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實驗1-1 集成與非門參數測試
附錄1-1 TTL門電路的使用規則
實驗1-2 CMOS門電路及其應用
附錄1-2 CMOS門電路使用注意事項
實驗1-3 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
實驗1-4 集成計數器及其應用
實驗1-5 555定時器及其應用
實驗1-6 跟蹤式A/D轉換實驗
*二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與邏輯設計實驗
*1節 可編程邏輯器件(ATF16V8B)
*二節 PLD器件的kai發軟件wixCUPL
實驗2-1 組閤邏輯電路設計(Ⅰ)
實驗2-2 組閤邏輯電路設計(Ⅱ)
實驗2-3 組閤邏輯電路設計(Ⅲ)
實驗2-4 組閤邏輯電路設計(Ⅳ)
實驗2-5 時序邏輯電路設計(Ⅰ)
實驗2-6 時序邏輯電路設計(Ⅱ)
實驗2-7 時序邏輯電路設計(Ⅲ)
實驗2-8 時序邏輯電路設計(Ⅳ)
實驗2-9 8×8 LED顯示屏的靜態圖案顯示
實驗2-10 8×8 LED顯示屏的動態圖案顯示
實驗2-11 小汽車尾燈控製電路設計
第三章 數字電路與數字邏輯設計kai放性實驗
實驗3-1 微小電感測量電路設計
實驗3-2 電容測量電路設計
實驗3-3 8路搶答器的設計
第四章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實驗411 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
附錄4-1 儀器使用說明
實驗4-2 電子元件的識彆與應用
附錄4-2 常用電子元器件
實驗4-3 共射*單管放大器實驗
實驗4-4 差動放大器實驗
實驗4-5 音頻功率放大器及其性能指標測量
附錄4-5-1 印刷電路闆設計技術
附錄4-5-2 焊接工藝
實驗4-6 穩壓電源性能測試
實驗4-7 集成運算放大器指標測試
實驗4-8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應用
實驗4-9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綜閤應用
實驗4-10 有源濾波器實驗
第五章 模擬電子技術kai放性實驗
實驗5-1 功率恒流源
實驗5-2 恒溫電路設計
第六章 Multisim與電子綫路仿真
*1節 Multisim 8的操作界麵
*二節 Multisim 8的虛擬儀器使用方*
第三節 Multisim 8的分析方*
第四節 Multisim 8的定製電路功能
第五節 Multisim 8常用電路分析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撲麵而來的“老派工科感”,那種深藍色配上白色和黃色的字體,讓人一眼就能分辨齣它擺在書架上的位置。我拿到手裏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分量,相當沉甸甸的,這通常預示著內容不會太過於“蜻蜓點水”。內頁的紙張質量還算紮實,油墨印得比較清晰,至少在看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波形圖時,不會齣現模糊不清的情況,這對需要精確辨彆的實驗手冊來說至關重要。裝幀上選擇瞭比較經典的膠裝,希望它能經受住我未來幾個月頻繁翻閱和在實驗颱上攤開的“摺磨”。從整體的第一印象來看,它散發著一種可靠、務實的氣息,沒有太多花哨的修飾,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遞給你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華而不實的宣傳冊。這種外觀上的嚴謹性,讓我對內部內容的專業度抱有瞭更高的期待,畢竟在這個時代,能把一本工具書做得如此“有分量”的已經不多見瞭。
評分然而,盡管這本書的整體質量值得肯定,但在某些特定領域的覆蓋深度上,我感覺它還是略顯保守瞭。比如,在涉及現代嵌入式係統接口(如SPI、I2C總綫基礎信號捕獲與分析)的實驗部分,其講解的粒度似乎停留在較早的模擬與數字電路基礎層麵,對於當前産業界越來越重視的快速原型開發和高級調試工具的使用經驗分享略顯不足。例如,在示波器的使用技巧上,雖然基礎功能講得透徹,但對於如何高效地利用現代數字示波器的FFT分析、協議解碼等高級功能進行故障排查,篇幅明顯不夠。這使得這本書在作為一本“實驗教程”時,顯得非常紮實穩健,但如果作為麵嚮前沿技術應用轉型的橋梁,則略顯傳統。總而言之,它無疑是打下堅實基礎的絕佳讀物,但要跟上技術迭代的步伐,讀者可能需要輔以其他更具針對性的前沿資料。
評分我嘗試完成書中關於“基本放大電路調試”的實驗後,對本書的配套資源和設計理念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本書的“售後服務”——也就是書後附帶的或者在綫提供的支持材料——可以說是其亮點之一。我下載瞭配套的軟件和參考數據包後發現,裏麵不僅包含瞭書上所有實驗預設的仿真文件(基於主流的EDA軟件),更有一些額外的“進階挑戰”任務。這些挑戰內容並沒有直接在正文中詳述,而是以開放式問題的形式存在,極大地激發瞭讀者的探索欲,讓我願意跳齣課本的既定框架去嘗試優化電路性能。這種設計體現瞭編者對讀者學習進度的尊重,他們沒有把所有知識點都“喂”到嘴邊,而是留下瞭足夠的空間供我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引導而非說教”的教學哲學,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靜態的教材,更像是一個動態的學習夥伴。
評分當我真正翻開目錄並嘗試閱讀第一章的緒論時,我發現作者在組織內容上采取瞭一種非常“循序漸進”的教學思路,這對於像我這樣有一定理論基礎,但動手實踐經驗相對薄弱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並沒有一開始就丟給我一堆晦澀難懂的元器件參數,而是非常耐心地從最基礎的萬用錶使用方法和安全規範講起。敘述的語氣非常平實,像是一位耐心的導師在耳邊指導,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我特彆欣賞它對實驗目的和原理的闡述部分,通常會用大段文字配閤示意圖來解釋“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該怎麼做”。這種對“知其所以然”的強調,極大地幫助我構建瞭對電子係統工作的整體認知框架,而不是淪為隻會按部就班操作的“擰螺絲的”。閱讀起來,過程是緩慢但充實的,每讀完一個小節,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質量,說實話,在同類齣版物中算是中上水平,但要達到業界頂尖的精緻度還有提升空間。例如,在介紹一些中等復雜度的電路搭建步驟時,有時候會使用多張並列的小圖來展示接綫,如果能像一些進口教材那樣采用高質量的3D模擬圖或者分層疊加圖示,讀者的理解效率會大大提高。不過,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實驗所需的元器件清單(BOM)列得非常詳細且規範,包括瞭準確的型號、規格,甚至在有些關鍵部件上標注瞭推薦的品牌範圍,這在實際采購和替換元件時避免瞭大量的猜測和走彎路。更關鍵的是,書中的步驟描述邏輯性極強,從實驗準備到數據采集,每一步驟都使用瞭編號和粗體字強調關鍵操作,使得即使在實驗颱上操作手忙腳亂時,也能迅速定位到當前應該執行的任務,這種對實操流程的精細化管理,是衡量一本優秀實驗教程的核心標準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