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方法比知识重要系列丛书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朱海松
出版社:广东经济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8072809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第五媒体》语录。
“媒介不仅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空间的,媒介的时空是动态的,瞬息万变的。现代传播媒介的瞬间传递属性,让这个世界看起来是非理性的。”
“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传统上针对广大不知受众姓名的大众媒介广告是一种行将消亡的传播形式!”
“持续的信息爆炸导致媒介的‘破碎化’趋势渐强!”
“第五媒体*杰出、*辉煌的特点就是互动性!”
“第五媒体是促销媒体!”
“第五媒体是分众媒体!”
第五媒体将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垄断’媒体!”
《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以独特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无线广告在第五媒体上的运用思路,对第五媒体的定义、以第五媒体为基础的无线广告的发布形式、应用标准和广告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本书也详细论述了第五媒体的分众性、定向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点,并讨论了由移动互联网所产生的“无线营销”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本书鲜明地提出了手机增值业务SP开发的所有产品都是媒体的论断!并对SP将对广告业带来的颠覆性冲击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本书是广告营销界了解迅猛增长的手机增值业务SP的一个窗口,也是电信增值服务业了解企业界和营销界的一个桥梁。本书的出版将提高人们对手机上网的认识,推动SP的行业应用。第五媒体的出现将对广告和营销实践带来革命性影响!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横跨电信、广告、营销等几个专业领域,内容专业而广泛,《第五媒体》一书将为商业人士带来一场全新的观念革命。
序1:牧羊者如是说
序2:增值业务 路在何方
引子:谢尔斯基三角形
章 手机改变生活
一、“请稍候,短消息已发送”
二、中国短信市场特点
三、手机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的诞生
第二章 第五媒体的兴起
一、什么是第五媒体
二、理解第五媒体
三、移动增值服务产业链分析
1.内容提供商
2.服务提供商
3.移动运营商
4.设备制造商
5.终端制造商
四、谁在阅读第五媒体
1.年轻人主导移动互联网
2.当前第五媒体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第五媒体的专业术语
一、第五媒体的专业术语
1.什么是SP业务
2.什么是SMS
3.什么是WAP
4.什么是GPRSGPRS和WAP的关系如何
5.什么是WAP PUSH
6.什么是2.5G和EDGE
7.什么是3G
8.什么是CDMA
9.什么是无线短信网址
二、第五媒体的专业术语
1.什么是彩铃
2.什么是彩信
3.什么是手机声讯
4.什么是手机视频点播
5.什么是流媒体
6.什么是OTA设置
7.什么是移动定位服务
8.什么是移动梦网
三、手机上网方法
1.手机上网流程
2.取消手机上网业务
3.手机上网网站
……
第四章 第五媒体与无线广告
第五章 第五媒体的无线广告投放特点
第六章 第五媒体的无线广告效果初探
第七章 第五媒体对传统广告的革命性影响
第八章 无线营销
第九章 第五媒体的未来
参考资料
朱海松,全国畅销书作者,知名广告人。长期从事电视传媒、广告、营销及出版等浒文化传播领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其与国内的广告人,秉承本土、专业、实用的原则,以敏锐的洞察和宽广的视野为众多一线的广告营销从业人员创作了一批的实用类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现代感的风格,让人一翻开就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我尤其欣赏封面那种简洁有力的排版,虽然只是一个图书的名称,但却透露出一种信息爆炸时代下,媒介形态深刻变革的意味。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体验上乘,这对于一本探讨深层理论的著作来说,是必要的尊重。那种油墨散发出来的微弱气味,总是能唤起我对知识的敬畏感。我对手头拿到的这本实体书的物理形态非常满意,感觉就像收藏了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载体。那种通过指尖触摸纸张纹理,感受文字重量的实体感,是电子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慰藉。
评分无线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无疑是近二十年来最颠覆性的事件之一。它将媒介的属性从“固定场所”彻底解放,赋予了它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特性。因此,探讨“无线营销”下的传播模式,就相当于捕捉了当代商业脉搏中最敏感的一段波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将“移动性”这一核心特征融入传播策略的独特视角。它不应该仅仅是关于推送通知或APP广告的讨论,而是要深入挖掘,当用户永远在线、永远携带传播终端时,媒体如何重新定义“在场”和“注意力”的稀缺性。这需要一种超越传统媒体理论的创新性框架来支撑。
评分我一直认为,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方法”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知识点堆砌”。知识容易过时,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却能像底层代码一样,支撑起无数的应用场景。这个系列丛书的副标题点明了这一点,它预示着本书将提供的是一套可以操作、可以复制的思维框架。我猜想,它会详细拆解从市场细分到触达、再到转化的每一个环节,用一套严谨的逻辑体系来武装读者。我渴望看到的是如何将抽象的消费者洞察,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传播行动指南。这种实用主义的倾向,对于正在实战中摸爬滚打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说实话,光看这个书名,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关于技术与社会互动、权力结构变迁的宏大图景。我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旧有的、由中心化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范式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碎片化、更具侵入性的“分众”模式。这种转变带来的伦理和监管问题,我个人非常感兴趣。例如,当传播变得如此精确和个性化时,我们如何界定“信息茧房”的边界?这种“定向”是服务于效率提升,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超越单纯的营销技术介绍,去探讨这种技术进步对民主讨论和公共领域构建的深远影响。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信息流动的本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被各种通知和推送打断的年代,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将信息植入目标受众的意识深处。这本书的这个名字,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具体的案例,但“定向传播”这四个字,就已经击中了我内心深处的疑惑。它暗示了一种从广撒网到精准捕捞的转变,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根本性迁移。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这种“定向”是如何在海量数据和算法的支撑下,实现从“我想让你看到”到“你必须看到”的微妙跨越。这种对传播策略的精妙设计,才是现代商业竞争的核心壁垒,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来理解和驾驭这种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