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
定价:200.00元
作者: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54395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93篇,内容涵盖无线通信技术与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创新、频谱资源管理、通信网络运维与规划、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全面反映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部署、创新以及应用等全新进展,充分体现我国产业链各方在这些领域的积极创新和深入探索。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93篇,内容涵盖无线通信技术与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创新、频谱资源管理、通信网络运维与规划、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全面反映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部署、创新以及应用等全新进展,充分体现我国产业链各方在这些领域的积极创新和深入探索。本论文集可供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领域的运营人员、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2016年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论文集目录
基于5G的大数据网络架构研究 张 怡 陈强均 刘华宇 1
5络智能化技术及方案初探 赵 勇 谢伟良 杨峰义 5
4G基站共享技术与应用 宋 谱 李志军 张光辉 朱雪田 12
基于泄漏的多用户方向调制合成方法 朱 伟 陆锦辉 束 锋 吴肖敏 胡锦松 张一晋 李 骏 15
方向调制无线广播系统中一种混合波束成形组合 吴肖敏 束 锋 朱 伟 胡锦松 陈洪洋 刘 苗 19
基于MEC的新型4络研究 韩延涛 张 龙 陈一帆 高有军 江天明 23
3D-MIMO性能分析及应用建议 马向辰 徐德平 程日涛 张炎炎 杨烨华 28
面向5G的高频信道模型 郑 毅 刘光毅 童 辉 姜大洁 32
4G 时代高清语音国际漫游与互通技术研究 尚宇翔 王亚晨 陈佳媛 40
4G高增益天线应用场景分析 陈 亮 樊正茂 袁 霖 古亦聪 45
4G客户感知问题快速定界及精准定位体系的研究应用 程 乔 陈 婷 唐金辉 王映华 52
TD-LTE载波聚合技术及应用方案研究 曹丽芳 李秋香 高有军 邓 伟 58
TD-LTE终端下行增强技术分析 翁玮文 王 苗 范振锋 曹 蕾 63
VoLTE容量分析与提升策略 陈 俊 刘 磊 67
SRLTE对LTE网络寻呼性能的影响 胡春雷 李 鹏 张光辉 71
高铁4G 技术研究与探讨 齐咏嘉 黄久成 王乙名 75
高层建筑4G覆盖方案研究 齐 麟 刘剑峰 刘立文 82
基于TDOA的高精度小二乘多星无源定位算法 杨淑萍 束 锋 刘婷婷 桂林卿 陆锦辉 崔玉荻 王 进 90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网协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研究 解洪宇 曲金帅 94
全双工MIMO双向中继系统中大化速率波束成形算法 崔玉荻 束 锋 胡锦松 杨淑萍 吴肖敏 朱 伟 98
新型无线网络基站站间距算法 赵 勇 谢伟良 杨峰义 毕 齐 102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能量的分簇路由协议研究 张 怡 龚德才 陈强均 106
基于呼叫能力开放平台的外呼结果状态异步通信协议 陈 欣 112
视频业务感知评估算法研究及应用 杨秀平 刘文华 115
基于精准定位指纹库技术挖掘“智慧沃家”潜在客户的研究与应用 唐金辉 韦 亮 王映华 李明生 程 乔 124
消费电子领域SIM卡远程配置分析 魏文娟 邢燕霞 130
2G 3G 4G组网场景与互操作策略分析 周瑞华 黄志辉 赵 飞 134
无线接入网络虚拟化 许 悠 谢伟良 杨峰义 141
GSM Refarming技术未来在农村无线宽带的应用 王婷婷 席 玮 146
指纹认证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研究 刘婧雯 郭漫雪 150
创新型“互联网 ”教育精准扶贫应用方案 周双阳 席 晓 王 勃 154
互联网 基础设施之大数据对外能力开放平台 张延彬 157
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 李 峥 李日波 李 磊 刘萍萍 牟 爽 田承禹 161
OTT业务质量评估与分析 邓 飞 张思为 171
vMOS多维度关联性分析及移动高清视频业务优化研究 尹 屾 解 觯 蔡 凯 叶 闯 175
典型业务模型对LTE全网速率的影响研究 黄 赛 李纪华 刘洪涛 181
基于EDOS的终端分析研究 赵晨炅 李纪华 柴 杰 188
在线直播在运营商教育数字化服务转型应用创新模式 陈志刚 193
5G频谱规划态势分析 潘 n 刘婧迪 李 男 刘 亮 杨 光 刘光毅 196
1785~1805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与邻频IMT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 芒 戈 刘婧迪 许 颖 201
LTE900网络部署探讨研究 范 娟 王 磊 涂远华 206
“黑广播”监测定位方法研究 王梓宇 刘宝生 胡稷鑫 简 晨 211
共享载频场景下运营商间资源分配策略研究与验证 杨 涛 谢伟良 杨峰义 214
基于VoLTE语音方案提高频谱利用率促进用户向4G转网 钱丽玲 张 会 218
无线电管理的核心是频谱资源管理 何爱群 223
省级无线电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探讨 张 勇 刘云杰 228
短波台站数据挖掘分析展示平台的设计 张西泽 李效利 232
多运营商移动通信天线共用铁塔布局研究 马为民 徐 超 张 澜 237
高功率终端上行增强解决方案分析与应用研究
宋 丹 范振锋 邢金强 李 新 刘 磊 潘 n 肖善鹏 曹 蕾 244
中国铁塔小微站站址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章小初 裴 皎 赵悠然 宋 磊 何南军 251
基于菲涅尔区原理的天线安装结构研究与应用 杨飞虎 姚赛彬 侯文军 257
无线站址资源规划的探索 王尚奇 王亚昕 马鸿泰 秦 剑 262
LTE本地分流方案基于MEC的研究及性能测试分析 张建敏 谢伟良 杨峰义 266
LTE网络接入问题优化研究 叶 闯 解 觯 蔡 凯 270
4G流量驻留比优化方法研究 付晓东 马 莹 276
LTE网络RS功率配比优化策略研究 曾 伟 解 觯 刘化雪 280
LTE跟踪区边界优化研究 赵文娟 王西点 沈 骜 程 楠 王 磊 285
LTE低速率优化方法研究 隗 萌 刘月阳 289
基于高速移动场景的LTE用户驻留体验优化探究 左 龙 徐晓亮 叶惠钿 295
LTE网络E2E CSFB时延优化方案研究与应用 朱政军 黄志斌 陈江山 300
四维度提升LTE网络小区边缘用户业务性能方法研究 唐金辉 韦 亮 王映华 李明生 程 乔 308
PDCCH信道提升室内分布单通道LTE速率的研究 莫崇庆 韦劭高 叶万文 314
VoLTE语音业务对eSRVCC业务性能指标提升的研究 陈永桢 韦劭高 莫崇庆 319
LTE网络中常用测量报告的研究与应用 严亚豪 黄 赛 费怡文 325
特殊场景下4络低成本覆盖思路 李伟平 吴敏娜 王 帆 刘清阳 332
U2L PS重定向功能研究验证及优化 韩 孟 王晓亮 刘化雪 335
体验驱动:基于LTE的双高清业务评估与优化 黄久成 侯文军 姚赛彬 339
基于状态迁移的小流量用户快回LTE网络的方法 付 毅 李少华 343
LTE上行干扰定位和解决方案 朱政军 吴勇熙 348
网络质量分析提升4G用户感知 黄志斌 吴勇熙 梁吉宁 353
5络切片划分策略及部署探讨 月 球 肖子玉 王 芳 杨 旭 357
垃圾信息中变体词语的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杜 刚 朱艳云 张 晨 杜雪涛 362
基于泰森多边形的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范云强 张红霞 王世魁 366
基于PA PB功率参数配置提升LTE网络性能研究 涂 华 唐金辉 369
站址规划支撑系统的设计研究 马鸿泰 秦 剑 王亚昕 王尚奇 374
视频业务vMOS影响因素的研究与优化 莫崇庆 韦劭高 叶万文 378
总部10010短信及时到达率优化 杨 宇 陈 鸿 吴志祥 385
宽带异常掉线分析与优化 王春艳 391
基于大数据“流累计算法”移动视频业务感知评估优化 程 乔 王映华 唐金辉 涂 华 韦 亮 394
运营商与中国铁塔合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张海涛 王 韬 史辛宁 孙 璇 耿鲁静 401
面向行业用户的外包呼叫中心虚拟化方法 陈 欣 405
长链基站传输设备用电时长技术应用分析 朱 恒 余 斌 408
基于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隐私的小号创新平台实践和应用 陈若炜 肖 斌 唐胜俊 412
基于用户数的异频MLB负载均衡研究与应用 叶万文 韦劭高 陈永桢 418
室内分布场景多运营商多系统合路互调干扰解决方案探讨 朱政军 李梁军 425
基于C5.0算法建立NPS客户预测保障防控体系 王映华 陈 婷 唐金辉 叶健涛 程 乔 434
挖掘质差根因 提升用户全业务体验 曾 毅 刘占强 439
运营商推动物联网发展策略研究 肖子玉 448
NB-IoT传输方式浅析 高晨亮 曹 蕾 翁玮文 454
NB-IoT工作模式分析研究 鲁 娜 赵 冬 聂 衡 卞宏梁 张光辉 朱雪田 461
NB-IoT基于中国联通现网的部署方案探讨 罗敏妍 彭英明 465
LPWA物联网关键技术性能对比及网络部署相关问题研究 邵 华 王 锐 童 辉 470
物联网技术低功耗挑战与解决方案 孔露婷 厉正吉 高晨亮 翁玮文 范振峰 董 昊 476
作者介绍
本书由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主编。共收录论文93篇,内容涵盖无线通信技术与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创新、频谱资源管理、通信网络运维与规划、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全面反映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部署、创新以及应用等全新进展,充分体现我国产业链各方在这些领域的积极创新和深入探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太长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我记错了。好不容易才把“正版世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978711543957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这个拗口的名字给记下来。拿到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立刻把它打开。它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偶尔我会扫它一眼,心里想着,等我什么时候有空,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毕竟,这是全国性的学术大会论文集,想必里面一定汇聚了不少业界的精英观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2016年,对于通信行业来说,也算是一个关键的年份,那个时候5G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荼,不知道这本论文集里有没有对当时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分析,这让我非常好奇。我通常比较喜欢那些能够拓展我知识边界的书籍,而这类学术性的论文集,往往能让我从一个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一个领域。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启发。
评分对于《正版世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这样一本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成果,我个人对它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对当年无线及移动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状况的全面扫描,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的各个层面。其次,我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在特定技术领域(比如天线设计、信号处理、网络协议等)有深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的价值在于其前沿性和创新性,能够帮助我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潜在的发展方向。再次,我也关注那些能够体现中国在通信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果,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作为一本学术论文集,其严谨性和科学性是基础,我希望它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充分的理论论证,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购买《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对我而言,更像是在为我的知识库添砖加瓦。我知道,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集的价值在于其时效性和前沿性。2016年的论文集,虽然距今已有几年,但对于理解某些技术的演进过程、回顾当年行业的研究热点,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特别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关于当时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演进、物联网通信技术、或者甚至是早期5G相关技术探讨的论文。我通常不会去读每一篇论文,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挑选一些与我工作相关的、或者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内的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够引发我思考,或者启发我新思路的论文,它们能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的初衷,更多的是源于我对学术研究的尊重和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它就像是一张详尽的行业地图,标记着2016年那个时间点上,中国无线及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探索过的每一个重要方向和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我希望能借由这本书,回顾一下过去几年通信技术的发展轨迹,看看哪些曾经被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今已经得到了解决,又有哪些新的挑战浮现出来。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我可能会把它当作一本参考书,在遇到相关的技术难题时,翻阅一下,看看是否有前人的研究可以借鉴。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论文的原创性和深度,希望作者们能够提供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复述。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世2016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我主要抱着一种“拓展视野,了解前沿”的心态。作为一个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深知行业发展速度之快,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2016年的这场学术大会,聚集了国内顶尖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技术应用的基石。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关于下一代通信技术(当时可能是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期)的讨论,以及在无线频谱利用、网络架构优化、移动终端创新等方面有没有一些突破性的观点。当然,我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通信安全、用户体验提升的实际解决方案,毕竟,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丰富度,让我觉得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即使有些内容比较晦涩,我也愿意慢慢啃,一点点地吸收其中的精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