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RFID技術與應用
定價:26.00元
售價:19.0元,便宜7.0元,摺扣73
作者:董麗華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210619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RFID被譽為21世紀*有應用和市場前景的十項技術之一。我們藉助RFID這種編碼的檢測手段將自己的認識和需求自動地與計算機和網絡聯係起來,大大擴充瞭我們自身的能力並極大地提高瞭工作效率。但是,RFID是如何實現這種功能的,在我們的生産生活中究竟起到瞭哪些作用,其前景又將如何呢?本書作者基於大量科研和教學的實踐對此做齣瞭詳盡和圓滿的解答。
這本書中除瞭可以係統地學習RFID技術知識並藉鑒在物流、安防、製造等領域的應用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們切中電子信息化時代的脈搏,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環境的過程中得到巨大的啓迪和教益。
祝賀這本書的問世,並預祝該著作收到遠遠超過預期之上的豐碩成果。
——亞太RFID技術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主編 周文豪
本書共分13章,內容包括RFID的工作原理、RFID的技術實現、RFID的標準體係、RFID係統架構、RFID在生産及包裝業的應用、RFID在産品倉儲中的應用、RFID在配送中心的應用、RFID在門禁管理中的應用、RFID在産品防僞中的應用、RFID在製造業中的應用、RFID生産物流實驗係統等。
本書結閤生産實際情況,詳細介紹瞭無綫射頻技術及其在相關行業中的應用。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供工廠及科研院所從事先進製造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董麗華,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嚮為物流工程和先進製造技術,主持、參加完成國傢自然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教育部留學迴國基金、上海市曙光計劃等科研項目30餘項,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二等奬2
這本書的實操價值高得令人咋舌,它不僅僅是概念的堆砌,更像是手把手教你搭建一套係統的操作指南。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 工業自動化和智能製造 中應用的部分。作者詳細剖析瞭在高溫、高濕、高金屬乾擾等極端工業環境下,如何選擇閤適的標簽封裝材料和讀寫器功率進行優化配置,甚至給齣瞭幾組具體的參數調整麯綫作為參考。這些都是在一般教程中絕對看不到的“乾貨”。讀到後麵,我感覺自己像是參與瞭一個為期數月的項目攻關會,每一個技術難點、每一種解決方案的優缺點都被赤裸裸地攤開來討論。對於那些正在為工廠設備聯網或高價值設備盤點頭疼的技術人員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方法論和案例分析,直接可以拿來套用,極大地縮短瞭試錯成本。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和前瞻性。它不僅僅停留在對現有技術的介紹,而是花瞭相當篇幅探討瞭 邊緣計算與RFID的融閤,以及如何利用輕量級的AI算法直接在讀寫器端進行初步數據清洗和異常檢測。作者對 UWB(超寬帶技術) 與RFID結閤的應用前景也進行瞭深入的展望,指齣瞭融閤定位帶來的精度飛躍。閱讀這些內容時,我仿佛聽到瞭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脈搏,這不僅僅是一本技術參考書,更是一本“行業前沿報告”。它激勵我思考如何將現有的技術棧進行升級,以迎接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的新時代挑戰。這本書的內容厚度、知識密度和戰略高度,完全配得上它在領域內的地位。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簡直讓人驚嘆,它仿佛是一扇通往全新信息管理世界的窗口。我原以為對無綫射頻技術的瞭解已經算是入門瞭,但這本書裏對 低頻、高頻和超高頻 技術的物理原理、工作機製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具體應用案例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特彆是關於標簽的芯片設計和天綫原理的部分,作者似乎毫不吝嗇地分享瞭大量的工程細節,即便是復雜的電磁耦閤理論,也被拆解得清晰易懂。讀完關於 RFID係統集成與部署 的章節,我立馬就能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個完整的供應鏈追溯或資産管理係統的藍圖,這遠超我預期的收獲。它不僅停留在“是什麼”,更深入到“怎麼做”和“為什麼這麼做”,對於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工程師或項目經理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戰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充滿瞭學術的嚴謹性,但又不失對前沿技術的敏銳洞察力。它不像那些純粹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反而像是一位資深專傢在進行一場高水平的專業講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 安全與隱私保護 議題時的平衡態度。在介紹瞭諸如物理層防剋隆(PUF)和加密算法在數據傳輸中的應用後,作者並沒有迴避當前技術在實際落地中麵臨的倫理挑戰和監管睏境。這種前瞻性的討論,讓讀者在掌握核心技術的同時,也能保持一份批判性的思維。全書的邏輯結構設計得非常精妙,從基礎的電磁波理論過渡到復雜的中間件編程和雲計算平颱對接,層層遞進,確保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平穩過渡,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係框架。
評分從編輯和排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設計也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大量的 流程圖、係統架構圖和實驗對比錶格 穿插其中,使得復雜的技術概念得以可視化。例如,在解釋不同中間件(如OPC UA與MQTT)在RFID數據采集鏈中的作用差異時,作者用一張對比圖就勝過瞭好幾頁的文字描述,效率極高。更值得稱道的是,書後附錄中對 國際標準(如ISO/IEC 18000係列) 的梳理和注解,詳盡而準確,這對於進行國際貿易或需要符閤特定行業規範的讀者來說,是極大的便利。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標準基石,讓你的技術實踐能夠站得住腳,而不是停留在“能用”的層麵,而是達到“閤規”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