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书香英伦——英国图书馆之旅
定价:88.00元
作者:刘欣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30106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在英国访学期间撰写的一本专业游记。作者以一名专业图书馆员的独特视角,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及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英国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异域风格和遍及英伦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为大学图书馆篇,公共图书馆篇,博物馆、美术馆、名人故居篇和闲趣与思考篇。本书既适合与图书馆有关的从业者阅读,也适合向往图书馆工作、喜欢读书、喜欢旅行的人士阅读。
目录
第 1 辑 大学图书馆篇 / 001
1.1 美的时候遇到你——伯明翰大学哈丁法律图书馆 / 002
1.2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伯明翰大学芭伯艺术图书馆 / 009
1.3 慢慢读,慢慢享受窗前的美好——伯明翰大学教育图书馆 / 013
1.4 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图书馆 / 019
1.5 那一道美丽的风景——伯明翰大学主图书馆/ 023
1.6 转型与创新——阿斯顿大学图书馆 /029
1.7 英国女王剪彩的大学图书馆——莱斯特大学图书馆 / 040
1.8 在古老的红砖大学享受的现代化服务 ——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 / 050
1.9 因为一座图书馆,恋上一所学校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 / 055
第 2 辑 公共图书馆篇 / 061
2.1 心中的知识殿堂——大英图书馆 / 062
2.2 魅力四射的欧洲文化中心——伯明翰图书馆/ 071
2.3 越走近,越欣喜——利物浦中央图书馆 /084
2.4 蜂巢图书馆——伍斯特图书馆 / 090
2.5 考文垂的传说——考文垂图书馆 / 096
2.6 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圣诞期间的英国公共图书馆 / 103
2.7 闹市之中的一方净土——谢菲尔德图书馆 /113
2.8 《神探夏洛克》的取景地——卡迪夫图书馆/ 118
2.9 风景中的风景——卡迪夫城堡图书馆 /122
2.10 与神秘古堡为邻的图书馆——卡菲利图书馆/ 127
2.11 在温莎小镇享受图书馆的温暖——温莎图书馆/ 134
第 3 辑 博物馆、美术馆、名人故居篇 / 143
3.1 追寻莎士比亚的足迹——莎士比亚故居 /144
3.2 在利奇菲尔德遇见塞缪尔?约翰逊博士 /156
3.3 在巴斯小城寻访简?奥斯汀故居 / 163
3.4 《格洛斯特的老裁缝》——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 / 169
3.5 在艺术的长河中漫步——威尔士国家美术馆/ 174
3.6 游览有故事的风景——英国的“国民信托”/ 179
第 4 辑 闲趣与思考篇 / 189
4.1 镜头下,那些读书的身影 / 190
4.2 湖区之行: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 / 194
4.3 英国社区图书馆见闻与思考 / 204
4.4 英国大学图书馆考察及启示 / 222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1
作者介绍
刘欣,女,1968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现为济宁学院图书馆馆长。曾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并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获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济宁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多项。
文摘
无
序言
无
从文学修养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文字功底无疑是上乘的。他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同古典散文般沉稳厚重,充满历史的沧桑感;时而又变得轻快灵动,带着一种现代知识分子的幽默和自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引用和化用经典文献或历史记录时,处理得非常自然得体,没有那种生硬的堆砌感,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自己的叙述体系中,仿佛这些历史的声音成为了他对话的一部分。这种将知识性、历史感与个人文学表达完美融合的能力,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或介绍,更是一部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散文集。阅读它,不仅是了解了英国的图书馆,更像是与一位博学而又富有魅力的朋友进行了一次深入且愉快的精神交流,让人读后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质感,配上典雅的字体,仿佛能闻到旧书页里散发出来的淡淡墨香。刚拿到手的时候,我甚至舍不得马上拆开塑封。内页的排版也极其考究,图文并茂的布局,让阅读体验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那些精选的插图,无论是建筑的宏伟线条还是书架上古籍的细节描摹,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复制品,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艺术气息。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选取配图时,显然下了不少功夫,每一张图片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未被言说的故事,与文字内容形成了完美的互文关系。我常常会因为一张图片而停下来,对着它细细揣摩,思考它与周边文字的关联,这种沉浸式的阅读过程,远比走马观花要来得满足。整体来看,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都体现出一种对阅读本身的尊重和热爱,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被精心呵护的愉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文化遗产名录,而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深度漫游。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且富有洞察力,他不是简单地罗列某座图书馆的历史沿革或者馆藏数量,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感受和对当地人文风貌的观察。比如,在描述某个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时,他会突然笔锋一转,描绘窗外午后阳光穿过哥特式拱窗洒在厚重木桌上的光影,以及周围学者们那种安静而专注的状态,瞬间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时空场域。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人”的故事,那些在书海中默默耕耘的图书管理员,或是那些在这里找到灵感的历史名人,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得冰冷的建筑和典籍也因此有了温度。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所打动,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个匆匆的访客,在那些知识的殿堂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评分这本书对于细节的挖掘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它真正做到了“见微知著”。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本介绍英国著名图书馆的游记,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作者的功课做得极为扎实,许多连资深旅行家都可能忽略的“幕后花絮”都被他挖掘了出来。比如,他对某个图书馆特藏部门的保护技术、特定历史时期书籍装订材料的演变,甚至是某个阅览桌上被无数使用者摩挲出的凹痕所代表的意义,都有着非常专业且生动的描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精准地勾勒出了英国社会文化脉络的变迁,展现了该国对知识传承的重视程度。这种严谨又不失趣味性的写作风格,让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但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每读完一个章节,总会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是对知识世界又一次深入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匠心独运,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地理坐标式的介绍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具主题性和情感连贯性的串联方式。读者跟着作者的思绪,如同在知识的长廊中进行一场主题跳跃式的“寻宝游戏”。有时,你会从一个维多利亚时代注重藏书量的宏大殿堂,一下子被拉到了某个专注于特定学科研究的小型私人藏书室;有时,叙事线索又会从对建筑风格的探讨,无缝衔接到某种特定的哲学思想的传播历史。这种跳跃并非混乱,而是作者心中那张“英伦知识地图”的自然投射,充满了逻辑性和美感。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极大地保持了阅读的新鲜感,让人永远期待下一页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和视角的转换,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在阅读中进行思维发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