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南京
  • 苏州
  • 地铁
  • 旅游
  • 攻略
  • 交通
  • 城市漫游
  • 周末游
  • 自驾游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1100
商品编码:297137881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定价:49.80元

售价:33.9元,便宜15.9元,折扣68

作者:《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22211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搭地铁”系列图书由总超过300万册的旅游图书品牌考拉旅行全案策划、化学工业出版社旗下蓝鲸旅行出品。2. 本书首版于2015年,经过6次实地信息更新后,化工版《搭地铁玩南京苏州》囊括29大热门站点、328个旅行热地,一册在手,出行无忧。3. 全书图文并茂,版式简洁时尚,目录索引检索方便,是您在南京苏州旅游、生活的**随身书。

内容提要


目录

A 南京 南京速览 010

搭地铁畅游南京 012
南京10大人气看点 016
南京10大人气美食 020
南京10大人气平民餐馆 024
南京10大购物热地 028
南京10大人气特产 032
1号线
Part 1
036-109
红山动物园站 038
红山森林动物园 038
幕府山景区 039
长江观音景区 040
南京燕子矶公园 041
南京长江大桥 042
南京站站 044
神策门公园 044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045
阅江楼 046
静海寺 047
玄武门站 048
玄武湖 048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051
明城墙公园 051
解放门 052
狮子桥美食街 052
西流湾公园 053
清真韩复兴板鸭店 053
回味鸭血粉丝汤 053
长三角图书批发市场 054
颐和路公馆区 054
国民高法院旧址 056
傅抱石故居 057
明城汇创意休闲街区 057
和平影城 058
青春剧场 058
鼓楼站 059
鼓楼公园 059
九华山公园 060
暨南学堂纪念碑 062
鼓楼广场 062
大钟亭公园 063
六朝松 063
北极阁公园 064
台城 064
鸡鸣寺 065
原“国民”旧址 066
原“中央研究院”旧址 06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067
宋子文公馆 068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 068
珠江路站 069
珠江路科技街 069
南京大学 069
南京大学周边小店 070
拉贝故居 071
万象书坊 071
东南大学 072
先锋书店 073
新街口站 074
新街口 074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079
世界大戏院 080
尹氏鸡汁汤包(莫愁路总店) 080
芳婆糕团店 081
易记皮肚面 081
石鼓路天主教堂 082
太平南路商业街 082
绿柳居 083
大华电影院 083
三山街站 084
南捕厅街区 084
甘熙故居 084
夫子庙秦淮风景区 085
夫子庙商业区 087
江南贡院 088
瞻园 089
秦淮剧场 090
秦淮人家酒楼 090
李香君故居 091
晚晴楼 091
珍宝舫 092
老张兴 092
蒋有记锅贴店 093
莲湖糕团店 093
永和园 094
奇芳阁 094
六凤居 095
王导谢安纪念馆 095
白鹭洲公园 096
吴敬梓故居 098
糖坊廊 098
东方艺术院 099
中华门站 100
雨花台 100
南京科技馆 102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 103
中华门 103
天隆寺站 104
菊花台公园 104
浡泥国王墓 105
邓愈墓 105
百家湖站 106
百家湖 106
将军山风景区 107
宿根植物园 108
南唐二陵 108
牛首山 109
2号线
Part 2
110-155
云锦路站 112
南京云锦博物馆 11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13
莫愁湖站 114
莫愁湖公园 114
和平广场 117
朝天宫 117
西祠街区 119
汉中门站 120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 120
古四眼井 120
乌龙潭公园 121
龙蟠里 124
南京师范大学 125
清凉山 126
大行宫站 128
总统府 128
大行宫广场 131
南京图书馆 131
江苏省美术馆 132
郑和纪念堂 132
南京1912休闲街区 133
南京地质博物馆 133
西安门站 134
梅园新村纪念馆 134
明故宫站 136
明故宫遗址 136
午朝门公园 137
明御河 137
刘长兴 138
创意东8区 138
南京博物院 139
苜蓿园&钟灵街站 140
钟山风景区 140
明孝陵 143
南京海底世界 144
中山植物园 145
梅花山 146
中国现代玉文化艺术苑 147
紫霞湖公园 147
中山陵 148
灵谷寺 150
南京地震科学馆 152
仙鹤门&经天路站 153
栖霞山 153
栖霞寺 154
阳山碑材 155
汤山风景区 155
10号线
Part 3
156-161
奥体中心站 158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158
金陵图书馆新馆 161
滨江公园 161
B 苏州 苏州速览 164
搭地铁畅游苏州 166
苏州10大人气看点 170
苏州10大人气美食 174
苏州10大伴手好礼 178
1号线
Part 1
182-207
木渎站 184
天平山风景名胜区 184
玉山路&苏州乐园站 189
玉山公园 189
苏州乐园 190
索山公园 194
何山公园 194
西环路站 195
苏州高新区 195
苏州市体育中心 195
苏州革命博物馆 196
苏州运河公园 196
寒山寺 197
枫桥景区 197
临顿路站 199
苏州公园 199
观前街 200
万寿宫 200
光裕书场 201
玄妙观 201
罗汉院双塔 202
十全街 202
相门站 203
苏州大学 203
东园 204
苏州动物园 204
狮子林 205
苏州博物馆 205
拙政园 206
耦园 206
东方之门站 207
东方之门 207
金鸡湖景区 207
2号线
Part 2
208-211
山塘街站 210
广济公园 210
山塘街 210
苏州丝绸博物馆 211
北寺塔 211
索引 212-216

作者介绍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是国内旅游图书编撰团队。

文摘


序言



穿越古今,漫步水乡:深度体验南京与苏州的城市魅力 内容概要: 《穿越古今,漫步水乡》是一本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中国两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与苏州的旅行指南。本书不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景点介绍,而是力求呈现两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历史厚重感、人文气息以及现代活力。从六朝古都的金陵遗梦,到江南水乡的温婉诗意,本书将引导读者以更深邃的视角,感受南京与苏州的别样风情。 详细内容: 第一章:初识六朝古都——南京的厚重与新生 南京的历史脉络: 史前与传说: 从句容茅山等地的史前遗址,追溯南京早期文明的痕迹,并提及南京作为“金陵”之名,与中华文明早期发源的紧密联系。 六朝古都的辉煌: 详细阐述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在此建都的历史,重点解读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影响,以及当时城市的面貌与格局。通过描绘宫殿遗址、帝王陵墓等,重现当年的繁华盛景。 明朝建都与城墙传奇: 深入介绍明太祖朱元璋选择南京为都城的战略考量,以及营建都城的宏伟工程。重点讲解南京明城墙的修建历史、规模、军事防御功能以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墙史上的独特性。书中将提供关于城墙的详尽介绍,包括其建造材料、工艺,以及沿途的重要关隘和烽火台。 近现代的沧桑巨变: 讲述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历史,以及其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回忆与民族记忆的传承。同时,也会探讨南京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转型,展现其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新面貌。 南京的城市空间与文化符号: 中山陵与明孝陵: 不仅仅是景点,更是历史的见证。本书将从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文化象征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中山陵的设计理念,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象征;明孝陵的规模宏大,体现明朝的皇权至上与建筑艺术。 总统府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历史的印记,铭记与反思。总统府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发生地,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梳理其承载的历史事件。遇难同胞纪念馆则以庄严肃穆的姿态,引导读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古韵今风的融合。详细描绘夫子庙的建筑特色,介绍科举制度在此留下的痕迹。秦淮河两岸的夜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传统小吃,都将有深入的描写。 玄武湖与鸡鸣寺: 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存。玄武湖的湖光山色,四季景致变化;鸡鸣寺的香火鼎盛,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都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宁静致远的南京。 其他值得探访的角落: 莫愁湖、雨花台、瞻园等,将作为南京城市多样性的补充,展现南京丰富的历史遗迹与园林艺术。 南京的美食与生活: 金陵菜的雅致: 介绍南京菜的特点,如选料精细、口味平和、注重刀工,并推荐如“炖菜”、“烤菜”、“蒸菜”等代表性菜肴,如清炖狮子头、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南京卤菜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制作工艺。 街头小吃与市井烟火: 描绘南京街头巷尾的地道小吃,如鸭血粉丝汤、梅花糕、牛肉锅贴、鲜肉烧卖等,用生动的笔触展现南京市井生活的热闹与活色生香。 茶馆文化与夜市生活: 介绍南京的茶馆文化,以及在秦淮河畔、夫子庙周边的夜市,感受南京市民的休闲生活方式。 第二章:漫步江南水乡——苏州的温婉与精致 苏州的水韵与园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由来: 追溯苏州自古以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及其在中国经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古典园林的艺术巅峰: 详细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如“写意山水”、“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等。本书将重点聚焦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如: 拙政园: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将详细解析其“中、西、东”三个部分的造园手法,以及“留园”的精巧布局,从假山、池沼、亭台楼阁等要素,解读其“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的艺术境界。 留园: 突出其“奇石”的特色,以及“四时皆景”的构思,展现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 网师园: 介绍其“小中见大”的设计理念,以及“夜游园林”的独特体验,感受其精致与雅趣。 环秀山庄: 重点解读其“假山”的艺术成就,以及“水”在园林中的运用。 水乡古镇的魅力: 介绍苏州周边的几个著名水乡古镇,如周庄、同里、甪直、木渎等。深入描写古镇的石桥、小巷、老宅,以及悠闲的生活节奏,让读者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 苏州的人文风情与生活方式: 丝绸与刺绣: 详细介绍苏州丝绸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苏绣的精湛技艺。读者将了解苏绣如何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昆曲的雅韵: 介绍苏州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其在苏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观赏昆曲的体验。 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追溯苏州作为历代文人雅士的聚居地,探讨其对苏州城市文化的影响,例如园林中的题额、匾联,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苏州小巷与老街: 漫步平江路、山塘街等,感受苏州的慢生活。本书将带领读者穿梭于古老的街巷,发现隐藏在闹市中的宁静,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气息。 苏州的美食与生活: 苏帮菜的精致: 介绍苏帮菜的特点,如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口味清淡、追求本味,并推荐如松鼠鳜鱼、响油鳝糊、蟹粉豆腐、清炒虾仁等代表性菜肴,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烹饪哲学。 时令小吃与点心: 描绘苏州时令节气的小吃,如青团、粽子、桂花糕等,以及精巧的苏式点心,如各种酥饼、绿豆糕等,展现苏州饮食文化的细腻与讲究。 茶文化与评弹: 介绍苏州的茶馆文化,以及评弹这种独特的说唱艺术,让读者在品茗赏曲中感受苏州的慢生活。 第三章:南京与苏州的融汇与碰撞 历史长河中的交织: 探讨南京与苏州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例如明清时期,南京作为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文化的繁荣形成了怎样的互动。 城市意象的对比与融合: 对比南京的厚重历史与现代都市活力,以及苏州的温婉水乡与精致生活,分析两座城市在城市规划、文化发展、居民生活方式上的异同。 现代交通与旅行建议: 结合现代交通方式,如高铁、地铁(本书名称的灵感来源,但内容不限于此),为读者提供从南京到苏州的便捷旅行路线规划,并就住宿、交通、行程安排等方面给出实用建议。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 深度的人文历史知识: 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理解南京六朝古都的兴衰变迁,以及苏州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 精美的城市画卷: 通过生动的文字描绘,仿佛置身于南京的古老城墙之下,或漫步于苏州的曲径通幽之中。 舌尖上的旅行体验: 深入了解南京的“金陵味”与苏州的“苏帮菜”,品尝地道的美食。 实用的旅行指南: 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行程建议,助您规划一次完美的南京苏州之旅。 《穿越古今,漫步水乡》将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文化探索者,还是美食寻味者,本书都将带您领略南京与苏州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我拿着前几天的版本去苏州的平江路溜达,完全没有那种“拿着一本大部头在人挤人的地方显得很突兀”的尴尬。它采用了非常便携的开本设计,而且色彩搭配和信息层级划分做得极其清晰。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时间效率分析图表”,作者没有用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用非常直观的色块和图标,对比了在非高峰时段和周末高峰时段,选择不同交通工具到达同一目的地的潜在耗时和舒适度。这对我这种时间敏感型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有一次,我本想尝试坐公交去拙政园,结果光堵车就浪费了快一个小时,如果当时有参考这本书里的对比数据,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地铁加短驳的组合。而且,书里关于“如何利用地铁站内的便利设施”那一章也极其实用,比如哪里可以寄存行李、哪里有干净的洗手间,这些“硬核生存信息”才是真正决定旅途舒适度的关键。

评分

读完这册书,我对于城市交通与文化体验的融合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在A站下车去B地”,而是深入探讨了地铁网络如何重塑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南京地铁二号线沿线,从新街口到仙林大学城,不同站点周边社区的文化变迁,这远超出了普通旅游指南的范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公共空间时所展现出的细腻观察力。例如,描述某几个地铁站台上的光影变化,或者早高峰时车厢内乘客阅读习惯的差异,这些细节让原本冰冷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下子拥有了温度和故事感。阅读时,我仿佛能听到列车驶入站台时特有的电子提示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味和人们匆匆前行的气息。这种将宏大的城市规划与微小的个体经验交织在一起的写作手法,非常具有社会学的美感,让人在规划旅行的同时,也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意和好奇。

评分

这本书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对“精确性”的追求,但这并不是死板的教条,反而带来了一种令人安心的可靠感。作者似乎亲自跑了不下几十遍,把所有可能的“坑”都提前踩了一遍。比如,在提到某条线路的换乘通道时,作者特别指出,如果拖着大件行李,应该选择靠东侧的那个电梯,因为西侧那个电梯等待时间通常要长三分钟。这种精确到分钟和位置的提示,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职业素养。我前阵子尝试按照书里的指引,去探访了南京老门东附近一个相对偏僻的文创市集,如果不是书上明确提示了“从2号口出站后,右转穿越市民广场,绕过那棵老樟树”,我肯定会在迷宫一样的老街区里迷失方向。这本书超越了简单的“吃喝玩乐”,它提供的是一种结构化的、可复制的城市探索方法论。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去游玩了南京和苏州,更像是掌握了一套在任何中国城市都能适用的“城市脉络识别系统”。

评分

这本关于南京和苏州的地铁游览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懒得做攻略的自由行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刚从苏州回来,手里还留着那股淡淡的园林清香。说实话,以前去苏州,总是被那些热门景点的人山人海吓退,总觉得要在烈日下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进个园子,体验感直线下降。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围绕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构建行程。我按照书里的指示,轻松地从上海搭乘高铁到南京,然后直接坐上了地铁直达夫子庙。那种不需要频繁换乘、不用担心迷路的踏实感,简直太重要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不同线路周边的“隐藏菜单”挖掘得非常深入,比如在某个不起眼的地铁口出来,竟然发现了一家传承了三代的老字号面馆,那碗爆鱼面鲜得我差点把汤都喝光。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景点介绍,更像是一位熟悉当地生活的老朋友在耳边低语,告诉你哪里有最好的小吃,哪一站的出口能拍到最美的日落,完全把效率和地道体验完美结合起来了。如果说传统的旅游书是地图,这本书就是一张带有实时导航的智能导览系统,让陌生的城市瞬间变得亲切起来。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旅游书籍应该具备“启发性”,让人在阅读后产生强烈的行动欲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知识的获取。《搭地铁玩南京苏州》做到了这一点,但它的启发点非常独特——它启发你放慢脚步,去观察那些被现代交通系统“切分”开的城市碎片。它没有强行把南京和苏州描绘成一个大熔炉,而是巧妙地利用地铁线路作为连接点,去对比两座城市在时间流逝中的不同气质:南京的厚重与磅礴,苏州的精致与婉约。作者笔下对金鸡湖站附近夜景的描述,那种现代灯光与古老水系的碰撞感,让我当即决定下次出行一定要把行程安排在傍晚时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两地地铁建设历史的小故事,比如某段隧道开凿时遇到的地质难题,这些知识点让我在乘坐地铁时,不再只是低头看手机,而是会抬头看看头顶的结构,思考这背后的工程奇迹。这种由内而外的观察视角转变,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