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前言:秦漢時期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
序章 秦漢歷史舞臺的背景
第一篇 秦史
第一章 秦的統一
第二章 秦政的風格
第三章 千古一帝
第四章 大澤鄉暴動
第二篇 西漢史
第五章 楚漢春秋
第六章 漢並天下
第七章 文景無為而治
第八章 漢武帝與漢武帝時代
第九章 昭宣中興
第十章 元成哀平時代
第三篇 新莽史
第十一章 從「居攝」到「始建國」
第十二章 新政的試驗
第十三章 新莽王朝的覆滅
第四篇 東漢史
第十四章 劉秀的帝業
第十五章 經學普及的時代
第十六章 田莊生產與豪族經濟
第十七章 東漢政治生態
第十八章 東漢邊疆與民族問題
第十九章 東漢晚期政治危局與黃巾之亂
第五篇 秦漢社會的生活情狀和精神風貌
第二十章 秦漢人的物質生活
第二十一章 秦漢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十二章 秦漢人的文化創造
第二十三章 秦漢婦女的地位
第二十四章 秦漢兒童的生活
第六篇 秦漢歷史轉變
第二十五章 儒風的流布與正統意識形態秩序的形成
第二十六章 人口流動和文化交融
第二十七章 秦漢社會生活的節奏
第二十八章 江南的開發和經濟重心的東移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於哈爾濱。西北大學考古專業、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秦漢史研究,已出版《秦漢交通史稿》、《史記的文化發掘》、《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秦漢社會史論考》、《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等二十餘種專書,發表學術論文四百餘篇。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的阐述。以往的叙述常常将秦汉的对外政策简单地归结为“扩张”或“防御”,但这本书则将视野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深入探讨了与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复杂互动模式。作者没有采用简单的“我者”与“他者”的对立视角,而是细致分析了和亲、互市、军事威慑等多种手段交织下的动态平衡。通过对丝绸之路初期贸易网络形成的描写,我清晰地看到了帝国疆域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占领,更是经济和文化渗透的结果。这种超越中原视角的全球史观——尽管是古代意义上的全球观——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汉代国策深层动因的理解,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灵活和务实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传统史学的庄重,又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近乎文学性的优雅与悲悯。作者在描述关键人物的功过时,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却又饱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例如,对于某位开国功臣的最终结局的描写,没有激烈的控诉,只用了几段平实却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就将那种功高震主后的寂寥与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文笔上的克制与力量的结合,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高级。它不是在给你灌输历史结论,而是在邀请你一起品味历史的复杂性与宿命感。读到激动人心处,会忍不住拍案叫绝,而在沉思之处,又会感到历史的厚重带来的些许怅然。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脉络与那些鲜活的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我尤其欣赏它在描绘初期帝国制度构建时的那种细腻笔触,不是简单地罗列政策和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势力在权力斗争中的策略和心理博弈。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身临其境地参与了一场关于天下归属的顶级棋局。它没有过度渲染战争的残酷,反而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治理结构的演变上,比如郡县制是如何一步步取代分封制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地方豪强和中央集权的张力是如何被巧妙地平衡或激化的。这种对制度深层逻辑的挖掘,让原本枯燥的史料变得生动起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读完后,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的符号,而是一群真实的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做出的艰难抉择。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细节考证上的严谨程度令人叹服,简直像是一位考古学家在整理碎片。它不像那些畅销史学那样追求戏剧性的冲突,反而热衷于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史料进行交叉验证,从而还原出更接近真相的图景。比如,书中关于初期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细则,以及地方赋税制度的实际操作细节,都有大量一手资料的引用和精妙的解读。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古代经济史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宝藏。它展现了帝国机器是如何从零开始运转起来的,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统治,背后是无数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行政程序在支撑。这种扎根于具体操作层面的叙述,给予了历史一种令人信服的“重量感”和真实感。
评分这是一部真正能让人沉下心来细品的历史著作。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宏大的格局和对思想史的关注。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世界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对于“黄老之学”如何过渡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探讨得尤为深入。那种从思想源头追溯,直到它如何渗透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中的论述,逻辑链条清晰而有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仁义”与“法治”之间取舍的段落。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秦汉的兴衰,更像是在探讨一种文明在塑造自身核心价值观时的阵痛与蜕变。它迫使读者去思考,一个长久稳定的帝国,其精神支柱究竟建立在何种哲学基础之上,这种思考的深度,远超一般的通史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