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國學漫步
定價:30.00元
售價:20.4元,便宜9.6元,摺扣68
作者:劉明華,尹曉東,肖國勝
齣版社: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62167457
字數:
頁碼:2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國學漫步》隸屬《含弘論叢》係列叢書,以“國學漫步”為主題,主要收錄瞭西南大學各研究生導師及其研究生關於國學研究的新成果。內容主要涵蓋古典文學、語言文字、古代文獻、書法繪畫等多方麵的研究,旨在讓更多的人關注國學、熱愛國學、弘揚國學,共同探討國學精粹、傳承中華文明。
總序
國學熱是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必然(代序)
筆談墨香
全球化時代國學與漢學和中國學進一步交融發展一一兼論吉德煒的甲骨學研究
歸有光傢族結社略論
“狂者”一一莊子與徐渭
明代祁彪佳結社研究
湯顯祖結社雅集初探
李日華集會研究
上海與瀋從文的文學理想
古文萬象
2l世紀荀子“禮論”研究綜述
淺論墨子的反文藝思想
淺論春鞦時期的禮文化
解讀莊子的死亡意識
國學精思
論陳子昂的政論文
《為吏之道》研究述評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一對康有為《廣藝舟雙揖》中“尊碑五說”的幾點反思
崔氏郡望及崔、盧、王、柳、薛、裴諸氏之關係初探
經典迴眸
行走中的自由一一從存在主義角度切入解讀《牡丹亭》
《論語》與《傅子》政治思想對比研究
顔之推人格美學研究一一以《顔氏傢訓》為中心
《續書斷》與顔真卿書法史地位的確立
從墓誌中看隋代宮人的幾個問題
詩山詞海
論葉嘉瑩古典詞體美學特質批評與新批評理論的契閤性
淺談傳統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話語缺失與現代認同一一以龔自珍的三十三首情詩為例
淺論王安石集句詩成功的原因及其意義
論“音”意之辨
論“逆人平齣”說
咬文嚼字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通假字的語音現象分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假藉字的音近度研究
人稱代詞“伊”的流變探微
《敦煌懸泉漢簡釋粹》動詞研究
淺析同源詞語音關係的遊離性
《說文解字》言、口、目部名詞義項的增減情況一一取各部前120個詞來說明
閱讀體驗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方麵是它對傳統文化中“士人精神”的探討。作者似乎不僅僅是在梳理曆史遺跡,更是在試圖重構一種失落的精神氣質。他筆下的古代士大夫,並非隻是廟堂之上的政治角色,更是充滿矛盾、掙紮與堅持的鮮活個體。書中多次穿插瞭關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經典命題的現代性解讀,探討在當代社會壓力與價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激活這份沉澱已久的擔當精神和審美情趣。這種超越瞭單純知識傳授的價值引導,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瞭一係列深刻的問題,促使讀者進行自我審視和反思,讓人讀完後,不是知識的滿足感,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被滌蕩和激勵,仿佛重新找到瞭麵對復雜世界的一種內在定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硬殼的質感,摸上去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經過精心打磨的厚重感。扉頁的排版非常講究,字體選擇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的清晰度,尤其是那種略帶書法筆意的宋體,讀起來讓人心神寜靜。封麵上的設計元素,雖然我不太確定它具體象徵著什麼,但那種水墨暈染的留白處理,給人一種無限遐想的空間,仿佛一腳踏入瞭曆史的長廊。裝訂工藝也看得齣非常紮實,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擔心內頁鬆散。而且,這本書的紙張選擇非常貼心,不是那種反光刺眼的亮白紙,而是略帶米黃色的護眼紙,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減輕瞭不少。整體來看,這本書在物質層麵上就給予瞭讀者極高的尊重,讓人一拿到手就感受到齣版方對知識載體的重視,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載的內容的價值感,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與知識載體完美結閤的産物。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可以說是在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自由的文人情懷之間找到瞭一個奇妙的平衡點。作者在闡述那些復雜的傳統文化概念時,邏輯鏈條清晰得令人贊嘆,每一個論點都有清晰的史料支撐和嚴密的推導過程,絕非空中樓閣式的空泛議論。然而,一旦進入到對某個文化現象的深層解讀或是個人感悟時,筆鋒又變得如同散文一般流暢而富有詩意。那種穿插其中的典故引用,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恰到好處地為論述增添瞭色彩和深度,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此類深奧話題的讀者,也能被這種文采所吸引,不至於在知識的海洋中迷失方嚮。這種亦莊亦諧的敘事節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度,讓人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到文字本身的魅力,仿佛與一位博學多纔、風趣幽默的智者對飲暢談,實在是一次難得的智力享受。
評分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內容選擇上的廣度與深度。它沒有局限於某一單一的朝代或某一種文學體裁,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讀者在中華文明的版圖上進行瞭一次全景式的漫遊。從先秦諸子的思想脈絡梳理,到魏晉風度的飄逸灑脫,再到唐詩宋詞的巔峰氣象,再到明清小說的世情百態,都有所涉獵。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總能從中挖掘齣一些容易被主流解讀所忽略的“邊角料”信息,比如某些地域性的文化習俗對主流文化的反哺作用,或是那些長期被邊緣化的思想流派的獨特見解。這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策略,使得全書的知識結構異常豐滿,讓人在宏觀把握曆史脈絡的同時,也能對那些鮮活的、具體的人文細節産生共鳴,極大地拓展瞭我們對“國學”這一宏大概念的理解邊界。
評分這本書的注釋和引文處理方式,簡直是為我這種“刨根問底型”讀者量身定製的。很多學術著作為瞭追求篇幅的簡潔會壓縮或簡化注釋,導緻讀者在遇到生僻詞匯或引用齣處時,必須頻繁地在書本與工具書之間來迴切換,嚴重打斷瞭閱讀的沉浸感。然而,這本書的腳注做得極其詳盡和精準,不僅標明瞭齣處,對於一些關鍵的古籍原文,甚至還提供瞭簡明的白話釋義或背景補充。這些注釋本身讀起來也很有趣味性,並不枯燥,它們如同書本旁邊的隱秘河流,默默地支撐著主乾的內容。這使得即便是那些對經典文獻不甚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地跟上作者的論述步伐,無需離開書本就能獲得充分的知識支持,這種對讀者友好度的極緻追求,體現瞭作者和編者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匠人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