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世說新語 水經注 徐霞客遊記
定價:66.00元
售價:37.0元,便宜29.0元,摺扣56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4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全部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全部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崔東壁遺書
導讀 / 002
考信錄提要捲上·釋例 / 003
考信錄提要捲下·總目 / 025
《考古提要》二捲 / 028
《補上古考信錄》二捲 / 028
《唐虞考信錄》四捲 / 030
《夏考信錄》二捲 / 031
《商考信錄》二捲 / 032
《豐鎬考信錄》八捲 / 032
《洙泗考信錄》四捲 / 033
《豐鎬彆錄》三捲 / 035
《洙泗餘錄》三捲 / 035
《孟子事實錄》二捲 / 036
《考古續說》三捲 / 037
《附錄》二捲 / 037
世說新語
導讀 / 042
德行 / 043
言語第二 / 053
庚子西狩叢談
導讀 / 074
庚子西狩叢談捲之二 / 075
庚子西狩叢談捲之三 / 090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 091
西學東漸記
導讀 / 122
第十三章?與曾文正之談話 / 123
第十四章?購辦機器 / 130
第十五章?第二次歸國 / 133
第十六章?予之教育計劃 / 137
水經注
導讀 / 142
《水經注》原序 / 143
江水注 / 145
洛陽伽藍記
導讀 / 148
洛陽伽藍記序校箋 / 149
讀史方輿紀要
導讀 / 172
十三?江南方輿紀要序 / 173
十四?四川方輿紀要序 / 177
十五?直隸方輿紀要序 / 181
十六?陝西方輿紀要序 / 185
海國圖誌
導讀 / 190
海國圖誌敘 / 191
石湖大全集
導讀 / 202
吳船錄 / 203
徐霞客遊記
導讀 / 228
捲八 / 229
黔遊日記一 / 229
黔遊日記二 / 255
捲九 / 273
滇遊日記一 / 273
遊太華山記 / 274
滇中花木記 / 276
遊顔洞記 / 277
隨筆二則 / 278
滇遊日記二 / 281
捲十 / 303
滇遊日記三 / 303
盤江考 / 334
捲十九 / 338
滇遊日記十二 / 338
滇遊日記十三 / 369
方望溪先生全集
導讀 / 380
原過 / 381
讀孟子 / 383
讀周官 / 385
灌嬰論 / 388
於忠肅論 / 391
轅馬說 / 394
孫徵君年譜序 / 396
跋石齋黃公手劄 / 399
書淮陰侯列傳後 / 402
書孝婦魏氏詩後 / 405
與王昆繩書 / 407
與劉言潔書 / 410
與孫以寜書 / 413
與孫司寇書 / 416
送王箬林南歸序 / 419
送左未生南歸序 / 422
送李雨蒼序 / 424
孫徵君傳 / 426
白雲先生傳 / 431
記吳紹先求二弟事 / 434
高陽孫文正公逸事 / 437
左忠毅公逸事 / 439
獄中雜記 / 442
遊潭柘記 / 447
遊雁蕩記 / 449
陳馭虛墓誌銘 / 451
杜蒼略先生墓誌銘 / 454
萬季野墓錶 / 456
宣左人哀辭 / 460
武季子哀辭 / 462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風格是極其鮮明且難以模仿的。它不滿足於對前人著作的簡單繼承或贊美,而是帶著一種強烈的“顛覆欲”,去審視和挑戰那些被時間鍍上神聖光環的文本。每一次批判,都建立在紮實的文獻基礎上,使得其論點不僅顯得有力,更具有一種不容置喙的權威感。然而,這種批判的鋒芒也使得部分內容顯得過於尖銳,或許會讓一些習慣於溫和說辭的讀者感到不適。對我個人而言,這種“鯁在喉”的直言不諱,恰恰是本書最具價值的部分——它迫使讀者跳齣舒適區,用一種更審慎、更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所謂的“定論”。整本書讀下來,像經曆瞭一場智力上的高強度訓練,酣暢淋灕,也深思良久。
評分初次捧讀,我幾乎是懷著一種朝聖般的心情,期待能從字裏行間尋得一些“異端”的聲響。坦白說,閱讀過程並非一路坦途,有些篇章的論述密度極高,需要反復咀嚼,甚至需要對照其他輔助讀物纔能完全領會其間的深意。但一旦進入狀態,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無與倫比的。它展現瞭一種對既有知識體係的徹底解構與重塑,作者的文筆時而如黃鍾大呂般振聾發聵,時而又轉為綿密細緻的絲綫,牽引著讀者深入到一個又一個被曆史塵封的角落。特彆是他對那些經典文本的“再詮釋”,常常一語中的,直擊要害,讓人拍案叫絕,同時又忍不住思考,自己以往的認知是否太過淺薄和囿於成見。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提供標準答案,而在於提齣更深刻、更具挑釁性的問題。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強烈的感受是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者氣質,但其中又穿插著一種近乎孩子般的好奇心,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遺跡的觀察細緻入微,仿佛作者的腳步真的踏遍瞭書中所描述的每一寸土地。那種將宏大敘事與個體感知完美結閤的筆法,使得枯燥的地理記錄或文學評論瞬間鮮活瞭起來。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地方風貌和風俗的描述,它們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和人情味。這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畫麵感和代入感,仿佛跟隨一位博學多識的旅伴,穿梭於古今之間,見證瞭山川河流的變遷與人事興衰的無奈。這種融閤瞭考據的嚴謹與遊記的浪漫的文風,在我讀過的眾多文化類書籍中,是相當獨特且令人難忘的。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作者智慧的深度對談,而非單嚮的信息灌輸。他對於文本的解讀,總是能觸及到事物最核心的肌理,那種洞察力令人嘆服。特彆是他處理那些復雜、多義的古代概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遊刃有餘的掌控力,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書中的行文節奏變化多端,時而如暴雨傾盆,思緒如洪水般傾瀉而齣,時而又轉為細雨無聲,精準地描摹齣某一處細節的微妙。這種富有張力的敘事結構,有效地保持瞭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的連貫性。它不是一本能讓你一目十行快速讀完的書,而更像是一壇需要時間慢慢開啓和品味的陳釀,每一次重讀,都能品齣新的層次和韻味來。
評分這本厚重的文集,初翻之下,便有種撲麵而來的學人氣和銳利感,像一把精心打磨的刻刀,試圖在傳統典籍的肌理上,刻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印記。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近乎偏執的考據精神,對於那些看似尋常的古籍篇章,他總能挖掘齣常人忽略的幽微之處,那種“抽絲剝繭”的閱讀體驗,實在令人上癮。它不是那種輕鬆的消遣讀物,更像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去“解碼”的文本。每讀到他旁徵博引,將不同時空、不同領域的知識點巧妙地串聯起來時,總會産生一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這種整閤與批判的姿態,使得原本嚴肅的古文讀起來也帶上瞭強烈的時代迴響,仿佛能聽到韆年前的文字與今日的喧囂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對話。那種將曆史的厚重感與個人的尖銳批判熔於一爐的功力,非一般文人所能企及,著實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