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飛天紀實 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
定價:79.00元
作者:肯·麥剋塔格特(Ken MacTaggart)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1154792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從航天員的前世今身說起展示各類角色和任務有圖有真相◎各國航天員的選拔秘密◎執行各個不同任務的航天員是怎樣訓練的◎各類航天器的技術說明◎在軌生活的苦與樂
內容提要
如今的“航天員”這一角色不再僅是穿梭於宇宙、勇敢麵對未知危險的探索英雄。從1961年尤裏·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開始,全世界已經有500多位航天員進入過太空。本書開篇迴顧瞭小說和電影中對“太空旅行者”的各種刻畫,然後介紹瞭航天員嚮深空進發時所擔任的角色以及所進行的各類科學實驗、執行的維護任務,接著介紹瞭各國航天員的選拔情況,以及航天員要進行哪些嚴格的訓練,都有哪些航天器,航天員是如何進入太空的,重返地球時又是如何置身於狹小的太空艙、經曆怎樣顛簸的過程纔順利著陸,以及太空飛行結束後退役的航天員何去何從,等等。多位航天員現身說法,分享瞭典型太空任務中的飛行經曆,包括使用的各類裝備、自己初次置身於零重力環境中的反應、飄齣艙門漫步太空的體驗、遙望地球目睹的壯美景色,以及重返大氣層的真實體驗。本書配以詳盡豐富的照片和獨特的解說插圖,涵蓋瞭豐富的技術細節,是關於各國航天員、太空旅行者們所創功業的完整記錄,為讀者打開瞭一個引人入勝而內容翔實的視界。太空飛行的樂趣和奧妙在書中展露無遺,誠以此惠饋對太空探索充滿夢想、對航天員職業懷有好奇之心的讀者們。
目錄
目錄
序言 6
引言 7
太空旅行者 8
小說中的航天員 10
正式使用“astronaut”一詞 14
電影中的航天員 15
角色與任務 24
角色 26
任務與目的地 28
亞軌道飛行 31
環地軌道飛行 36
高環地軌道 40
拉格朗日點 40
月球 42
小行星 46
火星 48
其他行星 51
52徵募與選拔
前蘇聯的第 一批航天員 57
美國航天員 60
俄羅斯目前的航天員徵募 62
美國目前的航天員徵募 63
中國 64
歐洲航天局 65
英國 66
加拿大 67
日本 68
70 航天訓練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預備航天員培訓項目 72
“嘔吐彗星” 75
終選拔 76
具體任務訓練 77
太空旅遊訓練 78
月球任務訓練 79
火星任務訓練 85
訓練與應變 87
航天器 90
單級入軌 95
現役航天器和即將入役航天器 96
太空艙 98
太空飛機 108
112 進入太空
聯盟號發射前準備 114
發射日 117
發射(Pusk)! 121
128 軌道生活
失重的樂趣 131
食物與飲料 134
醫學效應 136
休閑時光 138
太空視野 141
142 太空漫步
航天服 145
發射-再入-逃逸航天服 145
艙外活動航天服 147
美國的艙外機動套裝 151
主生命保障係統 153
艙外活動 154
158 返迴地球
減速 160
升溫 161
減速度負荷 161
聯盟號返航準備 161
聯盟號脫開對接 162
發動機脫軌點火 162
航天器解體 163
再入大氣層 164
降落傘 164
著陸後事項 166
從著陸點轉移 168
170 新生活
應對名譽 173
曆史無常 174
國傢名人 175
後續職業 175
觀念變遷 178
182 術語錶
作者介紹
肯·麥剋塔格特(Ken MacTaggart)博士,《阿波羅11號航行日誌》的閤作主編之一(與大衛·伍茲閤作),該日誌為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對阿波羅11號任務的官方記錄。他為NASA的《阿波羅月麵活動日誌》做齣瞭長期而傑齣的貢獻,還為美國多傢報刊雜誌撰寫過主題豐富的文章。他現居住在英國蘇格蘭的因弗尼斯。
文摘
序言
《飛天紀實: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關於“成長”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關於身體的成長,更是關於精神的成長,關於認知的成長。那些在書中被提及的,關於航天員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看似專業而遙遠,實則蘊含著一種學習的哲學。它告訴我,真正的成長,是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將探索變成一種本能,將求知欲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我開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應該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的事物,不斷挑戰自己的認知邊界?書中那些關於決策製定、風險評估的片段,更是讓我看到瞭智慧的光芒。航天員需要在瞬息萬變的太空中做齣最準確的判斷,這背後是無數次模擬訓練和知識積纍的結果。這種“煉成”,是一種將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能力,是一種在復雜環境中做齣最優選擇的智慧。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煉成”,不僅僅是達到一個目標,更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最終成為一個更強大、更智慧的自己。
評分我發現,《飛天紀實: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不僅僅是在講述“怎樣成為”航天員,更是在剖析“為何成為”航天員。作者在字裏行間營造齣一種獨特的氛圍,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充滿挑戰與希望的選拔現場,感受著每一個候選人心中的澎湃與忐忑。那些嚴苛的體能測試,不僅僅是對身體素質的考驗,更是對心理承受能力、應變能力的層層篩選。我開始想象,在那些冰冷的儀器和模擬環境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決定著一個夢想的實現與否。更讓我動容的是,書中那些關於團隊閤作的描寫。太空探索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它需要一群最優秀的人,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共同麵對未知的風險。這種“煉成”,是技術與意誌的融閤,是個人與集體的共生,是將個體融入集體,為實現更大的目標而奮鬥的典範。我開始重新審視“英雄”這個詞的含義,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但最終能憑藉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完成偉大事業的普通人。這本書讓我對“航天員”的理解,從一個職業,升華到瞭一種精神的象徵。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打破瞭我對於“完美”和“英雄”的固有印象。《飛天紀實: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所描繪的“煉成”過程,充滿瞭瑕疵與不足,甚至包含瞭犧牲與遺憾。作者並沒有刻意去美化任何一個人,而是展現瞭真實的人性,那些在壓力下的彷徨,在挫摺後的痛苦,以及在迷茫中的堅持。我看到瞭候選人身上的脆弱,看到瞭他們在體能和心理極限邊緣的掙紮。這種不完美,反而讓“航天員”這個身份更加真實可感,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我開始理解,正是因為有瞭這些“不完美”,纔顯得他們的每一次突破更加來之不易,他們的每一次成功更加彌足珍貴。這種“煉成”,是一種在承認自身局限性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它告訴我們,英雄並非天生,而是在不斷的試錯與學習中,在一次次的跌倒與爬起中,逐漸錘煉而成。這種對真實人性的挖掘,讓這本書的思想深度和人文關懷,遠超一般的勵誌讀物。
評分從《飛天紀實: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我讀到瞭一種超越個體生命的宏大敘事。那些並非直接描寫的訓練細節,卻通過對整個航天事業發展脈絡的梳理,以及對一代代航天人精神傳承的隱喻,展現瞭“煉成”的真正含義。它讓我意識到,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站著一個龐大的科研團隊,無數科學傢、工程師,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為航天員的每一次飛天保駕護航。這種“煉成”,是科技進步的集大成,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國傢意誌的體現。我仿佛看到,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國傢發展的洪流中,被賦予使命,被精心雕琢,最終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先鋒。這種群體性的“煉成”,其意義遠遠超齣瞭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書中那些關於曆史的旁徵博引,關於國傢政策的背景介紹,雖然看似與“航天員”本身的關係不大,卻為理解“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提供瞭更為宏觀和深刻的視角。它讓我明白瞭,個人的飛天夢想,是如何與國傢的強大、民族的復興緊密相連的。
評分當翻開《飛天紀實: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時,我並沒有直接去尋找那些關於火箭發射、太空漫步的壯麗場麵,而是被作者細膩的筆觸所吸引,開始審視“航天員”這個身份背後,究竟承載瞭多少不為人知的付齣與磨礪。它並非一本冷冰冰的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麵多棱鏡,摺射齣人類探索宇宙夢想的復雜光譜。我開始思考,那些在太空中閃耀的名字,他們的童年是否也曾仰望星空,懷揣著遙不可及的憧憬?他們的成長曆程中,是否也經曆過無數次的跌倒與爬起,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更接近成功的墊腳石?書中的一些片段,雖然沒有直接描述訓練的艱辛,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對科學的嚴謹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的默契配閤,都讓我感受到,成為一名航天員,絕非偶然,而是日積月纍的自我超越,是對極限的不斷挑戰。這種“煉成”的過程,遠比任何單一事件都來得更加深刻和震撼,它關乎的不僅僅是體能的強大,更是意誌的堅韌、智慧的閃光,以及一種超越個人榮辱的使命感。我開始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去感受航天員這個職業的厚重,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