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尋 城跡: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
:38.00元
售價:27.7元,便宜10.3元,摺扣72
作者:陳俊 肖剛
齣版社:人民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15438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貴陽市文化新聞齣版廣電局特彆編撰《尋城跡—— 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一書,旨在通過梳理紅軍在貴陽期間壯懷激烈的戰鬥,再現那些可歌可泣的史事,引導人們去追尋紅色集體記憶,尋味貴陽文化中不能忘卻的紅色鄉愁,嚮紅軍長徵勝利80 周年獻禮。
本書通過史料的調查、摘集、梳理,結閤實地走訪與圖片拍攝,以時經事緯的敘事方式,將宏觀背景與微觀敘事有機融閤,將此前零散的史事輯為一冊。本書的齣版,有助於人們緬懷長徵在貴陽的故事,傳承弘揚長徵精神,為譜寫中華民族復興的貴陽篇章提供曆史的啓迪。
中央紅軍和紅二、紅六軍團長徵曾三次經過貴陽地區,足跡遍及貴陽市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白雲區、南明區、烏當區、花溪區、清鎮市的54個鄉鎮,都以佯攻貴陽、聲東擊西的戰術,成功地迷惑與“調動”敵軍,擺脫強敵的圍追堵截,實現瞭西進的戰略轉移。
本書重點突齣故事性,通過資料梳理、調研訪談和圖片收集整理等多種形式,挖掘紅軍長徵途中在貴州尤其是在貴陽的行軍路綫、戰鬥經曆、與沿途老百姓的深情厚誼等曆史細節,讓讀者深入瞭解紅軍長徵時經過貴陽的曆史故事。
開 篇 / 1
1933 年,國民黨50 萬大軍對蘇區進行瞭多次“圍剿”,中央紅軍被迫放棄根據地,於次年10 月開始長徵;中央紅軍及紅二、紅六軍團長徵時曾三過貴陽,他們所到之處,播下瞭革命的火種,也留下瞭一個個驚險激烈、殘酷動人的戰鬥故事。
章 入築首戰洛旺河 / 1
1935 年1 月1 日,為渡過開陽縣境北端的烏江往黔北挺進,紅三軍團4 師12 團7 連與國民黨守敵在開陽縣東北花梨鄉的洛旺河邊發生瞭激烈戰鬥,終控製瞭清水江下遊的洛旺河渡口,為紅軍大部隊渡河提供瞭保障。
第二章 強渡烏江贏戰機 / 25
烏江,從西南到東北斜貫貴州全省,是貴州省大的一條河流,也是黔北各綫的一道天然屏障。紅軍強渡烏江,把國民黨的追剿軍甩在烏江以東和以南地區,紅軍得到瞭寶貴的休整時間,為遵義會議的召開提供瞭一段時期相對安全的保障。
第三章 佯攻息烽宿九莊 / 47
紅五軍團到達息烽、宿營九莊鎮百姓傢門外,4 月1 日到達九莊鎮與紅五軍團匯閤。在九莊鎮紅軍大造聲勢,到處寫著“打到貴陽去,活捉”等標語口號,4 月1 日,毛、在流長發齣“佯攻息烽縣城,掩護主力通過川黔公路”的命令。
第四章 龍興寺圍睏守敵 / 77
1935 年4 月2 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從息烽貓場,經梘槽坡進入修文縣境,繼續嚮東南部的貴陽方嚮疾進,占領狗場壩(今久長),鏇即取道三裏,趕往牛渡河架橋,以備大部隊通過。偵察部隊得知國民黨中央軍有一個排駐紮在寨上的龍興寺,紅軍先遣團立即前往將龍興寺守敵包圍瞭起來,活捉敵軍30 多人。
第五章 幫工智取濛固營 / 97
1935 年4 月4 日,在離開修文的紅一軍團中,有一支部隊奉命繼續嚮貴陽方嚮挺進,至貴陽近郊白雲的扁山布依族山寨。紅軍利用幫工送鹽上山的機會,智取濛固營盤,快速拔掉瞭敵人據點。
第六章 烏當百宜阻追敵 / 115
1935 年4 月5 日上午10 時左右,為掩護三軍團大部隊繼續轉移,第12 團、13 團在烏當百宜鄉蠟蚱、徐傢院一帶,占據山頭,迎麵阻擊追敵,敵我雙方展開激烈戰鬥。隨著戰鬥的發展,敵後續部隊陸續趕來,紅軍在軍團統一指揮下,實行各團掩護撤退的戰術。
第七章 青岩獅子山夜戰 / 133
為防止紅軍進攻貴陽,急電令南下尾追紅軍的吳奇偉部不要跟著繞圈子,直接乘車快速到達貴築縣青岩城北山勢險峻的獅子山、望城坡、豺狗坡一綫布防,以阻紅軍通往貴陽之路。雙方激烈交戰,戰鬥持續到後半夜纔停下來。
第八章 攻剋沙文敵碉堡 / 153
1936 年1 月29 日,紅六軍團先頭部隊16 師從龍裏的長寨,快速趕到清水江上遊河段的順岩河渡口岸邊,渡過順岩河經開陽縣龍崗鎮一綫,一路行軍進入貴陽近郊白雲,攻剋瞭國民黨在白雲沙文的扁山、柳絲村、磨盤山、阿塘壩、蔡傢墳一帶修築瞭碉堡工事。
第九章 紮佐重鎮爭奪戰 / 167
1936 年1 月31 日,紅六軍團在軍團長肖剋率領下,從烏當的百宜、新場鄉一帶快速進入修文的把七,然後從董傢灣、牛角灣、龍王寨等地,快速奔襲黔川公路綫上的重鎮紮佐。
第十章 鴨池河戰鬥顯神威 / 179
“鴨池河”乃彝語“歐茨液”諧音,為烏江乾流之一段。烏江有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衝河。鴨池河上現建有東風電站大壩,將河水一分兩段,高峽齣平湖。緊靠東風電站下麵便是鴨池河老街,1935 年賀龍、肖剋、王震率紅二方麵軍搶渡烏江北上抗日即在此處。
附 錄 紅二、紅六軍團簡史 / 196
紅二軍團其前身為湘鄂西地區的紅4 軍和紅6 軍,成立時間為1930 年7 月7 日,總指揮為賀龍,政委為周逸群,參謀長孫德清,政治部主任為李剋明;1933 年8 月12 日,由湘贛地區紅8 軍、紅16 軍、紅18 軍閤編而成紅六軍團,由任弼時、肖剋、王震三人統一指揮。紅軍第二、第六軍團共同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麵軍。
這本書的書名《尋城跡: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簡直像一個寶藏的地圖,引導我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城市深處的寶藏。我一直認為,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靈魂,而“紅色印跡”無疑是塑造許多中國城市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尋城跡”的過程中,找到那些最能代錶“紅色印跡”的節點?是那些標誌性的革命紀念館,還是那些承載著時代記憶的老街巷?而“文化鄉愁”又是一個多麼動人的詞匯,它關乎根,關乎情,關乎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充滿曆史厚重感的城市,去感受那份濃濃的鄉愁。我希望作者能用細膩的筆觸,將那些冰冷的史實,化作有溫度的故事,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個時代,與那些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們對話。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過去,更是關於我們如何理解現在,以及如何連接未來。它喚醒瞭我對故土深切的思念,也激起瞭我對探尋更多“紅色印跡”的濃厚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古樸的色調搭配著模糊卻充滿故事感的城市剪影,仿佛在訴說著一段被時光塵封的往事。我一直對那些與曆史、與地域文化緊密相連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喚起集體記憶和情感共鳴的“紅色印跡”。這本書的書名《尋城跡: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恰恰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它似乎不隻是一本簡單的遊記或曆史讀物,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溯源,一次對故土情感的重新連接。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尋城跡”的過程中,將那些“紅色印跡”與“文化鄉愁”巧妙地編織在一起的。是那些曾經的革命舊址、英雄事跡,還是那些深深烙印在城市肌理中的時代符號?我預感,這本書會帶我走進一個又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角落,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熟知卻又可能被忽視的曆史片段,並通過這些片段,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凝聚人心的文化鄉愁。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深刻的思考,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情感上的觸動。
評分這本《尋城跡: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的書名,仿佛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一段曆史和情感的探索之門。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城市都像一本厚重的書,而“紅色印跡”則是這本書中那些最深刻、最動人的篇章。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通過“尋城跡”的方式,將這些“紅色印跡”串聯起來,並賦予其“文化鄉愁”的情感內核的?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曆史事件,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英雄人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又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去感受那些刻骨銘心的歲月,去體會那些代代相傳的情感。我期待作者能夠用引人入勝的語言,將那些曆史的碎片拼湊成完整的畫麵,讓我看到“紅色印跡”是如何塑造瞭我們的文化,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精神世界。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深處的迴歸,一次對民族記憶的重拾。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紅色記憶”的畫麵。那些曾經在曆史書上、紀錄片裏、甚至是父輩口中聽過的故事,似乎在這本書名中得到瞭重新激活。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界定“紅色印跡”的?是指那些明確的革命曆史遺跡,還是更廣泛地包含瞭那個時代留下的精神遺産和文化符號?“文化鄉愁”這個詞也讓我感到共鳴,它不僅僅是對地理空間的眷戀,更是對一種集體身份、一種價值觀的追尋。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通過講述一個個具體的城市故事,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鮮活。或許是通過采訪老一輩的革命者,或許是通過挖掘塵封的檔案,又或許是通過解讀那些老建築上的雕刻和文字。我期待它能讓我看到,那些“紅色印跡”是如何塑造瞭城市的文化基因,又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歸屬。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紅色”這個概念有更深刻、更立體的理解,而不僅僅是停留於曆史課本上的片段。
評分當我在書架上看到《尋城跡:文化鄉愁之紅色印跡》時,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這個書名精準地捕捉到瞭我內心深處對曆史、對根源的探求。我一直認為,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承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而“紅色印跡”無疑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尋城跡”這個概念與“文化鄉愁”和“紅色印跡”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是走訪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挖掘那些被忽視的細節,還是通過藝術、建築、文學等多元的視角來展現?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我正跟著作者的腳步,穿越時空,去觸摸那些曆史的溫度,去感受那份跨越時代的鄉愁。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啓發我思考,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如何去銘記和傳承那些寶貴的“紅色印跡”,又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住那份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根脈和鄉愁情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