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全55册) | 作者 | 谢清高,康有为,黄遵宪,张元济等著 钟叔河 |
| 定价 | 2300.00元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 ISBN | 9787553806662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盒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岳麓书社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是我国图书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丰碑之一。《走向世界丛书》记录了十九世纪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的脚印,兼具文史趣味和学术价值,选题独特、视角新颖,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当时包括钱钟书、李一氓等专家学者在内的学术界、思想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誉,也给了当时刚刚打开国门、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历史的借鉴,可谓开辟了出版新气象,至今在出版界仍有重大影响。 《走向世界丛书》原计划出100种,后由于种种原因只出版了35种,尚有65种900余万字未出版。为完成出版使命,经过长期的筹备和酝酿,岳麓书社推出了《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并成功地纳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获得过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抢救性地挖掘和整理了*辑遗留下的未及付梓的宝贵书稿,并延续了*辑的整理模式,广搜清末以来前人的出国记述,包括游记、日记、考察报告等等,通过游历之人的独特视角,把我们民族从封闭社会走向现代世界的历史,作了一番纵横观察,对研究“西学东渐”,研究中国怎样从封闭走向世界是十分有益的。《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继承和发扬了*辑的个性和特色,与*辑形成合璧之作。 《走向世界丛书》这100种精心编辑整理的作品,既是百多年前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而生的历史火花,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这些作品中对当时世界的描述和评价,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和批判,无论是从学术、思想、文化等方面来看,还是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
| 作者简介 | |
| 张德彝、康有为、黄遵宪等作者,大部分是晚清1840年之后,前往欧美、日本或出使、或游历、或肩负特殊使命的官绅。校点者钟叔河等,均为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负责各品种的整理标点。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套书光是名字就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知识的浩瀚,让人一翻开就觉得要进行一场漫长的、有深度的探索。我记得当时拿到这套书的时候,那种油墨的香气,加上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设计,就让人忍不住想一头扎进去。它不像现在很多快餐式的读物,读完就忘了,这套书更像是一份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珍贵文物。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古代的哲思到近现代的社会变迁,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文明史。我尤其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作者仿佛是坐在你身边,用一种非常亲切又充满智慧的口吻,为你解读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读完其中的某几册,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过去积累的很多零散的知识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的骨架。对于那种真正渴望深入了解世界脉络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值得反复咀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我得承认,阅读这套书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它不是那种可以让你在通勤路上随便翻翻的书籍。它更像是需要一个固定的、安静的阅读空间,让你能完全沉浸其中,与书中的世界进行深度交流。我通常会把它放在床头,每晚睡前读上两章,那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其中几卷关于不同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论述,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简单地进行褒贬,而是力求展现历史进程中复杂的人性挣扎和文化必然性。这种客观而又饱含同理心的叙事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我发现自己对当下发生的一些国际事件的理解,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套书的影响,变得更加全面和审慎。它让你明白,任何表面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这种洞察力,是看新闻报道远远无法给予的。
评分坦率地说,要一次性啃完55册,对任何人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我更倾向于将这套书视为一个“参考系”,在阅读其他任何相关书籍或文章时,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来翻阅它对应的章节,去核对观点,或者寻求更深层次的背景支撑。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但又远比一般的百科全书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它的排版和装帧也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字体大小适中,纸张质感上乘,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对于那些追求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读者群体,我真心推荐你们将这套书纳入自己的终身书单。它不仅仅是一套读物,更像是一个长期的学习伙伴,陪伴你持续不断地探索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塑造你自己的世界观。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我手里攒了不少关于世界史的入门读物,但大多只能蜻蜓点水地介绍一些皮毛概念。这套书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细节”的把握和挖掘能力。比如,在论述某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时,它会细致到描述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思想风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的层面。这种微观视角的引入,使得宏大的历史叙事立刻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我记得有一册专门讲近代科学革命的章节,作者没有用那种歌颂性的语言,而是深入分析了当时教会与科学界之间的微妙博弈,以及技术突破如何反作用于社会结构。读起来让人既感到振奋,又深思其背后的复杂张力。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将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拉回到我们眼前,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呼吸。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翻阅这套书,毕竟“全55册”这个数量听起来就让人有点望而却步,担心里面会有大量空洞的填充内容,或者观点陈旧。但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套书的编纂者显然下了大功夫去梳理和整合那些跨越不同文化和时期的思想精髓。它的行文逻辑严密到令人称奇,即便是探讨最晦涩的哲学或最复杂的政治经济理论,也能被拆解得条理分明,生怕读者跟不上节奏。我特别欣赏它在引证方面的严谨性,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经典论述被巧妙地穿插其中,让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更像是一场有血有肉的对话。对于那些想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年轻人来说,这套丛书提供的框架是无价的。它教会你的不只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和“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思维模式的训练,比单纯记忆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