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离散信号处理——应用与实践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张延华,黎玉玲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1112880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离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理论、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快速算法(FFT)、数字滤波器结构及IIR和FIR滤波器的设计、自适应滤波等。本书以离散信号滤波为应用背景,结合L点MA滤波器、加权移动平均滤波器(WMA)和双加权移动平均滤波器(WMA),讨论了真实金融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对噪声序列的滤波、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检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分析、MACD决策、胎儿心电图中的噪声抑制和回声消除等实际应用问题也进行了案例式讨论。书中给出了大量的仿真应用案例,对多种滤波算法也给出了大量的数值仿真例子,并且还给出了MATLAB算法的仿真程序代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金融数据分析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号处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章 信号和信号处理
1.1 数字信号处理的起源
1.2 信号的特征和分类
1.3 典型信号运算
1.3.1 基本时域操作
1.3.2 滤波
1.3.3 复信号的产生
1.3.4 调制和解调
1.3.5 多路复用和信号分离
1.3.6 正交幅度调制
1.4 典型信号处理实例
1.4.1 远程通信
1.4.2 回声定位
1.4.3 图像处理
1.4.4 柴油发动机信号
1.4.5 时间序列
1.5 典型信号处理应用
1.5.1 CD数字音频系统
1.5.2 电话拨号应用
1.5.3 自适应滤波器
1.5.4 电话网络中的回声消除
1.6 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的比较
1.7 关于MATLAB及其工具箱的一些说明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1 离散时间信号
2.1.1 序列的类型
2.1.2 序列运算
2.1.3 信号分解
2.1.4 离散序列的应用2
2.2 离散时间系统
2.2.1 离散时间运算
2.2.2 离散系统的分类
2.3 序列的卷积和相关
2.3.1 卷积和
2.3.2 序列的相关
2.3.3 卷积与相关的关系
2.4 差分方程
2.4.1 N阶输入/输出差分方程
2.4.2 差分方程的求解
2.5 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
2.6 数字滤波器
2.6.1 FIR滤波器
2.6.2 IIR滤波器
2.6.3 递归与非递归滤波器的关系
2.7 单位样值响应
2.8 离散时间系统的应用
2.8.1 股票数据的处理
2.8.2 噪声数据的抑制
2.8.3 平方根的工程计算
习题6
第3章 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
3.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3.2 DTFT的性质
3.3 DTFT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3.4 系统函数
3.4.1 定义
3.4.2 相位延迟和群延迟
3.4.3 逆频率响应
3.5 滤波器
3.6 系统的互联
3.7 信号和系统中的DTFT
3.7.1 线性时(移位)不变系统和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7.2 相关和卷积的频率响应
3.7.3 逆系统
3.7.4 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重构
3.8 DTFT的应用
3.8.1 采样对频域各量的影响
3.8.2 内插技术在信号重构方面的应用
3.8.3 在低通滤波器中的应用
习题
第4章 z变换
第5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算法
第6章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第7章 IIR滤波器的设计
第8章 FIR滤波器的设计
第9章 自适应滤波及应用
附录 一个实现LMS算法的快速算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信号处理领域算是相当有分量的,我最近在啃这本,感觉它对理论基础的讲解非常扎实,特别是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的部分,作者的阐述逻辑性很强,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应用场景,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是初学者,想系统地建立起离散信号处理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绝对是首选之一。书里的例题设计得也很巧妙,不是那种枯燥的数学推导,而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读完一个章节,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知道这些工具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在某些前沿应用方面的深度略显不足,但作为一本经典的教材或参考书,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就像一本详尽的地图册,把整个信号处理的版图描绘得清清楚楚,指引你去探索更广阔的领域。
评分我用了这本书来准备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可以说它是我能顺利通过的关键之一。这本书的难度设置非常合理,它既没有回避数字信号处理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谱估计和随机信号处理,也没有过度简化它们。它采用了一种“螺旋上升”的讲解方式,前期铺垫好基础,然后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引用和深化这些基础概念,使得知识点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网络结构。我发现在处理一些涉及实际数据集的案例时,这本书给出的指导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它没有停留在理想化的模型上,而是坦诚地讨论了现实世界中采样率限制、量化误差以及噪声影响等实际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策略。这种对工程限制的坦诚,是很多理论书籍所欠缺的,也正是这本书价值所在。它培养的不仅是计算能力,更是一种审慎的工程思维。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板着脸孔,而是带有一种对话式的亲切感。作者似乎总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探讨,不厌其烦地解释每一个细节,语气里充满了对学科的热爱。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为什么”的深度挖掘。比如,在讲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效率提升时,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花了好大篇幅去对比不同分解策略的计算复杂度,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让我对这个核心算法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学习的道路上为你点亮了许多曾经让你困惑的角落。当然,如果你期望的是那种非常冷峻、纯粹的理论证明,这本书的风格可能会让你觉得略微“温和”了些,但对于构建坚实、可理解的知识框架,它无疑是上佳之选。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毕竟市面上信号处理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翻开之后,我立刻被它清晰的排版和精良的插图所吸引。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做得非常出色,那些流程图和波形图画得既准确又直观,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算法的难度。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介绍各种滤波器的设计时,不仅给出了数学公式,还详细解释了每一步选择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考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信号处理不仅仅是数学的堆砌,更是工程智慧的体现。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实践挑战”部分,这些小任务迫使我跳出书本,去实际动手编程验证理论,这种学习方式效率极高,远胜于死记硬背公式。对于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实战手册。
评分初读此书时,我最大的感触是它的广博性。它似乎试图囊括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采样定理到高级的自适应滤波理论,都有涉及。这种全面性使得它成为一本非常好的工具箱,无论你在项目的哪个阶段遇到问题,翻开它总能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关于功率谱密度(PSD)估计那几章,介绍了几种主流方法——如周期图法、Welch法以及现代谱估计方法——并且非常详尽地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种对比式的讲解非常高效。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作者的组织能力非常强,章节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流畅,不至于让人在庞大的信息量中迷失方向。对于希望快速建立起对整个领域“鸟瞰图”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全面的起点,它的深度足以支撑初级和中级研究的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