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旅游导航(2015便携版)
定价:38.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58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81kg
《中国旅游导航2015便携版》是一本可随身携带的中国旅行指南,开本小巧,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图文兼备,将祖国各地*美好的风景盛筵呈现给您。其中既有一览无遗的综合分类,又有因地而异的分省导览,既有本土制造的节庆活动,又有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对于目的地的挖掘与梳理,我们既力求客观全面,又顾及时尚亮点。
为方便读者行万里路,我们不辞辛苦作万卷书。这是每一个出版人的愿望,也是每一位编辑的追求。您尽可以沉浸在这图文织就的方寸之间,触摸万千美景,置身其间,感受其间,歌哭行吟在其间,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时下,酒店可以,机票可以秒杀,旅行指南可以装入口袋,我们还需要为旅行作更多的准备吗?带上《中国旅游导航便携版》,出发吧,纵游万水千山,寄情无边风月。脚下的中国,美好而广阔。
《中国旅游导航2015便携版》按照先总后分的节奏,将中国景色为您一一铺陈——从苍茫的塞北到婉约的江南,从银妆素裹的雪原到灰瓦白墙的水乡,从壮阔的三峡到舒缓的运河,从蒹葭苍苍的湿地到雄浑浩瀚的大漠,从珠穆朗玛的雪峰到景德镇的青花,从便捷的青藏铁路到蜿蜒的万里长城……
内容结构以序图为起点,将散布于祖国各地的世界遗产、名山大川、名城古镇,浓缩于图面。之后,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美景与风物,展布于地图,详述于文字,并列出了旅途所需的必要信息,包括交通、住宿、美食、购物、娱乐、节庆。
非常贴心的旅游地图 54幅内容详尽的分省交通旅游图和42幅旅游中心城市地图,收录了全国有代表性的约10000个景点,是收录景点多全的中国旅游地图集。景点类型精心分类,经典与新奇兼收并蓄,帮助您轻松规划旅程。
有价值的旅游景点 从10000个景点中精选出近2000个值得一游的景点,规划了不得不看的85条经典旅游线路,辅以精练的文字介绍,为您提供佳出行攻略。
丰富准确的旅游资讯 每条经典旅游线路,都标注了新的景点地址、电话、门票等信息,并提供美食、住宿、特产等实用资讯,让您的旅程快乐无忧。
中国地图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大的中央级专业地图出版社,是编制中国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的机构,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尊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地图出版社不仅编制出版了许多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畅销地图,而且还编制出版了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地图,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共有100多种出版物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奖、地图作品奖等。
这本书的周边信息附加值极高,远超乎一本导航手册的本职工作。我发现其中穿插了大量关于当地风俗禁忌、紧急求助电话(包括一些现在可能已经变更的民间组织联系方式)、甚至是对特定季节天气的预警提示。这些“非核心”但至关重要的信息,被巧妙地嵌入到各个章节的角落里,需要你带着好奇心去挖掘。特别是关于某些偏远地区(比如西部的一些省份)对外国游客或特定群体活动的注意事项,写得非常详尽和谨慎,这体现了出版方在信息采集上的细致入微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时,互联网信息的覆盖面还没有现在这么广,一本实体书能提供如此全面的安全和服务保障指南,无疑是给了旅人极大的心理安慰。它不仅仅告诉你路怎么走,更教会你如何以一个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安全地完成旅程。这种对“人文关怀”的重视,是现代很多快餐式旅游指南所缺乏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便携性上,这也是其名称“便携版”的由来。相对于那种需要用背包专门开辟空间的大开本地图集,这本小开本设计得极为紧凑,厚度控制得非常好,我常常能把它塞进冲锋衣的内侧口袋里,或者放在车门储物格里,几乎不占地方。这种尺寸设计,决定了它必须在内容上进行取舍,它不可能涵盖每一个角落的全部细节,但它做到了“抓大放小”的极致。它放弃了对所有细枝末节的描绘,转而聚焦于主干道、重要城镇、核心景区的“导航骨架”。在长途驾驶或需要快速确认下一站主要目的地的过程中,这种高效的信息提取模式是无可替代的。它就像一个高效的索引,让你迅速定位到你需要的那个区域,然后再结合当地获取的其他辅助信息进行细化。多年后,虽然上面的具体数据可能已经过时,但其在“信息架构设计”和“空间效率优化”上的出色表现,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久经沙场的踏实感。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地,拿久了也不会轻易留下指纹,对于经常需要在户外翻阅的旅行者来说,这点小细节简直是福音。而且,2015年的版本,虽然现在看来是有些年头了,但它在当时应该算是极具前瞻性的吧?我记得我当时是抱着极大的期望去购买的,毕竟“导航”二字就意味着权威和详尽。我尤其欣赏它在地图排版上的用心,那种密集的线路和地标标注,虽然初看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但一旦你适应了它的逻辑,就会发现它能提供极其精细的路线指引。我记得有一次在江南某个古镇迷路,手机信号全无,就是靠着它上面标注的那些几乎快要看不清的小巷和偏门,才找到了预定的客栈。那份心惊胆战后的豁然开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份看似“过时”的实体资料。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沉默寡言、经验丰富的本地向导,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你“该往哪儿走”。它的纸张厚度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耐用性,又没有重到让人不愿随身携带。
评分我对这类年鉴式的工具书总是抱有一种审视的目光,毕竟信息更新速度的滞后性是这类出版物难以避免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这本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捕捉并固化了那个特定年份的旅游风貌。它像一个时间胶囊,清晰地记录了2015年前后中国旅游业的一些发展侧面。比如,某些新兴景区的初步开发状态,交通网络尚未完全成熟时的路况描述,甚至是当时主流的住宿价格区间和特色餐饮推荐,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烙印。阅读这些内容,就如同透过老照片在回顾历史。我甚至不把它当作实用的旅行指南,而是当作研究当时地方旅游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佐证材料。书中的一些详尽的文字介绍,比如对某些历史遗迹背后文化故事的挖掘,其深度是很多快速迭代的电子攻略所无法比拟的。它们倾向于提供“为什么要去”,而不是简单的“怎么去”。这种对文化背景的尊重和深入探讨,让阅读过程充满了知识获取的乐趣,远超出一本纯粹的路线手册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坦率地说,是比较传统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老派”。它大量采用了黑白或有限的几色印刷,对于习惯了如今五彩斑斓、高清彩图的读者来说,初看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闷。但正是这种克制,反而凸显了文字和核心信息的有效传达。它把节省下来的印刷成本转化为了信息密度。每一页都被榨干了每一寸空间来承载有用数据,几乎没有为了美观而设置的“留白”。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在大量信息中定位关键点的读者来说,这种信息洪流式的布局反而效率极高。我不需要被华丽的图片分散注意力,可以直接切入到地名、电话、开放时间这些硬性指标上。另外,它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如国家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小众民俗村落)的分类逻辑非常清晰,那一套严谨的层级划分体系,显示出编纂团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全国地理格局的整体把握。这种自上而下的系统性梳理,是碎片化信息时代难以复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