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等学校教材:信号与系统实验
:17.70元
售价:12.9元,便宜4.8元,折扣72
作者:车进 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040257755
字数:
页码: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处理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高等学校教材丛书。《信号与系统实验》分为三篇,其主要内容:篇是以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为主的基础实验,重点突出信号检测与分析仪表的使用、多种信号的观测、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发生的变化、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等:第二篇是将信号与系统理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部分练习用MATLAB语言进行形象、直观的可视化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实现;第三篇是以DSP为工具的系统开发、设计、调试实验。附录包括MATLAB基础和IST-B型智能信号测试仪简介。
篇 基千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基础实验
实验一 基本电子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与信号系统实验箱简介
实验二 信号波形的观察与测试
实验三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四 信号合成
实验五 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实验六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实验七 一阶连续时间系统模拟
实验八 二阶连续时间系统模拟
实验九 信号采样与恢复
第二篇 基于MATLAB语言的信号与系统的仿真实验
实验一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实验二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实验三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四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五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六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七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及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实验八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实验九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实验十 状态变量分析
第三篇 基于DSP的信号与系统的仿真实验
一、CCS概述
二、ICETEKDSP教学实验箱简介
实验一 常用指令实验
实验二 模数转换实验
实验三 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算法实验
实验四 A律压缩解压实验
附录
附录1 MATLAB基础
1.1 MATLAB简介
1.2 MATLAB的开发环境
1.3 MATLAB帮助系统
1.4 数据交换系统
1.5 MATLAB数值计算功能
1.6 MATLAB图形功能
1.7 M文件
1.8 MATLAB程序流程控制
1.9 MATLAB主要命令函数表
附录2 IST-B型智能信号测试仪简介
2.1 主要功能
2.2 主要特点
2.3 主要功能技术指标
2.4 操作方法
2.5 注意事项
英、中文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ICETEK DSP教学实验箱是由北京瑞泰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DSP教学产品。它面向广大DSP初学者,提供DSP教学的一体化设备,为DSP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它还为DSP设备的研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测试平台,尤其适用于开设DSP教学课程的学校和各类初学者。
1.ICETEK DSP教学实验箱的特点
(1)完备性:提供完整的DSP实验环境。硬件上包括DSP仿真器、评估板、信号源、控制模块;软件上提供仿真软件、完全使用手册和实验例程。可以进行与DSP应用相关的大部分实验和测试。
(2)易用性:完备的使用说明和实验手册使使用者可以轻松上手、尽快熟悉DSP使用的相关操作,多功能的控制模块提供从图像到声音、从输入到输出多种形象直观的显示、控制手段,使用户的知识得到感性的结果,从而加深对DSP的理解。
(3)直观性:提供液晶图像显示、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电机指示等视觉实验效果,信号源也提供了容易控制、简单明了的测试手段,使实验现象能更加直观、具体、明确地展示出来。
当我开始学习《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时,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些高维向量和矩阵的几何意义难以把握。这本书的解决方案简直是天才之举。它在引入新的矩阵运算概念时,总是会先从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变换——比如旋转、投影、伸缩——入手,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矩阵乘法究竟意味着对空间坐标做了什么操作。例如,讲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它没有急于展示特征方程,而是先展示了为什么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向量只会被拉伸而方向不变,这使得特征值不再是代数解的产物,而是几何变换的“核心属性”。此外,这本书对于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PCA)等现代应用领域的介绍也做得非常到位,它展示了线性代数在数据科学中的核心地位,这让我不再觉得学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它让我明白了,线性代数不是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而是描述和操作多变量系统的通用语言。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公式和文字的留白恰到好处,阅读体验非常舒适,真正做到了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的完美平衡。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专业书架,发现这本《大学物理实验指导》真是功不可没。很多实验手册总是把操作步骤写得像一份枯燥的SOP(标准作业程序),让你在实验室里像个机器人一样机械地重复操作,完全体会不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但是这本教材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在介绍每个实验项目之前,都会用一段非常引人入胜的背景介绍,讲解这个实验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是如何解决当时科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的。比如做洛伦兹力实验时,它会追溯到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思考过程,让你明白这个实验的诞生是多么具有历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对误差分析的部分处理得极其细致和人性化。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简单地给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设计实验来最小化误差,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来量化你的测量结果的可信度。每次实验结束后,我都会花时间回顾书中的“讨论与拓展”部分,那里常常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我们思考如果改变某个参数,实验结果会如何变化,这种引导式的思考模式,比单纯的记录数据有价值得多。它真正培养了我们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和严谨态度。
评分翻开这本《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三版)》,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工程化”的彻底性。很多编程教材往往停留在语法讲解和简单的算法实现上,学完后你发现自己会写代码片段,但一面对一个复杂的项目需求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划分模块、如何设计接口。这本书完全是站在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角度来编写的。它从一开始就强调SOLID原则、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使用UML图进行系统建模。它的代码示例非常成熟,每一个类和函数的设计都体现了高度的内聚性和松耦合性。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继承和多态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穿插了大量关于“虚函数表(vtable)”底层机制的深入剖析,这让我对C++的运行机制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此外,书中对于异常处理、内存管理(特别是智能指针的合理运用)的章节,简直就是实战宝典,它教会了我如何写出健壮、不容易崩溃的程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从一个“代码搬运工”蜕变成了一个能进行系统化、结构化设计的初级架构师,这对我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电路分析基础》,它完全改变了我对“枯燥”二字的定义。以前我总觉得电路图就是一堆电阻电容的符号,需要用基尔霍夫定律硬套公式,非常抽象。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似乎有一个隐藏的主线,那就是“信息的流动与能量的控制”。作者总是先从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切入——比如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如何接收信号,或者一个电源如何稳定输出——然后再反向推导出所需的电路结构和分析方法。在讲解RLC串并联谐振电路时,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电路的频率响应比作一个“选择性过滤器”,这比单纯的数学推导要直观得多。而且,它非常注重工具的应用,对使用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的步骤讲解得非常详尽,这使得理论学习和实际验证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步骤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有源滤波器,发现书中的理论预测和仿真结果几乎完美吻合,这种即时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如何“算”电路,更教你如何“听懂”电路在对你说些什么。
评分这本《高等数学》真是让我的数学学习之旅变得立体多了。我一直觉得纯理论的数学书读起来枯燥乏味,公式推导也常常让人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完全不一样。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真正地把抽象的概念和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讲解微积分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极限定义,而是先用一个实际的场景——比如计算一个不规则形状的面积或者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来引出需求,然后再逐步引入对应的数学工具。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几何可视化部分,插图非常精美且富有启发性,它们能瞬间将那些看似无解的代数表达转化为清晰的图形,极大地帮助了我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完相关章节,再去翻看那些传统的参考书,感觉豁然开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定理和证明,现在也能找到一个形象的支撑点了。对于那些和我有一样“数学恐惧症”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灯塔,它让你相信,高等数学并非高不可攀的象牙塔,而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实用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