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晉江與汀江的交響
定價:32.00元
作者:晉江市山海協作對口幫扶與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齣版社:海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5013396
字數:
頁碼:19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晉江與汀江的交響》旨在對兩地文學文史交流的成果作一次小小的展示,也期望從中摺射齣兩地按照“推動、市場主導、優勢互補、閤作共贏”的原則攜手共進的共識,展望兩地山海協作“以海帶山、以山促海、山海共贏”的美好前景。
目錄
奏一麯晉江與汀江的交響
那山那水那城池
雙城記
汀江上吹來彩色的風
汀水南流
鞦思,鞦白
長汀歸來戀客傢
我那些關於汀州的甜蜜詩句
汀州密碼
紅色長汀綠
在汀州,發現安海楊梅
喜看楊梅秀汀州
丁屋嶺舊時光
丁屋嶺的顔色
定位丁屋
丁屋嶺,一冊綫裝經典
尋找丁屋嶺的符號
在北山
汀州的石子
店頭街
老街
走一趟店頭老街
古城·河流·街巷
汀州印象
戀上一座城
說雞——從河田雞說起
汀州問酒
蛇王像探奇
鞦白春紅自流芳
英勇就義前的鞦白
羅漢嶺情思
蔡其矯1961年的閩西之行
山海鋪開的畫捲
綠色文化晉江
漫漫晉江“海絲”路
難忘晉江
晉江行
穿過時光的圍頭
想起晉江
紅牆硃瓦映古厝
梧林番仔樓深藏傢國情
附錄:
當“晉江經驗”遇上“長汀經驗”
——晉江對口幫扶長汀五周年係列報道之一
多元主體參與構建大幫扶格局
——晉江對口幫扶長汀五周年係列報道之二
堅持問題導嚮定嚮幫扶更精準
——晉江對口幫扶長汀五周年係列報道之三
作者介紹
文摘
《晉江與汀江的交響》:
時至今日,店頭街入選中國曆史文化名街,五店市也以4A級景區的麵貌新生。見識過太多古跡的毀滅,我們唏噓遺失的美好,卻也欣慰它們都得到瞭全社會對曆史文化街區的關注和保護,而沒有掩然在曆史的廢墟中。
漫步的時候,我在想,兩地的每一塊石闆,都仿佛這些古老街區的年輪,每一步都讓你有種踩在時間的軸綫上的錯覺。而它們終通嚮的,可是那條先人留給我們去完成、篳路藍縷後的守業之程呢?
從比乾祠到府試院
汀州府試院,始建於宋代,背靠臥龍山,麵朝三元閣。由門樓、空坪、大堂、後廳、廂房和平房組成,環境清幽,氣勢恢宏。明清兩代是汀州八縣學子考秀纔的地方。
作為“三年一試”縣試的主考場,這裏見證瞭太多太多“幾傢歡樂幾傢愁”的悲欣交集。多少學子寒窗苦讀十幾載,渴望鯉魚躍龍門,藉此一舉改變個人、傢族的命運。但萬分之~的淘汰率,終究還是讓多數人黃粱美夢一場空。往遠的說,縱然如王安石、張居正,位居人君之下,擁有改革時代的權利,不也是以失敗的結局告終嗎
當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次工農兵代錶大會在此召開,並成立瞭福建省蘇維埃。紅色的力量,讓這裏煥發瞭新的生機,並由此成為民族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命運的復興之地。
在五百裏外的晉江,有個原名叫“梨坑”的古鎮。據《晉江縣地名錄》載:“唐代的內坑曾是阿拉伯商以香料交換本地紅柑之場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泉南一帶蕭、鍾、葉、林四姓都要在各村隆重舉行祭奠比乾公的節俗活動。這是為瞭紀念當時的鍾標錦知府化解兩村矛盾,采用四姓敬祖聯宗的方式而形成的。
也是在內坑,1933年8月,晉南遊擊隊成立。在晉南縣委領導下,晉南遊擊隊襲擊國民黨徵糧隊,繳獲其槍械,燒毀田契,叛徒、特務,打擊奸商,散發張貼革命傳單,拖住瞭國民黨宋希濂、李延年部的大批兵力,為反“圍剿”鬥爭和中央紅軍長徵做齣積極貢獻。
不管是府試院裏讀書人的修身理想,還是比乾祠中林姓祭拜先祖的齊傢傢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飽含著治國平天下的淳樸願望。
從濟陽樓到紀念館
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走進瞿鞦白烈士紀念館。大廳正中立有一尊瞿鞦白同誌的漢白玉頭像,背景是一幅絳紅色牆麵,上麵鑲有十個金色大字:“為大傢開一條光明的路。”
瞿鞦白齣生在常州舊城覓渡橋畔一個沒落的書香傢庭。他一生寫有八百餘篇文章,五百餘萬字的著作與譯文。毛同誌曾經說:“瞿鞦白同誌是肯用腦子想問題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遺集的齣版,將有益於青年們,有益於人民的事業。特彆是在文化事業方麵。”
可以說如果不是參加革命,以其博學多纔,撰寫過大量紀實文、政論文、雜文,翻譯過高爾基等文學作品的成就,他在中國現代曆史上的地位,應是因文學傢而著稱。
正如他在《多餘的話》裏自述,“軟弱的紳士和脫離實際的文人,要參加政治鬥爭,非得來一番脫胎換骨不可,軟心腸的人是從事不來血流如水、積屍如山的革命鬥爭的”。我們很驕傲地看到,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敢於為革命而重塑自己。
還是在五百裏外的晉江紫帽鎮園阪村,有一棟被常春藤蔓爬滿外牆的美麗建築。白牆、紅磚與綠葉,構成充滿詩意的一景。這座房子叫“濟陽樓”,房子的主人叫蔡其矯。
20世30年代,蔡其矯就參加印尼愛國華僑青年隊伍組織的歸國抗日。1938年他輾轉到達延安,1939年隨該校部分師生到達晉察冀邊區,1940年至1942年任華北聯閤大學文學係教員,1945年擔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作戰處軍事報道參謀,1949年至1952年擔任中央人民情報總署東南亞科科長。
可以說蔡其矯先生的前半生為瞭革命的事業而燃燒瞭自己的青春。命運使然,他留給我們後人寶貴的財富卻是作為一名的詩人。
……
序言
拿到《晉江與汀江的交響》這本書,我首先是被它樸實而又充滿力量的書名所吸引。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卻直指事物的本質,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其中的奧秘。海峽文藝齣版社一直以來都以齣版高質量的文學作品而著稱,這次的新書讓我對它更加期待。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冷靜而又深刻地審視在這兩條河流交匯之地,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可能描繪的是那些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他們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掙紮求生,又如何在平凡的日子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也可能,它會是一部關於鄉愁的史詩,記錄著離鄉背井的人們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以及他們在這個陌生環境中努力紮根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返璞歸真的閱讀體驗,讓我放下都市的喧囂,靜靜地聆聽土地深處傳來的聲音,感受那份未經雕琢的真實。
評分《晉江與汀江的交響》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一種關於連接和融閤的美好意境。兩條不同的河流,各自流淌著自己的曆史和文化,但它們最終匯聚、交織,形成一麯和諧的交響。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這種“交響”是如何體現在人文、地理、曆史等各個層麵的。海峽文藝齣版社齣版的書籍,往往都蘊含著深厚的人文關懷,所以我相信這本《晉江與汀江的交響》也絕非泛泛之作。或許,它會講述一些發生在晉江和汀江兩岸的傢族故事,傢族的興衰,情感的羈絆,傳統的延續與變革。也可能,它會以一種更宏觀的視角,探討這兩條河流對於一個地區的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居民,他們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又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自己的篇章。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好“晉江”與“汀江”這兩個地理名詞背後的豐富內涵,並將它們融入到精彩的敘事之中。
評分我對《晉江與汀江的交響》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來自於它所營造齣的一種宏大而又細膩的敘事張力。晉江,汀江,這兩個名字仿佛自帶一種曆史的厚重感,預示著書中可能包含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和人生百態。海峽文藝齣版社一嚮以其嚴謹的齣版態度和對文學價值的堅持而受到讀者的信賴,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信心。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非綫性敘事的方式,穿梭於不同的時空,展現不同時代、不同人物在晉江與汀江流域的生活片段。可能涉及一些塵封已久的往事,一些不為人知的傳說,以及那些在時代變遷中被遺忘或被銘記的人物。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史詩般的筆觸,將這兩條河流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感受到一種曆史的縱深感和人文的溫度,仿佛親身經曆那段跌宕起伏的歲月。
評分《晉江與汀江的交響》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深沉而又悠遠的感受。它不僅僅是兩條河流的名字,更像是一種象徵,一種關於生命、關於曆史、關於情感的隱喻。海峽文藝齣版社選擇齣版這本書,想必是對其內容有著極高的認可。我個人對於這種以地理為載體,深入挖掘人文故事的作品總是充滿好奇。這本書的內容,我猜想會是一場關於地域文化的深度探索,作者可能會將筆觸伸嚮兩岸的民俗風情,那些代代相傳的習俗,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以及那些隱藏在尋常百姓傢中的愛恨情仇。或許,它還會描繪齣一些關於移民、關於離散、關於歸來的故事,這些故事都與江水緊密相連,構成瞭獨特的地域記憶。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片神奇的土地,與書中的人物一同感受江水流淌的韻律,體會生命的悲歡離閤。
評分這本《晉江與汀江的交響》光是書名就充滿瞭詩意和想象空間,很容易勾起我的好奇心。晉江和汀江,這兩條河流承載著多少故事,又交織齣怎樣的人生圖景?海峽文藝齣版社的選書眼光一直很不錯,這次的主題也相當吸引人,總覺得會是一段關於地域、曆史、人情交融的精彩敘事。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這兩條江水滋養下的風土人情,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人們的生活軌跡。或許會有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有離散與團聚的情感,有對故土的眷戀,也有對未來的憧憬。讀這本書,我希望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韻味,仿佛能聽到江水潺潺流淌的聲音,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淡淡的稻花香。書名中的“交響”二字,更是預示著一種和諧而又豐富的內在聯係,我想象著那些生活在晉江和汀江流域的人們,他們的命運如何被這兩條河流所牽引,又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奏響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