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歷代花卉名品特展》
作者:譚怡令/ 劉芳如/ 林莉娜/ 吳誦芬 出版社:故宮博物院
出版日期:2010/12/01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ISBN 13:9789575626013 裝訂:平裝
頁數:231 尺寸:28.5*29.8*1.9CM
裝訂:平裝 語言:中文/繁體
內容簡介
花卉是美的使者,以萬狀千態,繽紛色彩,憑添自然界的燦爛與動人,受到古今中外多少文學藝術家的讚嘆,留下了千古絕唱。在中國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便藉花卉來比擬美好的事物,如「桃之夭夭」,是以桃花嬌嫩的姣好容顏,祝賀女子新婚之喜;「顏如舜華」是以古名舜華今名木槿的多變色彩,描寫女子的美貌,顯示出約三千年前古人對花卉的觀察。在中國繪畫史上,山水、花鳥、人物為三大主題,花卉是花鳥中主要題材之一,成為歷代畫家喜愛描繪的對象,他們不但直接描畫花卉的形色之美,也展現其神韻風采,更進一步賦予含意,託物寄情。一如明王象晉《群芳譜》所說:「試觀朝華之敷榮,弘秀之競爽,或偕群卉而並育,或以違時而見珍,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枝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也。」
本院所藏以花卉為主體的作品,歷代均有佳作,特舉辦「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分為「一年好景」、「境由心造」、「丹青面目」和「祥瑞吉兆」四個單元展出。遴選四時花卉表現季節和時令,顯示畫家如何以巧思構景造境和運用雙鉤填彩、沒骨、白描和寫意等基本技法,讓單純的題材呈現多種面貌或時代性,並解析繪畫中的吉祥寓意,以便欣賞畫家展現的不同角度,賞析花卉繪畫特有的美感和多樣性。 展覽期間,適逢台北市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恰可將生態與藝術之美,古今名花兩相映照,讓觀賞者享受並沈浸在一片花團錦簇的綺麗世界中。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关于历代花卉名品的特展图录的。首先,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一看就是精品,那种典雅的气质扑面而来,让人爱不释手。深入阅读后,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它更像是一部浓缩了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和植物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每一种花卉的介绍都极为细致,从历史渊源到文化寓意,再到艺术表现形式,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在欣赏精美图样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背后的深厚底蕴。特别是那些描绘古代宫廷园林和文人雅士笔下的花卉作品,那种神韵和意境,即便隔着千山万水,似乎也能感受到古人的那份雅兴。这本书对花卉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它拓宽了我对传统艺术和植物学的认知边界,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感悟。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对台北故宫博物院系列出版物的一种“情怀”,但这本书的实际内容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对于花卉的“名品”的选取标准非常独特,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那些在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中具有标志性地位的种类。作者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她对每一种花卉的考证都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作为支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花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的阐释,比如牡丹的富贵、兰花的幽贞,这些解读让原本静态的图像“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感。对于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但又不想陷于晦涩学术语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绝佳的选择。它既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不失大众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要评价这本书,我必须提到它的“港台原版”特质,这种版本在细节处理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纸张的质感和装订的工艺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内容方面,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历代花卉艺术的宏大叙事框架。我喜欢它不仅仅停留在“展示”层面,而是深入到“研究”层面,尤其是在辨析某些花卉品种在古代文献中的准确指代时,作者展现了极高的学术功底。这种严谨性,使得这本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史、植物学史乃至古代生活史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美观的参考平台。它不仅仅是图录,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主题展览的完整记录,让读者能随时重温那份艺术震撼。
评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很特别,我通常是把它当作一本“解压读物”来对待。每当我感到心绪烦乱时,翻开它,沉浸在那些精美的花卉图像中,时间似乎都慢了下来。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角度。它教导我们如何去“看”一朵花,如何体会画家或匠人是如何捕捉到花卉的“神韵”而非仅仅是外形。例如,关于不同品种菊花的形态描述,细致到连花瓣的卷曲方式、花蕊的疏密都有详细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自然界的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审美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提升了我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度,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自从收藏了这本【中商原版】满庭芳,我的书架上就多了一份令人心安的存在。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和花卉题材的绘画特别着迷,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胃口”。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读者的语言,讲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名品花卉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朝代花卉风格演变的梳理,比如唐代的雍容华贵与宋代的清雅写实之间的对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呈现。而且,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极佳,即便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摹本,也能清晰地展现出笔触的细腻和色彩的层次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因此加深了不少。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美学世界的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