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宝十三年,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在山东德州署(今山东陵县)镌立。此石碑高三百四十厘米,宽一百五十一厘米。碑阳为颜真卿书晋朝夏侯湛撰写的名作《东方朔画赞并序》,碑阴是颜真卿撰并书写的记叙。晋朝文学家夏侯湛所作的《东方朔画赞并序》一文,被昭明太子视为名篇佳作而收入到《昭明文选》中。此碑系名家书名作,堪称双璧。有方家评说,颜氏盛年书写的这一碑文,峻峭颈拔、深厚雄健、气势磅礴、神彩焕发,为其大家代表作之一。多年来,编者注意搜寻此碑早期拓本。两年前,曾传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碑阴刻本推出。近来,有读者建议: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宋元间碑阳拓本,是流传稀少的善本,值得出版。为此,编者谨将这一碑阳拓本放大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彩色放大本中国**碑帖》系列等书法碑帖类图书百余种。
阅读这本书,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我虽非书法专业人士,但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力。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通过他们的笔墨,将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传递给了后世。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字如其人”这句话的含义。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书家灵魂的写照,蕴含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我从中不仅看到了艺术的魅力,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种对艺术的执着,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不只是关于书法,更是关于一种精神,一种超越物质的追求。它让我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激励我努力去学习和传承,让这份美能够继续流传下去,影响更多的人。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充满了仪式感。无论是纸张的选择,还是整体的色彩搭配,都显得大气而又不失典雅。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息。我尤其喜欢封面设计,简洁却寓意深远,仿佛将所有精髓都浓缩于其中。在阅读过程中,纸张的触感也非常舒适,不会有廉价感。每一页的印刷都清晰锐利,即使是细小的笔画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良好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内容的亲近感和探索欲。它不单单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反复把玩的艺术品。我常常在闲暇之余,轻轻摩挲着它的封面,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角落,让我得以沉浸在古人的智慧和艺术之中,享受那份宁静而深刻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所蕴含的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在翻阅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编纂者在考证、校订上的严谨与不易。那些细微的字迹差异,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都经过了精细的辨析和考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恰恰体现了对原作的尊重,也是对读者负责任的表现。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录,更是一部凝聚了大量心血和智慧的研究成果。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书法本身的艺术,还有一种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如此专注地去研究和呈现一件历史文物,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本书如同一个宝藏,需要用心去发掘,去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层价值。它让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艺术,往往离不开背后扎实的学问支撑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评分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其精美的印刷质量和对原作神韵的忠实还原。我曾亲眼见过一些碑帖的影印本,往往因分辨率不足或印刷失真而大失所望,但这部作品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每一字的细节,无论是墨色浓淡的变化,还是飞白、渴笔的质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翻阅之间,仿佛就能触摸到那历经沧桑的石刻纹理。书中的排版也十分用心,留白恰当,既保证了字体的清晰度,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阅读氛围。我常常独自一人,在午后的阳光下,仔细端详着每一页。有时会拿出放大镜,更细致地观察笔画的走向,想象着雕刻者是如何在坚硬的石面上将这些灵动的文字刻画出来。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书法艺术的敬畏感倍增,也对学习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同。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去发现和欣赏隐藏在方寸之间的巨大魅力。
评分这部厚重的典籍,装帧古朴,散发着历史的沉淀感。初翻开,便被那如刀刻斧凿般的字体所震撼。虽然我并非书法大家,对碑帖的理解也仅是皮毛,但那磅礴的气势、严谨的结体,以及笔画间的力量感,无疑传递出一种古拙而雄浑的艺术精神。每一划都仿佛饱含着千年的风霜雨雪,每一字都像是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传奇。我尤其钟爱其中那些力度极强的起笔和收笔,它们如同奔腾的江河,蓄势待发,又如苍劲的古松,傲然挺立。阅读它,不仅仅是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更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那位伟大书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思考。那种对线条和结构的极致追求,对汉字内在美的深刻挖掘,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无法完全领会其中每一个笔画的精妙之处,也能被这股强大的艺术能量所感染,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扇通往古代文明的窗口,让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人文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