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DSPs 原理及应用教程
: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薛雷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302153542
字数:475000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掌握TMS320C6201/6701DSPs是了解当代众多DSPs的方法之一。DSPs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的缩写,指专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可编程微处理器。本书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讲述了DSPs的基本结构、构成核心系统的各技术细节和实时硬件调试仿真技术。
本书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数据准确,电路结构切实可行。本书既可以作为学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这本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教材,简直是通往这个复杂领域的一把金钥匙。我花了大量时间在各种入门材料上摸索,但很多都过于抽象,或者直接跳到了高深的数学推导,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非常接地气。它从最基础的信号与系统概念开始,没有急于抛出傅里叶变换这类“大杀器”,而是先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音频处理、图像滤波的直观感受,来建立读者对“离散化”和“量化”的直观认识。尤其是讲解Z变换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时,作者似乎能洞察到学生在理解周期延拓和收敛域时的困惑点,总能用非常精妙的比喻来打通任督二脉。比如,它用“信号的指纹”来解释频谱的意义,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进行变换。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循序渐进、注重物理意义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我不再惧怕那些复杂的公式,而是真正开始享受探索信号奥秘的过程。书中的图示也非常清晰,很多时候一个精妙的图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这对于理解滤波器结构和卷积操作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体现了对读者友好性的极致追求。阅读技术书籍最怕的就是逻辑跳跃和索引混乱。然而,这本教程的章节组织脉络清晰,从基础的采样定理开始,逐步过渡到傅里叶分析、Z变换,再到滤波器设计,最后落脚于实际的DSP处理器架构。这种线性的、递进式的结构,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我发现,它非常注重概念的重复强调和前后呼应。比如,在讲解快速卷积时,它会巧妙地回顾在Z域中乘法等于时域卷积的性质,这种回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将旧知识嵌入到新的上下文环境中,加深了理解。此外,书中大量的公式推导都采用了分步展示,每一步的逻辑衔接都非常顺畅,让我可以很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而不是在繁杂的代数运算中迷失方向。即使是章节末尾的习题,也设计得很有层次感,有基础概念巩固型,也有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开放型设计题,非常适合作为课程教材或自学参考。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敬佩之处,还在于它对DSP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中的“生态位”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和介绍。很多老旧的教材只停留在理论的象牙塔中,但这本书显然是与时俱进的。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有限脉冲响应(FIR)和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还深入探讨了自适应滤波,比如LMS算法的原理和收敛性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处理实际中不完全确知或时变环境下的信号处理问题至关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未将DSP视为孤立的技术,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系统架构中去考察。例如,在介绍量化噪声和溢出时,它会很自然地引申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模数转换器(ADC)和如何优化定点运算的策略,这已经是接近系统级设计的要求了。这种“大局观”的培养,让我认识到DSP不仅仅是数学工具,更是一种工程实现手段,需要与硬件特性紧密结合。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理论数学与实际硬件之间的桥梁,让读者在掌握算法的同时,也对工程实现的局限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于培养一个全面的信号处理工程师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把握得恰到好处,绝不是那种蜻蜓点水的入门读物,但也不会让人一头栽进纯数学的泥潭里出不来。在我看来,衡量一本好的DSP教材,关键在于它如何处理“离散时间系统”和“数字滤波器”这两个核心概念。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典范。它在建立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模型后,立刻引入了双线性变换法,并且非常透彻地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保证频率响应的保真度,同时又避免了混叠问题。此外,对于滤波器性能的评价指标——比如通带纹波、阻带衰减、相位线性度等,它都给出了清晰的数学定义和工程解释。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现代DSP算法的介绍,比如FFT算法的原理和蝶形运算的优化,讲解得既有数学严谨性,又兼顾了计算效率的考量。这种既要理论深度又要兼顾实际计算复杂度的平衡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它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是这样”。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详实的案例分析所吸引。很多教科书只给出理论框架,让你自己去琢磨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结果就是学完了一堆理论却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动手。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似乎深谙“学以致用”的道理。在讲解FIR和IIR滤波器设计时,它不仅详细阐述了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这些经典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穿插了大量的Matlab/Simulink实践环节。这些实践指导非常具体,从如何设置仿真参数到如何分析输出波形,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仿佛身边有一位耐心的导师在指导。我尤其欣赏它对实际系统约束的讨论,比如有限字长效应、实时性要求等,这些都是理论课本里往往会忽略,但在工程实践中却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跟随书中的例子一步步操作,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工程思维”,学会了如何权衡理论的完美性和实际的可用性之间的矛盾。这种实战导向的编写风格,对于想将DSP知识应用到通信、控制或嵌入式开发中的读者来说,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