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做个“坏”女人
定价:19.80元
售价:13.5元,便宜6.3元,折扣68
作者:张守然,简柔著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02359942
字数:120000
页码:1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揭示女性人生的潜规则,让你活得精彩!活得爽快!同时也获得欢迎!
如何做个“坏”女人
让女人“坏”得迷人“坏”出品位,让男人服服贴贴,神魂颠倒。
中国女性问题专家推荐。
“坏”是对陈腐观念的否定,是女性价值的回归,是时代赋予女性的光彩,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如何做个“坏”女人,让女人“坏”得迷人,“坏”出品位,让男人服服帖帖,神魂颠倒?本书为尼揭示女性人生的潜规则,让你活得精彩!活得爽快!同时也获得欢迎!
做“坏”女人是时代的呼声
从传统中承袭下来的好女人标准,已经与时代不相适应。“坏”是对陈腐观念的否定,是时代赋予女性的光彩,是女性价值的回归,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做“坏”女人是快乐的、精彩的
“坏”女人自在、自然、自我、自强。她们快乐着自己,从而快乐了别人;浪漫着自己,从而也浪漫了时代。她们创造着美和价值,丰富着时代的文化内涵。
做“坏”女人也是容易的
做“坏”女人只是一个选择——任何女人都可以选择,不需要学历,不在乎美丑,不考虑年龄,不关乎贫富。毫无疑问,任何女人都可以做个成功的“坏”女人。
女性朋友们,让我们顺应时代,也顺应人性——做个“坏”女人,做个时代的新女性!
我向我几个同样对传统女性定义感到困惑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她们的反馈也非常有趣。其中一个做艺术的朋友提到,书里关于“情感的诚实性”那段让她感触最深。她觉得,社会往往要求女性把负面情绪包装起来,用微笑来掩盖一切不适,而这本书似乎在鼓励一种“不被原谅的真实”。这种真实感,有时候可能看起来是刻薄的,但却是保持自我精神洁净的必要手段。我个人对它探讨的“拒绝取悦文化”印象深刻。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体贴、要周到,结果到头来,反而成了被消耗的对象。这本书像是一剂强心针,告诉我们,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考虑世界对你的看法,这种优先级的颠覆,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性的行为。它不是教你如何去伤害,而是教你如何坚定地保护自己不被无谓的情绪和期待所绑架。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初稿感受(假设我是一个很挑剔的评论家),坦白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略显跳跃,有些章节的论点铺陈得不够扎实,感觉像是好几个独立的观点强行被塞进了一个“反叛”的主题框架里。比如,在探讨职场生存法则的那一部分,作者似乎更侧重于描绘一种结果论的成功,而忽略了实现这个结果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细微的人际博弈和心理建设。我更期待看到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心理分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行为指导。一个真正“坏”的女人(如果按书的字面意思理解),她的内心必然是极其清醒且矛盾的,这本书在刻画这种复杂性上略显单薄,更像是一本励志手册的变体,而非一部深刻的社会观察报告。它的语言风格偏向于直接和口号式,缺乏文学作品中那种含蓄和回味无穷的张力。希望再版时,作者能增加更多的留白和反思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填补那些缺失的、需要自己体悟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说实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会是那种棱角分明、颜色强烈的视觉冲击,结果拿到手里,触感却是非常细腻和柔和的,这种反差感很有意思。它仿佛在暗示,内在的“坏”并非总是外显的张扬,它也可以是一种内敛的、精心打磨的自我坚守。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作者在引用哲学观点时,处理得非常巧妙,没有那种生硬的堆砌感,而是将那些晦涩的理论,转化成了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刻实践的小原则。比如她分析了尼采的部分思想在现代亲密关系中的应用,我以前从未想过这些宏大的哲学命题可以这样贴近生活。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从宏观思想体系到微观行为模式的完整路径,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口号层面,这让我觉得它比市面上那些快餐式的成功学书籍要耐读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抓人眼球,那种带着一丝挑衅和神秘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拿到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坏”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那种不守规矩的叛逆,还是更深层次的自我觉醒和打破陈规?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在书中探讨女性在传统社会期待下的挣扎与突破。我希望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教唆如何去伤害别人,而是对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真实自我的深度剖析。也许这本书会引导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被社会贴在“好女人”标签下的束缚,去挖掘那些被压抑的、更具生命力的内在能量。那种感觉就像是,终于有人敢于撕开一层温顺的面纱,直面人性中复杂而真实的一面。我猜想,书里应该会引用不少历史上的女性案例,或者是一些当代独立女性的访谈,来佐证“坏”其实可以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而不是贬义词。光是这名字带来的想象空间,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我特别好奇它是否会触及到“界限感”这个话题,毕竟真正的强大,往往在于懂得如何为自己设立并捍卫那条看不见的线。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来自于它对“脆弱性”的重新定义。我们总以为“坏”就是无坚不摧,是屏蔽一切伤害的盔甲。但作者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这个观念,她暗示真正的力量,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并选择在什么时候、向谁展示这份脆弱。这是一种更高阶的控制感。我猜想,作者可能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自我接纳的艰难过程,因为要扮演一个“坏女人”的角色,首先得接受自己内心的不完美和黑暗面。这种深度的自我挖掘,让我联想到一些心理治疗中的概念,比如阴影面投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人际关系的书,更像是一场关于身份认同和自我和解的漫长对话。阅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身边那些看起来“不好相处”的人,多了一份理解和敬意,因为我知道他们背后可能付出了巨大的勇气去维持那种不被驯服的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