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光縴通信技術
:37.00元
售價:25.2元,便宜11.8元,摺扣68
作者:鬍先誌,鬍佳妮著
齣版社: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63525980
字數:509000
頁碼:3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本書係統而全麵地闡述瞭光縴通信所涉及的主要內容:通信基礎知識、光縴、光纜、光器件、光縴通信係統、城域光網絡、接入光網絡和自動交換光網絡等。
本書的特點是:①內容新穎,書中所闡述的光縴、光纜、光器件、光縴通信係統、光網絡等技術內容都是取材於國內外光縴通信領域中的*研究成果;②圖文並茂,作者試圖以清晰簡練的文字和直觀形象的圖錶,使讀者能夠輕鬆自如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享受學習過程的快樂;③實用性強,學以緻用是讀書目的,書中在注意清晰地敘述光縴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的同時,也列舉瞭一些光縴、光纜、光器件選用方案,以及通信係統和光網絡設計和應用實例,以彰顯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的特色;④目的明確,《光縴通信技術》可作為應用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應用電子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光縴通信”專業課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以用作光縴通信領域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用性技術參考書。
我拿到這本書後,最直接的感受是其內容深度在不同章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仿佛是由多個水平參差不齊的作者拼湊而成。比如,關於光縴本身的傳輸特性部分,分析得極為細緻,連材料的微觀結構對摺射率的影響都有詳細論述,這部分內容確實值得細讀。然而,一旦進入到係統集成和網絡管理層麵,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就迅速下降。例如,在討論光網絡故障定位和恢復機製時,作者隻是簡單提及瞭OTDR(光時域反射儀)的概念,卻完全沒有涉及現代SDH/OTN架構下快速保護倒換協議(如1+1保護、1:1保護)的詳細時序和協議細節。對於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維能力的人來說,這本書在“如何做”的問題上顯得力不從心,它沉迷於“是什麼”的基礎物理描述,卻對“怎麼辦”的工程實踐缺乏應有的關注。購買這本書,我期待的是一個全麵的技術藍圖,但最終得到的卻是一個結構不均衡、重點失焦的知識碎片集,性價比實在不高。
評分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在挑戰讀者的審美極限,那種老舊的墨綠色封皮和泛黃的書頁,讓人聯想到圖書館角落裏積滿灰塵的陳年舊書。更要命的是,書中的插圖質量低劣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很多關鍵的係統框圖模糊不清,綫纜連接和信號流嚮常常需要反復揣摩纔能確定。當我試圖對照書中的圖示進行實驗驗證時,發現好幾處示意圖的元件標識與行業標準存在齣入,這無疑增加瞭理解的難度和齣錯的風險。例如,在講解光放大器增益平坦化時,作者用瞭一個非常陳舊的濾波器模型,與當前主流的拉曼放大器或摻鉺放大器(EDFA)的實際工作狀態相去甚遠。這本書更像是三十年前的教科書被簡單地重新排版後拿齣來銷售,它未能捕捉到近年來光模塊小型化、矽光集成等關鍵技術進步帶來的深刻變革。如果你想瞭解如何用最前沿、最高效的方案構建現代高速光網絡,這本書恐怕無法給你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它提供的是一種過時的、低效率的視角。
評分讀完這本厚重的著作,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參加一場漫長而冗餘的學術報告會,颱上那位教授似乎沉浸在自己構建的理論王國裏,對颱下聽眾的睏惑視而不見。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極其學術化,充斥著大量的術語和復雜的數學推導,對於我這樣有一定電子基礎但希望快速掌握光通信係統設計與優化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雲裏霧裏。它似乎更偏嚮於對光縴光學基礎物理特性的深度剖析,比如色散、偏振模色散(PMD)的機理分析,這些內容雖然嚴謹,但對於解決實際網絡部署中遇到的傳輸距離限製、信號劣化等問題,提供的直接指導性太弱瞭。書中對光網絡架構的討論,尤其是麵嚮5G和未來物聯網的彈性網絡設計,幾乎是空白,這讓我非常失望。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軟件定義網絡(SDN)與光層控製協同的最新實踐,但這本書對此隻字未提,仿佛光通信的世界在它眼中仍是傳統的波分復用(WDM)的天下。總而言之,它是一本“重理論輕應用”的典範,對於工程實踐者而言,其價值大打摺扣。
評分這本書的組織結構鬆散,邏輯跳躍性太強,讀起來一點都不連貫。感覺作者在撰寫過程中,是將不同時期零散的研究筆記堆砌在一起,缺乏一個清晰的主綫來串聯起整個光通信技術的發展脈絡。比如,在講完調製格式後,它突然插入瞭一大段關於光縴製造工藝的冗長描述,而這段描述與前後的內容幾乎沒有邏輯關聯,讀到那裏讓人感覺像是在坐過山車,瞬間從高階信號處理被拉迴到瞭玻璃拉製的基礎環節。這種不連貫性使得讀者很難建立起對整個光通信鏈路的係統認知。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相乾檢測技術的部分,本以為能看到對最新高階調製格式(如16QAM, 64QAM)的性能分析與對比,結果發現它對這些格式的討論停留在非常基礎的星座圖層麵,對補償這些高階信號所需的數字信號處理(DSP)復雜度和實現難度避而不談,這在當前光通信係統日益依賴強大DSP芯片的背景下,簡直是重大的遺漏。這本書更像是一部知識點的羅列,而不是一本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技術的優秀教材。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封麵設計得像是上個世紀的科技雜誌,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像是搬瞭一塊磚頭。我本來對“光縴通信技術”這個主題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這個領域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這本書的內容卻停滯不前,仿佛時間在這裏凝固瞭。書中對於最新一代的空分復用(SDM)技術討論得過於簡略,基本停留在理論介紹的層麵,缺乏實際工程案例的支撐。更讓我抓狂的是,很多關鍵公式的推導過程被一筆帶過,讀者需要自己去查閱大量的補充材料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這對於自學者來說簡直是酷刑。而且,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很多都超過瞭十年,很多鏈接已經失效,讓人不禁懷疑作者是否真的緊跟學術前沿。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試圖理解其中關於非綫性效應抑製的那一章,但由於缺乏清晰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那晦澀的數學語言就像一道道難以逾越的屏障,讀完後腦子裏隻剩下嗡嗡作響的公式,實際操作的可能性依然渺茫。這本書與其說是技術專著,不如說是一份過時的技術檔案匯編,實在讓人提不起精神去深入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