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曾国藩全集 家书 |
| 作者 | 曾国藩 |
| 定价 | 110.00元 |
| 出版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2111871 |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家书》收录了曾国藩从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的一千多封家书。家书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从修身养性到洞察对手,从战胜绝境的胆略到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巧处人际关系到为官之道,从追求学识到养生经验,可谓应有尽有,而且见解深刻,读起来扣人心弦。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书生身份而克平乱世,戎马倥偬间亦为学不倦,并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军之危,救清廷与累卵之间;有家书传世,著书立说,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对天津教案的处置不力。这一切使其文韬武略、传奇一生始终为人们评说纷纭,也使他成为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国藩全集》。《曾国潘全集》由曾国藩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包括奏稿、批牍、书札、文集、诗集、日记、杂著、十八家诗钞、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鸣原堂论文、求阙斋读书录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实践,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编辑者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于后世。 |
| 作者简介 | |
|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李鸿章(1823—1901年),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文安有六子,瀚章居长,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鹤章、蕴章、凤章、昭庆。李瀚章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及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回籍,李瀚章相继回合肥守制。后一年,曾国藩奉旨复出督师,仍召李瀚章回南昌总核粮台报销。瀚章遂偕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官至两广总督。 |
| 目录 | |
| 在京为官时期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十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与 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国华国签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与 文母书 ......... |
| 编辑推荐 | |
| *正文辅以旁注:编者在书口用小字旁批,其内容不乏家书的正文提要、注释信文和警句格言,为读者在阅读时提供了便利。 *内容收录齐全:便于原汁原味理解曾国藩的思想 *删去了书信部分的译文:删繁就简,使读者更能从原文中体会曾国藩的情感 *内文排版古典雅致,简约清晰,增强阅读舒适感 |
| 文摘 | |
| 序言 | |
终于捧在手里了!这套《曾国藩全集 家书》,单看封面就觉得沉甸甸的,厚实的纸张,带着一种古朴的质感,仿佛能嗅到历史的墨香。迫不及待地翻开,映入眼帘的是那熟悉又略显陌生的曾国藩手迹影印件,那一笔一划,都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力量和温度。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对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甚至是他的“丑”都有所了解,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最不加修饰的情感流露,往往藏在他的家书中。他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与妻子的关系?面对功成名就,他又是怎样的心态?这些,都是我最为好奇的。我期待在这厚厚的书页中,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一个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那个伟人,更是一个有着寻常人喜怒哀乐的父亲、丈夫、儿子。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装帧一向扎实,这套书想必也是如此,期待它能成为我书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沉静的阅读时光。
评分收到这本《曾国藩全集 家书》,感觉就像发现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宝藏。曾国藩,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量毋庸置疑,他的功过是非,早已被无数史学家和评论家们翻来覆去地讨论。但我总觉得,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常常会遮蔽了人物本身的光芒,让我们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真实一面。我之所以对这套家书如此期待,是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智慧和情感,往往流淌在最日常的文字里。他写给家人的信,没有了政治的考量,没有了朝堂的虚礼,只有一个男人最真挚的牵挂和叮嘱。我想看到,在那些字里行间,他如何传达对子女的期望,如何表达对妻子的爱意,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中,保持一份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不仅是对一位历史名人的探究,更是对人性最深层面的挖掘。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它的价值隐藏在最朴素的外表之下,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我拿到这本《曾国藩全集 家书》,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这不是一本用来消遣的轻松读物,而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史料。曾国藩,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事迹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深入了解他,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我一直在想,一个身处乱世,却能屡建奇功,最终平定天下的人物,他的内心深处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他的道德准绳是什么?他对人生、对国家的思考,又是到了怎样的境地?而家书,恰恰是窥探这一切的绝佳窗口。我相信,在这些泛黄的纸页间,凝结着曾国藩最真实的情感,最朴素的智慧,以及他对后代最殷切的期盼。我期待在这部著作中,能够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汲取一丝力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他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评分捧着这套《曾国藩全集 家书》,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指尖跳动。曾国藩,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的名字总是与“中兴名臣”、“治世之才”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功业,更在于他内心的修炼和对家人的情感。这套书,正是将我们带入了他最为私密的生活空间——他的家书。我非常期待在这些信件中,能够看到他作为父亲的温情,作为丈夫的体贴,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他的思考和感悟。我想要了解,他是如何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融入到他的家庭生活中,又是如何通过家书,来传承他的家风和价值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伟人的内心世界,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拿到这本《曾国藩全集 家书》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关于曾国藩的画面: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谈,他甚至在面对争议时,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坚持。但这些都是外界看到的他,我更想知道,在他卸下所有光环之后,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套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的重点不在于那些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他最私密、最有人情味的部分——他的家书。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对待家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他的品德和修养。曾国藩是如何教育他的儿子们,如何与他的夫人相处,如何在繁忙的政务和军务之余,维系着一份家庭的温暖?这些都将是让我着迷的细节。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些家书,去触摸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去理解他作为一个丈夫、父亲、儿子的真实情感。我相信,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字,会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感悟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