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寻 城迹: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
:38.00元
售价:27.7元,便宜10.3元,折扣72
作者:陈俊 肖刚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15438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特别编撰《寻城迹—— 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一书,旨在通过梳理红军在贵阳期间壮怀激烈的战斗,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史事,引导人们去追寻红色集体记忆,寻味贵阳文化中不能忘却的红色乡愁,向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献礼。
本书通过史料的调查、摘集、梳理,结合实地走访与图片拍摄,以时经事纬的叙事方式,将宏观背景与微观叙事有机融合,将此前零散的史事辑为一册。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缅怀长征在贵阳的故事,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为谱写中华民族复兴的贵阳篇章提供历史的启迪。
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曾三次经过贵阳地区,足迹遍及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白云区、南明区、乌当区、花溪区、清镇市的54个乡镇,都以佯攻贵阳、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地迷惑与“调动”敌军,摆脱强敌的围追堵截,实现了西进的战略转移。
本书重点突出故事性,通过资料梳理、调研访谈和图片收集整理等多种形式,挖掘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尤其是在贵阳的行军路线、战斗经历、与沿途老百姓的深情厚谊等历史细节,让读者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时经过贵阳的历史故事。
开 篇 / 1
1933 年,国民党50 万大军对苏区进行了多次“围剿”,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于次年10 月开始长征;中央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时曾三过贵阳,他们所到之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留下了一个个惊险激烈、残酷动人的战斗故事。
章 入筑首战洛旺河 / 1
1935 年1 月1 日,为渡过开阳县境北端的乌江往黔北挺进,红三军团4 师12 团7 连与国民党守敌在开阳县东北花梨乡的洛旺河边发生了激烈战斗,终控制了清水江下游的洛旺河渡口,为红军大部队渡河提供了保障。
第二章 强渡乌江赢战机 / 25
乌江,从西南到东北斜贯贵州全省,是贵州省大的一条河流,也是黔北各线的一道天然屏障。红军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红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一段时期相对安全的保障。
第三章 佯攻息烽宿九庄 / 47
红五军团到达息烽、宿营九庄镇百姓家门外,4 月1 日到达九庄镇与红五军团汇合。在九庄镇红军大造声势,到处写着“打到贵阳去,活捉”等标语口号,4 月1 日,毛、在流长发出“佯攻息烽县城,掩护主力通过川黔公路”的命令。
第四章 龙兴寺围困守敌 / 77
1935 年4 月2 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从息烽猫场,经枧槽坡进入修文县境,继续向东南部的贵阳方向疾进,占领狗场坝(今久长),旋即取道三里,赶往牛渡河架桥,以备大部队通过。侦察部队得知国民党中央军有一个排驻扎在寨上的龙兴寺,红军先遣团立即前往将龙兴寺守敌包围了起来,活捉敌军30 多人。
第五章 帮工智取蒙固营 / 97
1935 年4 月4 日,在离开修文的红一军团中,有一支部队奉命继续向贵阳方向挺进,至贵阳近郊白云的扁山布依族山寨。红军利用帮工送盐上山的机会,智取蒙固营盘,快速拔掉了敌人据点。
第六章 乌当百宜阻追敌 / 115
1935 年4 月5 日上午10 时左右,为掩护三军团大部队继续转移,第12 团、13 团在乌当百宜乡蜡蚱、徐家院一带,占据山头,迎面阻击追敌,敌我双方展开激烈战斗。随着战斗的发展,敌后续部队陆续赶来,红军在军团统一指挥下,实行各团掩护撤退的战术。
第七章 青岩狮子山夜战 / 133
为防止红军进攻贵阳,急电令南下尾追红军的吴奇伟部不要跟着绕圈子,直接乘车快速到达贵筑县青岩城北山势险峻的狮子山、望城坡、豺狗坡一线布防,以阻红军通往贵阳之路。双方激烈交战,战斗持续到后半夜才停下来。
第八章 攻克沙文敌碉堡 / 153
1936 年1 月29 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16 师从龙里的长寨,快速赶到清水江上游河段的顺岩河渡口岸边,渡过顺岩河经开阳县龙岗镇一线,一路行军进入贵阳近郊白云,攻克了国民党在白云沙文的扁山、柳丝村、磨盘山、阿塘坝、蔡家坟一带修筑了碉堡工事。
第九章 扎佐重镇争夺战 / 167
1936 年1 月31 日,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肖克率领下,从乌当的百宜、新场乡一带快速进入修文的把七,然后从董家湾、牛角湾、龙王寨等地,快速奔袭黔川公路线上的重镇扎佐。
第十章 鸭池河战斗显神威 / 179
“鸭池河”乃彝语“欧茨液”谐音,为乌江干流之一段。乌江有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鸭池河上现建有东风电站大坝,将河水一分两段,高峡出平湖。紧靠东风电站下面便是鸭池河老街,1935 年贺龙、肖克、王震率红二方面军抢渡乌江北上抗日即在此处。
附 录 红二、红六军团简史 / 196
红二军团其前身为湘鄂西地区的红4 军和红6 军,成立时间为1930 年7 月7 日,总指挥为贺龙,政委为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为李克明;1933 年8 月12 日,由湘赣地区红8 军、红16 军、红18 军合编而成红六军团,由任弼时、肖克、王震三人统一指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共同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这本《寻城迹: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的书名,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一段历史和情感的探索之门。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城市都像一本厚重的书,而“红色印迹”则是这本书中那些最深刻、最动人的篇章。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寻城迹”的方式,将这些“红色印迹”串联起来,并赋予其“文化乡愁”的情感内核的?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人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去感受那些刻骨铭心的岁月,去体会那些代代相传的情感。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将那些历史的碎片拼凑成完整的画面,让我看到“红色印迹”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回归,一次对民族记忆的重拾。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寻城迹: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我内心深处对历史、对根源的探求。我一直认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承载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红色印迹”无疑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寻城迹”这个概念与“文化乡愁”和“红色印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走访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挖掘那些被忽视的细节,还是通过艺术、建筑、文学等多元的视角来展现?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正跟着作者的脚步,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些历史的温度,去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乡愁。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启发我思考,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去铭记和传承那些宝贵的“红色印迹”,又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住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根脉和乡愁情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古朴的色调搭配着模糊却充满故事感的城市剪影,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时光尘封的往事。我一直对那些与历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唤起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的“红色印迹”。这本书的书名《寻城迹: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恰恰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它似乎不只是一本简单的游记或历史读物,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溯源,一次对故土情感的重新连接。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寻城迹”的过程中,将那些“红色印迹”与“文化乡愁”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的。是那些曾经的革命旧址、英雄事迹,还是那些深深烙印在城市肌理中的时代符号?我预感,这本书会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角落,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熟知却又可能被忽视的历史片段,并通过这些片段,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凝聚人心的文化乡愁。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情感上的触动。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红色记忆”的画面。那些曾经在历史书上、纪录片里、甚至是父辈口中听过的故事,似乎在这本书名中得到了重新激活。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界定“红色印迹”的?是指那些明确的革命历史遗迹,还是更广泛地包含了那个时代留下的精神遗产和文化符号?“文化乡愁”这个词也让我感到共鸣,它不仅仅是对地理空间的眷恋,更是对一种集体身份、一种价值观的追寻。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城市故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鲜活。或许是通过采访老一辈的革命者,或许是通过挖掘尘封的档案,又或许是通过解读那些老建筑上的雕刻和文字。我期待它能让我看到,那些“红色印迹”是如何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基因,又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归属。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红色”这个概念有更深刻、更立体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历史课本上的片段。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寻城迹:文化乡愁之红色印迹》简直像一个宝藏的地图,引导我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城市深处的宝藏。我一直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而“红色印迹”无疑是塑造许多中国城市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寻城迹”的过程中,找到那些最能代表“红色印迹”的节点?是那些标志性的革命纪念馆,还是那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老街巷?而“文化乡愁”又是一个多么动人的词汇,它关乎根,关乎情,关乎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城市,去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愁。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冰冷的史实,化作有温度的故事,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与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对话。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理解现在,以及如何连接未来。它唤醒了我对故土深切的思念,也激起了我对探寻更多“红色印迹”的浓厚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