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
定价:45.0元
作者:张轩中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030428493
字数:29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以文学的手法从李鸿章时始写起,侧面介绍了杨振宁的祖父辈的生活与命运,然后介绍了杨振宁的父辈在海外留学的学习与生活,后介绍了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邓稼先等一代学人做出的与诺贝尔奖以及原子弹相关的历史贡献。
《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的写作采取科普与小说相结合的方法,在历史叙事的过程中采取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对比的写法,也侧面介绍了日本物理学人的科学发现。《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包含了适当的数学物理习题,是一本典型的硬科普。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序言
无
期待的深度 我拿到《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9787030428493,张轩中著)这本书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科学史的宏大图景。提到杨振宁,自然会想到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那可是划时代的突破,也是他荣获诺贝尔奖的基石。但“原子弹”这个词,又把我拉向了另一个更为复杂和充满争议的领域。作为一名读者,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处理杨振宁先生与原子弹研究之间的关系?是聚焦于他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还是会深入探讨他可能涉及的伦理困境?更让我好奇的是,作者张轩中先生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剖析杨振宁先生的科学贡献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他会不会挖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或者提供一些新的解读角度?我期望这本书不仅能给我带来科学知识的增长,更能引发我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伦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张力,预示着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正是吸引我深入阅读的强大动力。
评分智识的探索 对于《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9787030428493,张轩中著)这个书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哲学思考的画面。杨振宁先生,一个在理论物理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字,他的每一次理论突破,都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原子弹”的联想,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科学技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维度,那里充满了伦理的拷问和现实的考量。“诺贝尔奖”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其卓越贡献的肯定。我非常好奇,作者张轩中先生会如何将这三个看似独立的元素——“魔镜”、“杨振宁”、“原子弹”、“诺贝尔奖”——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杨振宁先生在基础科学上的非凡成就,例如他对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它是否也会审视科学研究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复杂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一位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的思考和选择,这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梳理,更是对人类智慧与责任的深刻反思。
评分人物的温度 当我看到《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书号9787030428493,作者张轩中)时,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冷冰冰的理论公式,而是鲜活的人物形象。杨振宁先生,他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的创造者,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书名中的“魔镜”二字,让我觉得这本书或许会试图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他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在科学道路上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进行的对话。关于“原子弹”和“诺贝尔奖”,这些都是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印记,但我更想知道,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个人故事?他是否也曾有过迷茫,有过挣扎,有过不为人知的付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捕捉到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个人,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情怀,以及他对科学、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见解。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科学巨匠的“温度”,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为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而不只是停留在对其学术成就的泛泛而谈。
评分初识 最近翻到了杨振宁先生的一本传记,书名《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书号是9787030428493,作者是张轩中。虽然书名直接点出了“原子弹”和“诺贝尔奖”,但我更被“魔镜”这个词吸引。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一生,特别是像杨振宁先生这样在科学史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其经历就像一面魔镜,映照出时代的变迁、科学的演进,以及人类智慧的光辉与挣扎。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如何用“魔镜”的比喻来审视这位物理学巨匠的传奇一生?它会揭示出怎样的科学奥秘,又会如何解读那些看似寻常却影响深远的决策?我期待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更包括他作为一个鲜活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经历的种种,他的思考,他的选择,以及他留给后世的启示。这本书似乎承载着一种深度和广度,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简单回顾,更是一种对科学精神、人生智慧的探索,这让我充满了阅读的动力。
评分历史的回响 翻开《魔镜 杨振宁,原子弹与诺贝尔奖》(ISBN 9787030428493),我脑海中立刻跳出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二战的硝烟,冷战的阴影,以及科学界风起云涌的变革。杨振宁先生的名字,早已与这些历史节点紧密相连。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科学史上的传奇。关于“原子弹”,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词语,它代表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极致探索,也预示着毁灭性的力量。我很好奇,这本书将如何描绘杨振宁先生在那段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或者他的理论对相关研究产生了怎样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本人是如何看待科学的双刃剑效应的?“诺贝尔奖”的光环固然耀眼,但隐藏在这背后,必定是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以及在科学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牺牲。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一位科学巨匠的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