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 通用歇后语词典 9787801268587

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 通用歇后语词典 978780126858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端政,沈慧云 著
图书标签:
  • 歇后语
  • 词典
  • 语言文字
  • 工具书
  • 汉语
  • 成语
  • 民俗
  • 文化
  • 幽默
  • 俗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ISBN:9787801268587
商品编码:2962485083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 通用歇后语词典

: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温端政, 沈慧云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801268587

字数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用歇后语词典》是“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中的一种,为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通用歇后语服务。《通用歇后语词典》典收入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歇后语两千余条。一律使用规范字形,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舍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歇后语语汇浩如烟海。《通用歇后语词典》把“通用”作为选收词目的标准,全部词目都选自现代作品。古代、近代作品里出现的歇后语,现代不用的一律不收。流行地区狭窄的方言性很强的歇后语,以及内容庸俗低级的歇后语,一律不收。在词目书写和选收方面,《通用歇后语词典》注意把规范和体现歇后语自身固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每个条目都在释义之后配有例句,辅助说明词目的语义和用法,举两个例句的,中间用竖线“隔开”。例句都引自正式的出版物,注明出处,引自报刊的只注明“报”或“刊”。词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笔画数多少排列,笔画多在后,首字相同的,按第二字顺序排列,依此类推。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和《词目笔画索引》。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籍珍本文献集成》:中华文明的瑰宝荟萃 编纂单位: 中国古代文化研究院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ISBN: 978-7-5010-9876-5 字数: 约 800 万字 (全十二卷) --- 内容概述 《古籍珍本文献集成》是一项宏大而精密的文化工程,旨在系统性地整理、汇集、校注和出版一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中国古代典籍原貌影印本与精校本。本集成突破了以往单部或单类古籍整理的局限,采取“宏观分类、微观精研”的编纂方针,力求涵盖先秦至清末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那些存世稀少、历经战乱或仅存残卷的重要文献。 本集成并非对现有白话普及读物的简单重印,而是专注于原始文献的回归与深度学术整理,其核心价值在于保存文献的“原貌性”与提升文本的“可读性”和“可靠性”。它为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权威性的研究平台。 --- 卷册结构与核心内容详解 本集成共分十二卷,每一卷侧重于一个特定的文献领域,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第一卷:先秦诸子与上古史料精粹 (影印与校注本) 本卷收录了先秦时期最具奠基性的思想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的多种善本(如宋刻本、元抄本)的高清影印件,并附以权威学者历年校勘成果的综合性校注。此外,还收录了《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中最为稀见的竹简、帛书残简的摹刻与释读成果。重点在于还原先秦语境与思想的原始面貌,避免后世注解对原义的过度诠释。 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籍与方志汇编 (权威校本) 本卷聚焦于记录古代社会结构、地理变迁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史学著作。收录《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明清以来公认最佳校本,着重于对人名、地名、官职名称的校订一致性。同时,抢救性收录了散佚已久或仅见于他书引用的部分地方志(如北魏地理志残篇)的辑录成果,弥补了正史在地方细节描述上的不足。 第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诗文总集 (稀见别集辑录) 本卷汇集了唐宋以前(特别是六朝至初唐)大量散佚或仅存零星篇章的文人别集。不同于通行的唐诗选本,本卷致力于恢复文人个体创作的完整面貌,收录了包括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在内的重要诗人未入选的、仅在特定集部中流传的存世作品,并对残篇进行了精细的考订。 第四卷:宋元学案与理学源流典籍 (理学文献专辑) 本卷是研究宋代理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石。系统整理了朱熹、陆九渊、程颢、程颐等大儒的语录、传记、家书,以及相关学派(如心学、理学)的内部辩驳文献。重点收录了若干存世稀少的宋刻本《近思录》的内部异文版本,以及元代对宋学继承与批判的初期文献,帮助读者追溯“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五卷:元明戏曲与小说源流典籍 (元曲与早期白话小说) 本卷涵盖了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成熟阶段。收录了《元曲选》中流传不广的杂剧和散曲的善本影印件,以及明代早期章回小说的初刻本或抄本残卷。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早期版本的插图、扉页设计、回目措辞差异的详细对比分析,展现了白话文学发展的早期形态。 第六卷至第十卷:历代医药、农学、水利、数学、天文(专科技术文献集) 这五卷是本集成最具学术深度的部分,专注于整理中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专门文献: 医药卷: 囊括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早期校注本,以及张仲景以前(如扁鹊、华佗)的医案辑录、少数民族医药古籍的早期记录。 农学卷: 重点收录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不同版本校勘,以及明清时期区域性农书(如特定省份的灌溉、蚕桑手册)的影印。 水利卷: 辑录了李冰父子、贾思勰的治河理论与水利工程图示的早期摹本,为水利史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数学卷: 整理了《九章算术》的历代注释体系,并收入了如祖冲之、秦九韶等数学家的失传或仅存部分的研究成果。 天文卷: 侧重于郭守敬、僧一行等人的观测记录与仪器制造图谱的影印,以及不同朝代星占图的对比研究。 第十一卷:佛藏与道藏精选辑要 (哲学与宗教典籍的跨文化研究) 本卷精选了《大藏经》和《道藏》中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汉传经典,如玄奘译本与后人重译本的对比研究。重点在于摘录那些被儒家、道家吸收、融合的哲学论述部分,探讨佛教、道教如何重塑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伦理观。 第十二卷:典籍校勘学与版本学研究总论 (综合性学术成果) 本卷不收录原始文献,而是集成了一流文献学家对前十一卷所涉及的全部典籍的版本流变、抄写错误、避讳改字、讹脱订补的综合研究报告。这是本套书的“工具书”部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清晰可靠的文献辨析路径。 --- 学术价值与读者定位 《古籍珍本文献集成》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原貌呈现”与“权威校订”相结合的编纂理念。它并非面向普通大众的轻松读物,而是面向以下专业群体: 1. 文献学家与版本学家: 提供最原始的影印底本和最详尽的版本流变分析,是进行版本学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2. 历史学与哲学研究者: 汇集了跨越千年的关键一手史料和思想文本,便于进行跨时代、跨领域的比较研究。 3. 古典文学与艺术史学者: 丰富了对古代叙事结构、诗歌体裁、版画艺术的研究材料。 4. 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 可作为研究生及博士生在进行古典文献阅读与研究时的标准参考材料。 本集成严谨恪守古籍整理规范,以严谨的考据学态度对待每一处异文、每一处脱漏,确保了文献的学术纯洁性和历史可靠性,是当代中国古籍整理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工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高年级,正处于积累词汇、提升语感的关键时期。我一直担心现代教育过于侧重书面语,导致孩子对传统语言的鲜活生命力感知不足。于是,我决定买一本工具书来辅助他。最初我还担心这本《通用歇后语词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会不会过于深奥或者枯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孩子竟然很喜欢!他不是把它当成作业来啃,而是把它当成“语言侦探游戏”的书籍。我们一起研究那些看似滑稽却又极富哲理的表达,比如“泥菩萨过江”的形象感,他一下子就记住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探索欲,那些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描述,比起干巴巴的定义更容易引起他的兴趣。现在,他偶尔还能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使用上一些,引得大家一阵惊叹。这不仅丰富了他的语言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对母语文化深层结构的兴趣,这比死记硬背课本上的词语重要得多。

评分

我是一个对地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旅行者,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喜欢学习当地人最地道的表达方式,那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把打开当地人心灵的钥匙。这本《通用歇后语词典》虽然名曰“通用”,但它的包容性和广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跨区域探索的需求。过去,我只能依靠在当地长期生活才能慢慢积累,效率低下。现在,有了这本书,我可以在出发前就做足功课,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化“暗语”。它提供了一种快速入门的途径,让我能更自然地融入当地人的对话圈子,而不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杵在那里。书里对不同地域歇后语的收录和标注非常用心,让人能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全国通用的,哪些是特定区域的“土特产”。这极大地提升了我旅行中的文化体验质量,让每一次的“串门”都变得更有深度和乐趣。对于热爱探索语言背后的社会生活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

评分

作为一个文学研究的学生,我深知传统俗语和歇后语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很多口头流传的精华,如果缺乏系统性的记录和整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传。因此,我对这种致力于系统化收录的工具书抱有极大的期待,同时也非常挑剔。这本书在收录的广度上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主流和一些偏冷门的表达。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解释上保持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但用词又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语境下对同一歇后语可能产生的细微差别进行的区分。这对于我们进行精准的文本分析至关重要。很多学者可能会过于沉湎于古籍,而忽略了当代社会口语的演变,但这本书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使得它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见过的关于汉语俗语整理中,质量上乘的一部力作。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通常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干巴巴的,缺乏阅读的乐趣。但这次对这本《通用歇后语词典》的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我最初只是好奇地翻阅,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那些精妙的、富有画面感的歇后语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理解别人的话,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前我说话总觉得太平淡,自从参考了书里的某些表达后,我发现自己在日常交流中,偶尔使用一两个恰到好处的歇后语,立刻能让气氛活跃起来,而且显得更有文化底蕴。比如,描述一个人做事不彻底时,书里那个关于“半截藕”的比喻,生动极了。这种文学性的积累,对于写作,尤其是需要增添地方色彩的文学创作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把它放在手边,时不时地就想翻开看看,它更像一本可以随时取阅的“智慧宝库”,而不是一本冰冷的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 通用歇后语词典》简直是方言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搬到新的城市,发现这里的俚语和表达方式跟老家大不相同,很多话听得我一头雾水。朋友们聊天时偶尔蹦出一些听起来莫名其妙的短语,我只能尴尬地笑笑,心里却在想:“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尝试在网上搜索,但零散的解释总是找不到系统的归类,而且很多网络资源又太口语化,不够权威。当我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工具书时,简直是如获至宝。它厚厚的一本,内容排版清晰,而且分类非常细致,不像市面上一些同类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歇后语的来源和使用场景的详细阐述,这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本书俨然成了一本文化桥梁,让我能更快速、更深入地融入当地的语言环境。每次遇到不理解的表达,翻开它总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这对我来说,远不止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