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美的自然景观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墨刻编辑部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5264770
字数: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球美的自然景观》以由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为主题,介绍了全球美丽的57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冰河、峡湾、国家公园、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野生动物、火山、奇岩、珊瑚礁和赏鲸豚,范围跨越五大洲,半数以上景观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读者认识世界自然奇观的上佳指南书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山川与海的低语》,我立刻被那种野性而奔放的叙事风格所吸引。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场与地球原始力量的对话。作者的笔触粗犷有力,充满了冒险家的激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书中对于非洲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生动,他没有平铺直叙地讲解板块漂移,而是通过讲述早期探险家们在烈日下跋涉的艰辛,将地质学的宏大叙事融入到了人类的意志力考验之中。特别是关于太平洋火环带火山喷发的那几个章节,文字的节奏感极强,仿佛能听到地壳深处传来的轰鸣,那种压迫感和毁灭性的力量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不过,这本书的侧重点明显在于“力量”而非“宁静”,它赞颂的是自然界中那些充满张力、不断变化和重塑的世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攀岩者,手紧紧抓住岩石的边缘,每向上移动一寸,都是对极限的挑战。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征服”自然——当然,是以最谦卑的方式——的渴望,让人对那些地质奇观的力量心生敬畏,充满了探险的冲动。
评分我很少读到像《水之形态学:从冰川到海洋的生命之源》这样,将单一元素(水)的变幻如此系统而又富有美感地呈现出来的作品。这本书几乎完全围绕水的物理形态、运动规律以及它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核心作用展开。作者对水流形态的描述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比如对湍急河流中漩涡形成的流体力学分析,他不仅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了水流的速度和压力差,还将其与中国古代书法中对“力透纸背”的描摹联系起来,这种跨学科的类比非常新颖。书中对海洋深处热液喷口生态系统的描绘也极其震撼,那些完全依赖化学能而非光合作用的奇异生命,在极端高温高压下繁衍,文字中充满了对生命顽强性的赞叹。虽然内容偏向于科学性,但作者的叙事线索清晰,逻辑严密,没有丝毫的晦涩感。读完后,我对河流、湖泊乃至清晨玻璃窗上的露珠,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带着科学敬意的理解。
评分这本《地球的呼吸:探秘人迹罕至的自然奇观》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文笔如同清晨的薄雾,轻盈而富有层次感,带领我们穿越了地球上那些最令人屏息的角落。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冰岛瓦特纳冰川洞穴那一段,那种深入骨髓的蓝色,仿佛时间都被凝固在了晶莹的冰壁上,每一个细节的描摹都充满了诗意和敬畏。书中并没有过多地堆砌地理数据或枯燥的学术名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与这些宏伟自然景观之间的情感连接上。比如,讲述亚马逊雨林中原住民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章节,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深刻理解,让人在惊叹于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反思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书中穿插的照片虽然没有直接描述,但文字唤起的画面感已经足够震撼,我仿佛能闻到撒哈拉沙漠日落时那股干燥而温暖的气息,也能听到南极科考队员脚踩在厚厚积雪上的咯吱声。这本书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提醒着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依然存在着如此多超越人类想象力的纯粹之美,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和探索。它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本引导心灵回归本源的诗集。
评分《静谧的边缘:人类文明与荒野的交界线》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哲学化的审视角度,它探讨的不是自然景观本身有多么壮丽,而是人类文明与这些未被驯服的土地之间微妙的心理和文化张力。作者的语言沉静而内省,充满了对“边界”概念的思考。比如,书中对喜马拉雅山脉中一些与世隔绝的村落的描述,那些地方的人们生活在海拔的极端条件下,他们的信仰和生存哲学如何被周遭的雪山环境塑造成型,这种探讨非常深刻。它不像其他自然类书籍那样鼓吹保护自然,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当我们踏入一片荒野时,我们带去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书中对“寂静”的描绘尤为出色,那种远离城市噪音的、能听到自己心跳的纯粹寂静,被描述成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这本书读起来像一篇长篇的散文哲学论文,引人深思,让人反思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不免让人对过度开发和扩张产生一种隐约的抵触情绪。
评分这本《光影的魔法师:自然界中的色彩奥秘》视角相当独特,它完全避开了宏观的地理描述,转而聚焦于微观和光学现象。作者似乎是一位专注于捕捉转瞬即逝的自然之美的艺术家。书中关于北极光(Aurora Borealis)形成过程的阐述,完全脱离了高中物理课本的枯燥讲解,而是用一种近乎神话的笔调,描绘了太阳风与地球磁场交织时所产生的“天空之舞”。文字充满了对光线和色彩的精确捕捉,比如描述热带雨林中某些甲虫翅膀上虹彩的变幻,那种金属光泽是如何随着观察角度的微小变化而从翠绿瞬间过渡到深紫的,细节之丰富令人咋舌。书中有大量篇幅探讨了特定时间、特定气候条件下才能出现的自然光影效果,例如“丁达尔效应”在清晨雾气弥漫的山谷中是如何将光束塑造成清晰可见的柱状的。这本书读完后,我再去看日出日落,眼中的世界似乎立刻被赋予了更深的维度和更丰富的层次感,它教会了我如何“看见”光,而不仅仅是“看到”景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