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舆(行政区划与地名1704)
定价:50.00元
售价:37.5元,便宜12.5元,折扣75
作者:编者:王胜三,浦善新
出版社:中国社会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8758466
字数:250千字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加深行政区划与地名的工作,
王胜三、浦善新主编的《方舆(行政区划与地名1704)
》从方舆传真、体国经野、地名探赜、大地芳菲、地
方风物、文化长廊等方面探讨交流区划与地名的实际
工作,从高层声音、特别关注、专家观点、视界
等方面分析区划与地名工作的意义、价值,并分析存
在的问题及给出解决的方法,通过国际视野栏目介绍
国外在区划与地名工作中的经验。
目录
高层声音
宫蒲光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 扎实做好新时代地名工作
**视界
王胜三 关于地名文化的几点思考
地名探赜
车威 浅谈使用罗马字母**的人名命名地名现象
莫俊洪 苏州市区道路地名的命名特色
雍玉国 中华**传统地名纳入“非遗”是地名文化逻辑的必然
——南京老地名纳入“非遗”十周年的几点思考
吴坚 因地制宜精彩纷呈发挥实效
——地名普查地方亮点举措评介
万继海 厚植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地名管理新体系
旧雨 苏州市不规范地名命名方案案例分析
地名二普
山西省晋中市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工作
贵州省正安县完善地名标志设置
青海省大通县地名成果转化见成效
青海省贵德县三方面抓好地名普查外业工作
专家观点
田硕 刘静 地名规划专名设计的整体思路
王建富 执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地名走向标准化、与世界接轨的必需
闫雪怡 试论政区地名同音问题解决之对策
戚庆贺 李治修 浅谈地名录与地名志的编写
罗剑兴 范晨芳 推进新时期地名工作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胡阿祥 立足世界共识关注“非遗”地名
牛汝辰 古代西域地名族名汉字译写理论研究
美丽河湖
河北省:邯郸永年广府古城水利风景区 邢台紫金山水利风景区
山西省:怀仁鹅毛河水利风景区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湖水利风景区 鄂尔多斯马颤沟神龙寺水利风景区
吉林省:白城牛心套保水利风景区
黑龙江省:呼兰河口水利风景区
江苏省:无锡江阴芙蓉湖水利风景区 扬州古运河水利风景区
浙江省:乐清中雁荡山水利风景区 永嘉黄檀溪水利风景区
安徽省:祁门牯牛降水利风景区 芜湖陶辛水韵水利风景区
福建省:邵武天成奇峡水利风景区 宁德洋中水利风景区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水利风景区
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水利风景区
山东省:禹城徒骇河水利风景区 成武县文亭湖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林州太行平湖水利风景区 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
湖北省:宜昌百里荒水利风景区 黄冈白莲河水利风景区 荆州北闸水利风景区
湖南省:涟源杨家滩水利风景区 江永千家峒水利风景区
广东省:湛江鹤地银湖水利风景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澄江水利风景区
海南省:海口美舍河水利风景区
重庆市:丰都龙河谷水利风景区 荣昌荣峰河水利风景区
四川省:西昌邛海水利风景区 雅安飞仙湖水利风景区
贵州省:福泉洒金谷水利风景区
云南省:丘北纳龙湖水利风景区
陕西省:延川乾坤湾水利风景区 镇坪飞渡峡水利风景区
甘肃省:白银景电水利风景区 庆阳市庆阳湖水利风景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黄河横城水利风景区
学术争鸣
温生云 对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工作的思考
陈爱存 打造地名导航系统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史海回眸
彭雪开 汩罗地名源流考
**视野
刘伉 印度尼西亚国名变换始
速度杯·“大美中国”地名故事征文
戚庆贺 交子故里话交子
超微星 冯玉祥与“口号式”县名
王东友 太和老街
莫俊洪 柯继承 诸家瑜 朱买臣与藏书乡
彭亮 楚王城上水云蒸 白马湖边旧采菱
大地芳菲
山东省历下区历史地名将人“地名保护名录”
江苏省南京市召开老地名与古诗词研讨会
重庆市奉节县多举措传承和保护历史地名文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加快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
地方风物
童舒 地名再生产中的灾害记忆
王殿彬 宁夏:望不尽的远山,隔不断的诗情
方舆传真
安徽省顺利完成地名普查市级接边工作
江西省部署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普查成果核实与完善
四川省推进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普查“接边”核实
云南省多策并用提高普查工作成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浏览目录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和体系化的构建立刻吸引了我。它并非简单的地名罗列,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行政区划演变的时间轴。我注意到它对特定历史时期,比如某个朝代或特定的改革阶段,是如何进行空间层级划分和职能配置的,描述得极为细致,绝非走马观花。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行政单位,作者似乎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考证其管辖范围和名称沿革,这种深度挖掘,远超一般的地方志范畴。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着两位深谙此道的向导,在古代的舆图上巡游,每一个箭头、每一个方框背后,都藏着权力结构的变动和民生生活的轨迹。这种对“空间如何被组织和定义”的细致梳理,提供了一种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行政区划是如何一步步凝固下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用心,封面采用了复古的牛皮纸质感,配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年代感和厚重感,让人一下就能感受到它内容的严谨和专业。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考究,触感温润,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墨迹清晰,排版布局合理,图表的绘制清晰明了,这对于一部涉及大量地理信息和历史变迁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封面的设计仿佛在暗示着,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而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献汇编。细节之处见真章,从装订的牢固程度到页眉页脚的设计,都体现出出版方对这部作品的尊重和匠心。即便是对于我这种对专业历史地理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光是这精美的外在,就足以激起探索内部知识的欲望。它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地名异读和沿用问题上所展现出的细致态度。众所周知,中国的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言区,往往存在音译、意译或纯粹的笔误导致的差异。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比对工作,它不仅仅记录了某一地点的现名,更像是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身份核验报告”,列举了其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的别名、曾用名及其对应的年代区间。这对于需要进行精确学术溯源的学者而言,无疑是省却了大量基础性的交叉验证工作。这种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得这部著作在专业领域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它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数据基础,供后来的研究者在此之上继续延伸。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严谨克制,有一种古典学者的风范,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近乎于编年史的冷静笔调,客观地陈述事实和变化。然而,正是这种平实的叙述,反而酝酿出一种强大的历史张力。比如在描述某一处边界的变动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背后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军事考量,不需要作者直接渲染冲突,读者自己就能从区划调整的频率和幅度中感受到当时的动荡或稳定。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方式,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耐人寻味,它要求读者不仅要看“是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希望深入研究中国地方治理史的人来说,这种不带主观臆断、纯粹依靠史料构建的叙事框架,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从阅读的体验感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需要“陪伴”而不是“速读”的作品。它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更像是一部需要时常停下来,拿出地图册对照,或者在网络上进行辅助搜索的参考工具。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知识的结构化过程,它引导着你的思维去建立空间节点与时间序列之间的复杂关联。我尝试着去追踪某一条古代的漕运路线,发现书中关于沿线重要州县的区划归属和管辖层级的记录,清晰地勾勒出了这条生命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维护和变迁。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内化程度,比起单纯的理论灌输,它更像是在大脑中绘制一幅动态的历史地理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