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澳洲鸟类 | 作者 | (英)约翰·古尔德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33187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软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的*特点是,不仅仅收录了古尔德《澳洲鸟类》当中的鸟类图谱之外,还引进翻译了原书当中的20余万字的观察笔记。阅读时,除了欣赏到精妙绝伦的鸟类彩图之外,还能欣赏到古尔德观察入微的细致描写,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路线、繁殖特点、被羽的具体特征等等,以及古尔德在澳洲大路上披荆斩棘,追逐鸟儿的冒险活动,让人身临其境;再辅以鸟类的中文名、英文名、学名以及生态类群、科、属、种名称等详尽资料,让鸟类图谱升级变成一本深入了解鸟类知识,学习自然观察的工具书,既适合带到户外亲身体验,也能够把你带到令人神往的荒野户外。 |
| 作者简介 | |
| 约翰?古尔德(John James,1804—1881) 英国鸟类学家、插图艺术家和出版家。 古尔德的父亲是英国温莎城堡的园丁主管。14岁左右,古尔德就开始跟着他的父亲工作,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到在自然栖息地生活的诸多鸟类,还学习了剥制动物标本的技术。1827年,古尔德被聘为伦敦动物学学会的动物标本剥制师。 1830年,古尔德写下了他的卷对开插画书《一百种喜马拉雅山脉鸟类》,为该书手绘了80幅草图,由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转刻为石版画,并配有威格斯撰写的文字,体现了全面、准确的描绘。 1838年后,与其妻一同前往澳大利亚,在当地发现并命名了诸多新物种。因为找不到出版商帮自己出版图册,古尔德决定自行出版——他受人称赞的作品、八卷本的《澳洲鸟类》便由此诞生。接着,古尔德又开始编写《欧洲鸟类》《亚洲鸟类》等著作,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更大的世界声誉和财富。 《欧洲鸟类》出版之后,拥有该书副本的格拉斯哥大学称古尔德为“奥杜邦之后的鸟类学家”。《亚洲鸟类》自1850年问世后,出版时间长达33年。古尔德去世后,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鲍德尔?夏普继续完成其未竟之事业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奥杜邦之后*的鸟类学家 伦敦动物学学会首任会长 澳大利亚鸟类学研究之父 *精美的鸟类图谱,甄选153幅手绘彩图 *生动的20万字观察笔记,中文迻译 真正将你带入荒野户外,自然科学从这里起始 古尔德的鸟类学图解共计2999幅,都是被高度珍视的艺术作品 古尔德对达尔文雀的分类研究直接启发并丰富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 以他命名的“古尔德联合会”是澳大利亚的环境组织,1976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澳大利亚的邮票上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接地气”的读物。我常常觉得,很多关于野生动物的书籍,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商业化,缺乏一种真诚的探索精神。而这本《澳洲鸟类》给我的感觉是,它是由一群真正热爱自然、热爱鸟类的人,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创作出来的。在翻阅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们对每一个细节的执着追求。例如,在描述某个鸟类的栖息地时,他们会详细说明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甚至连当地的土壤构成都可能有所提及,这使得我对于鸟类的生存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并非单纯的图文并茂,它更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甚至是辨识它们的关键特征,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某些不易观察到的鸟类时,并没有回避其困难,而是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观察建议,例如最佳的观察时间、地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告知”我知识,更是在“教导”我如何去观察,如何去发现。它鼓励我去亲身实践,去验证书中的内容。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类似书籍中很少获得的。
评分这本书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我的一个“澳洲观鸟启蒙导师”。我一直对鸟类有着朦胧的好感,但总觉得它们遥远而神秘,难以接近。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观鸟可以如此有趣,如此有意义。书中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观鸟装备,如何掌握基本的辨识技巧,甚至是一些基本的观鸟礼仪。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着去辨认一些常见的澳洲鸟类,起初有些困难,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声音识别”的介绍,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掌握,但它让我意识到,鸟类的叫声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别线索。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利用环境信息来辅助观鸟的建议,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鸟类的活动范围。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观鸟的看法,它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一种亲近自然的活动。它打开了我探索澳洲鸟类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观鸟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和知识的双重享受。它的图片质量极高,每一张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构图和后期处理,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让人赏心悦目。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只是沉浸在这些精美的图片中,感受澳洲鸟类的美丽和神奇。而当我去阅读文字部分时,我发现它并没有因为图片的精彩而显得逊色。语言平实却不失韵味,精准地传达了每一个物种的特征和故事。我喜欢它在介绍某个鸟类时,会运用一些比喻或者拟人的手法,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物种介绍变得生动形象,例如把某种鸟类描述成“空中舞者”,或者“森林里的歌唱家”。这种文学性的表达,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细节,例如在描述鸟类羽毛的颜色和纹理时,会用非常精确的词汇,让我能够大致想象出它们的形态。我还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关于鸟类迁徙路线的图示,清晰明了,让我对这些小生命的长途跋涉有了直观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份充满智慧的礼物。
评分这本书,或者说我收到的这本书,真是让人惊喜连连!我一直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动物学领域充满好奇,但又不像科班出身那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市面上关于动物的书籍浩如烟海,但真正能吸引我,让我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读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拿到手后,我翻阅了几页,其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排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物种时,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枯燥的数据,而是能够讲述一些与之相关的趣闻轶事,或者一些观察技巧,让阅读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它在介绍某个鸟类时,会提到它独特的鸣叫方式,或者它在繁殖季节的浪漫求偶行为,这些细节让我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澳洲的丛林或海岸边,亲眼目睹着这一切。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艰深难懂,即便是对普通读者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我尝试着按照书中介绍的辨识方法,在户外寻找过一些鸟类,虽然还没能完全辨认出来,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品质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是一本关于特定地区鸟类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向导,引领着我探索自然界的奇妙。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抱着一种“看看就好”的心态购入这本书,但它所带来的深度和广度,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让我意识到,我对澳洲这个遥远国度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其鸟类资源,有着多么片面的认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每一章节都围绕着特定的鸟类群体展开,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特别被书中一些关于“保护”的章节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在列举濒危物种,更是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例如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呼吁读者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这种带有社会责任感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自然读物,更具有了教育和启发的意义。我了解到,许多澳洲特有的鸟类,它们独特的演化路径,以及它们在当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保护。这本书让我对“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有了更生动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更多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