有涉及BGA返修或者芯片级维修的基础介绍?虽然是“快速入门”,但如果能对未来维修趋势,特别是涉及屏幕OLED技术、固态电池安全处理等前沿内容有所提及,哪怕是基础概念的普及,都会让这本书显得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本过时的说明书。

评分

这本书的“图解”性质是吸引我的核心卖点。我希望能看到那种真正清晰、高分辨率的实物照片或专业绘制的爆炸图,每一个步骤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特别是在处理那些极易损坏的柔性排线和精密连接器时,我需要知道正确的受力点和方向。我非常反感那种模糊不清、光线不足的图片,它们往往让人更加困惑。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精密仪器的操作手册一样,对每一个螺丝、每一个卡扣的位置和拆卸顺序都有精确的标注和编号,并且在关键步骤给出“警告”或“注意”的提示,指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那无疑是极佳的学习资料。我期望它能成为我工具箱旁边最常翻阅的参考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装饰品。

评分

我对电子产品维修一直抱有一种敬畏之心,总觉得那需要高深的电子工程背景。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立刻被“快速入门”这个定位所吸引。我期待这本书能打破这种技术壁垒,用一种完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智能手机的内部构造和常见问题。比如,它是否能清晰地解释各种排线、连接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安全地断开和重新连接它们?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ESD(静电放电)防护的介绍,这是保障维修成功率的关键。如果书中能提供详细的工具选型指南,说明不同规格的螺丝刀、撬棒和吸盘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那将极大地帮助我准备我的工具箱,避免在尝试维修时因为工具不当而造成二次损坏。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的价值就不亚于一套专业的工具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