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桂志国,楼国红,陈友兴,张权,郝慧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030260406
字数:518000
页码:3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新定价链接:数字信号处理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书中前3章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三部分内容。第4章是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第5-7章是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第8章和第9章分别讨论了信号的抽取与插值和有限字长效应。0章介绍了常用的特殊滤波器。为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书中安排了一些Matlab实例。全书各章都有精选例题和不同类型的习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与了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数字信号处理》的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体量给“镇”住了。老实说,第一次翻开时,我心里是有点犯怵的,毕竟DSP这门课本身就以抽象和公式繁多著称。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相当注重基础的建立。开篇对采样定理、量化噪声的讨论非常细致入微,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直接抛出公式然后让你自己琢磨背后的物理意义。它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离散化和量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特别是对于Z变换和傅里叶分析的引入,作者似乎非常体贴地为初学者设置了多级台阶,从时域的直观理解逐步过渡到频域的数学描述,使得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变换过程变得相对友好。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FIR和IIR滤波器设计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将两者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了细致的剖析,避免了纯理论的枯燥感。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地基,让我有信心去面对后续更复杂的算法和应用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套用公式的层面。
评分与其他偏向于理论推导的经典教材相比,我发现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在现代应用和前沿技术的融入方面做得更为及时和到位。虽然它仍是建立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但在深入讨论完传统的窗函数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滤波器之后,书中还引入了如最小二乘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以及对自适应滤波(例如LMS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较为通俗的介绍。这些内容在很多老版本的DSP教材中是缺失或者一带而过的。对于希望将DSP知识用于现代通信系统、雷达信号处理或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知识广度的覆盖至关重要。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经典理论到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论的桥梁,使得读者在学完基础之后,能迅速对接上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这为我后续的进阶学习和项目研究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真的可以算得上是行业内的上乘之作。对于DSP这种高度依赖图形化理解的学科来说,清晰的图表是区分一本好书和一本普通教材的关键所在。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卷积的图形化演示,还是滤波器幅频特性的曲线图,都绘制得极其精细、标注得一目了然。我记得在学习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那一章,书中用流程图和蝶形运算单元的分解图,将原本复杂无比的FFT递归结构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第一次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个清晰的、自上而下的算法执行路径。此外,章节间的逻辑衔接处理得非常流畅,从基础的离散系统定义,到系统分析(如Z变换),再到实际的滤波器设计与实现,层层递进,知识的瀑布流式推进让读者很少感到迷失方向。即便是对初学者不友好的部分,作者也设置了“关键点回顾”或者“易混淆点辨析”的小栏目,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经验。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几本DSP的书,但很多都过于侧重于纯理论推导,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高深的数学著作,根本无法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而这本《数字信号处理》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成功地找到了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之间的黄金平衡点。它的例题设计非常巧妙,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概念后面都会紧跟着一个或多个精心构造的例子,这些例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值计算,更多的是模拟了真实的信号处理场景,比如音频压缩中的预处理,或者传感器数据滤波中的噪声抑制。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讲解,没有陷入复杂的积分和极限推导,而是通过更具几何意义的视角去解释其周期性和频谱特性,这对于我们这些更偏向于应用开发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当我实际尝试用MATLAB或Python去实现书中的某个滤波器原型时,发现书中的步骤和参数设置几乎可以直接映射到编程代码中,这种高可操作性的内容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成就感。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处理“不确定性”和“限制”方面的坦诚。很多教材会把理想化的系统当作标准来讲解,但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充满了噪声、有限的字长和计算资源的限制。这本书非常务实地讨论了有限脉冲响应(FIR)和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在实际部署中必须面对的量化效应和运算溢出问题。它不仅仅停留在设计指标的层面,还深入到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系数表示精度来优化最终的硬件实现成本和性能。特别是关于谱分析的部分,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区分周期图、平均功率谱估计(Welch方法)以及更先进的参数化模型估计(如AR模型),并清晰地指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这种对“不完美”的深刻洞察和处理方法的介绍,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教科书范畴,更像是一本工程实践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