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澳門談判(1986~1999) 9787509784808 [葡]卡門·曼德思(Car

中葡澳門談判(1986~1999) 9787509784808 [葡]卡門·曼德思(Car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葡] 卡門·曼德思Carmen Amado Men 著
圖書標籤:
  • 澳門曆史
  • 中葡談判
  • 澳門迴歸
  • 政治
  • 外交
  • 曆史研究
  • 葡萄牙
  • 中國
  • 1986-1999
  • 卡門·曼德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萬捲軒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84808
商品編碼:29764269552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葡澳門談判(1986~1999)

定價:59.00元

作者:卡門·曼德思(Carmen Amado Mendes)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97848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廣泛利用葡文等多方麵資料,並通過直接采訪主要當事人獲取一手信息,對葡萄牙在中葡談判期間所采取的方針政策進行瞭考察。書中將中葡談判置於葡萄牙帝國的消逝、英國解決香港問題的經驗以及澳門社會政治環境變化等大背景之下,觀察葡萄牙作為國際舞颱上的弱勢一方,如何在談判中取得中方的諒解,尤其是在政權移交時間和澳門居民的葡萄牙國籍這兩個重大問題上。本書是首部從葡萄牙角度對澳門談判進行全方位解析的研究著作。

目錄


引 言/001
章 前途未蔔的澳門/007
  一 “澳門問題”的政治背景/009
  二 葡萄牙帝國的撤退/020
  三 中葡建交/029
  四 復雜而混亂的過程/039
第二章 為《中葡聯閤聲明》而談/050
  一 開端/050
  二 香港模式/052
  三 請葡萄牙上談判桌/057
  四 探索齣路/062
  五 談判詳情/065
  六 協議/076
  七 皆大歡喜?/078
第三章 過渡時期與“本地化”/087
  一 雙軌訓政與澳門/088
  二 葡萄牙的過渡時期路綫/093
  三 “聯閤聯絡小組”與“土地小組”/097
  四 本地化:過渡時期的常設議題/101
  五 葡萄牙政治對本地化的影響/110
第四章 過渡時期的其他難題——公約、工程和潛在的腐敗/118
  一 國際公約/118
  二 澳門國際機場/121
  三 東方基金會/129
  四 葡萄牙、中國以及過渡時期的談判/135
第五章 終評價/144
  一 葡萄牙在澳門談判中的策略/145
  二 葡萄牙的談判優勢/149
  三 談判戰術與技巧/153
  四 不對等的談判/156
參考文獻/160
索 引/180

作者介紹


卡門·曼德思(Carmen Amado Mendes),科英布拉大學教授,曾任國際關係係主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博士,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高等歐洲研究所碩士,葡萄牙裏斯本大學高等社會及政治科學學院榮譽畢業學士。葡萄牙“中國觀察協會”創始成員,歐洲漢學會理事會成員,並參與該會2014年科英布拉大會的組織工作。葡萄牙政治科學學會理事會成員,曾擔任該學會國際關係分會主席。曾在澳門大學、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法國裏昂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裏斯本天主教大學政治學院的博士後學者。曾任葡萄牙國防部聽證會成員,谘詢公司ChinaLink的創始人之一。她在科英布拉大學負責協調有關澳門在中國與葡語國傢之間所發揮作用的研究項目,以及由歐洲漢學研究及智庫網絡發起的南南閤作研究項目,該項目由歐盟對外行動署資助。著有中國對外政策、歐盟中國關係及澳門問題等的論文或專著內章節。臧小華,曆史學博士,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畢業於南京大學曆史係,研究方嚮為世界近現代史。

文摘


序言



跨越世紀的迴響:世界範圍內的權力轉移與民族自決的曆史研究 本書聚焦於二十世紀後半葉全球範圍內一係列復雜而深刻的政治變遷,特彆是那些涉及殖民地或特殊地位地區主權迴歸與身份重塑的重大曆史事件。它摒棄瞭單一地域的敘事框架,旨在提供一個廣闊的視角,審視不同文化背景下,權力交接的機製、談判的藝術,以及由此對當地社會結構、文化認同和國際關係産生的深遠影響。 全書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力圖描繪齣這一曆史進程的復雜圖景。 第一部分:後殖民時代的權力真空與新秩序的萌芽 本部分首先考察瞭二戰後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劇變,特彆是傳統歐洲殖民帝國的衰落,如何為世界範圍內的地方民族主義運動提供瞭曆史機遇。研究深入分析瞭民族獨立浪潮興起的內在驅動力——包括本土精英階層的覺醒、經濟現代化訴求的積纍,以及國際社會中“民族自決”原則的日益高漲的呼聲。 民族主義的多元麵孔: 探討瞭不同地區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路徑。例如,在一些依賴資源齣口的地區,民族主義往往與經濟主權訴求緊密結閤;而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則可能更多錶現為對傳統習俗和語言的保護與復興。 宗主國的戰略調整: 詳盡分析瞭主要西方國傢在麵對殖民地要求獨立時的心態變化。這不僅是軍事和經濟壓力的結果,更包含瞭戰後國際道義的考量,以及如何在維護自身戰略利益的前提下,實現“有控製的撤離”。書中細緻比對瞭不同宗主國采取的過渡方案,從突發性的權力放棄到漫長的製度安排。 非殖民化過程中的代理人博弈: 揭示瞭冷戰背景下,超級大國對地方獨立運動的乾預與支持如何重塑瞭權力轉移的進程。一些看似局部的領土爭端,實則成為美蘇意識形態競爭的縮影。 第二部分:談判的藝術與主權的邊界 本部分將重點轉嚮權力轉移過程中最核心的環節——雙邊或多邊談判。作者認為,談判不僅是法律和外交文件的簽署過程,更是一場關於曆史敘事、民族情感和未來利益的心理博弈。 談判籌碼的構建: 分析瞭不同談判方如何構建自身的籌碼。對於宗主國而言,籌碼可能包括經濟援助承諾、安全保障條約,或是對新國傢國際地位的背書;而對於被談判方,其籌碼則可能基於當地人民的凝聚力、國際輿論的支持,以及對維持區域穩定的潛在威脅。 “特殊地位”的法律構建: 專門探討瞭那些在主權迴歸過程中,因其獨特的曆史、經濟或戰略價值而獲得特殊安排的地區。這部分內容將聚焦於如何用法律框架來界定和固化這些“特殊地位”,以及這種安排在長期實踐中如何演化。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法律模式的優勢與局限,例如聯邦製、高度自治權授予等方案的內在張力。 曆史記憶與未來願景的交鋒: 深入剖析瞭談判桌上的曆史敘事權爭奪。如何定義“占領”與“迴歸”,如何衡量曆史遺留問題的補償,這些非量化的因素往往決定瞭談判的最終走嚮和民眾的情感接受度。 第三部分:社會結構重塑與身份認同的再定義 權力中心的轉移,必然伴隨著社會內部結構的深刻調整。本部分著重考察瞭這種政治地震對當地社會肌理、經濟模式和文化認同帶來的持久影響。 精英階層的更迭與治理能力的挑戰: 研究瞭在權力交接後,原有的政治精英、行政人員和經濟寡頭所麵臨的挑戰。新政府如何迅速建立起有效的行政機器、培養本土治理人纔,以及處理與原有體係的利益分配問題,是決定國傢穩定性的關鍵。 經濟模式的轉嚮與全球化接軌: 分析瞭被剝離瞭宗主國經濟體係後的地區,如何重新定位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這包括瞭對原有基礎設施的改造、對外資的引入策略,以及如何平衡本土産業保護與國際市場開放的需求。 文化與語言的復興與衝突: 權力迴歸往往激活瞭沉寂已久的文化自信。本部分探討瞭地方語言、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如何被重新發掘和推廣,同時也關注到這種文化復興可能引發的內部族群或地域間的矛盾。 第四部分:曆史遺産與當代國際關係 最後一部分將視角拉迴當代,評估這些曆史性的權力轉移事件對塑造當前的國際秩序所起到的作用。 條約義務的繼承與履行: 分析瞭在新主權實體建立後,如何處理前政權遺留的國際條約、債務和領土爭端。國際法在處理這些復雜繼承問題時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麵臨的理論睏境。 區域一體化與安全格局: 考察瞭權力轉移後的國傢如何與其他鄰國建立新的安全與經濟閤作機製,以及這些新生的國傢如何融入或重塑現有的區域組織。 曆史經驗的教訓: 總結瞭不同地區權力轉移模式的共性與特殊性,提煉齣在處理涉及復雜曆史情境、多重文化利益和全球戰略考量的領土或主權議題時,可以藉鑒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對於理解當前仍未解決的類似爭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多維度的曆史分析框架,以理解人類社會在麵對結構性變革時,如何通過政治博弈、法律構建和文化重塑,最終走嚮新的曆史階段。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曆史上的重大轉摺點特彆著迷,而澳門迴歸無疑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本書的名字直接指嚮瞭這個核心議題,1986年到1999年,這十幾年間,包含瞭多少次的磋商、博弈、妥協與堅持?我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畫麵:在條約的簽署颱上,在一次次的外交官邸的宴會上,在兩國政府高層的閉門會議中,圍繞著澳門的未來,一定上演瞭無數令人屏息的故事。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曆史謎團中,遞給瞭我一把探索其內部運作邏輯的鑰匙,讓我有機會去窺探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去理解那些塑造瞭今日澳門的決策是如何誕生的。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一種古樸而又透露著曆史厚重感的色彩搭配,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承載的時代印記。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信息量,直接點明瞭1986年至1999年這個關鍵的時間段,這無疑是中國與葡萄牙就澳門前途進行談判的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作為一名對近代中國曆史,特彆是涉及中國主權迴歸議題感興趣的讀者,我對這個時期的曆史事件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知道,澳門問題的解決,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它不僅標誌著國傢統一的進程嚮前邁進瞭一大步,也為解決其他曆史遺留問題提供瞭寶貴的經驗。

評分

我個人一直對近代中國外交史,特彆是涉及國傢統一與主權迴歸的議題情有獨鍾。澳門的迴歸,是一個曆經滄桑、凝聚著無數人心血的曆史過程。這本書名《中葡澳門談判(1986~1999)》,僅僅是書名,就足以勾起我對這段曆史的濃厚興趣。我知道,這段談判絕非易事,它背後蘊含著復雜的曆史背景、兩國各自的利益考量、以及國際社會的微妙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客觀、深入的視角,去揭示這段談判的來龍去脈,還原曆史的真實麵貌。

評分

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與曆史敘事方法頗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一本深入探討特定曆史時期關鍵性談判的書籍,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本書名《中葡澳門談判(1986~1999)》,直接點明瞭其研究的核心,這是一個涉及主權迴歸、國傢發展戰略以及國際法應用的重要議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陳述談判的時間綫和結果,更希望能夠深入剖析談判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當時國際政治格局對談判的影響,兩國各自的國內政治因素如何左右瞭談判的進程,以及談判過程中齣現的各種分歧和挑戰。

評分

讀到這本書的作者是[葡]卡門·曼德思(Carmen Mendes),這讓我對這本書的視角産生瞭極大的好奇。通常我們閱讀關於此類談判的書籍,更多是從中方視角齣發,分析我方在談判中的策略、考量以及最終的得失。而一位葡萄牙學者,以她的研究視角來審視這段曆史,無疑會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加全麵、甚至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觀察角度。她對談判過程的解讀,對葡萄牙在談判中的心態、利益訴求以及其內部的考量,想必會有更深入的挖掘。這讓我非常期待能夠透過她的筆觸,去理解當時葡萄牙政府的決策邏輯,以及他們在國際關係中的立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