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恐龙不好玩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 作者:顾洁燕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6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4286658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奇趣的恐龙漫画,六段惊险刺激的旅程,成就你的“恐龙猎人”梦本书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与恐龙有关的科学知识和趣味故事。手绘的插图精致细腻、生动趣味、引人入胜。书中配有大量活动内容,让读者在活动中学习与恐龙有关的科学知识。本书每个章节配有二维码,链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相应教育活动页面,读者可以与自然博物馆进行网上互动。
你期待像古生物学家一样到野外踏勘吗?你知道化石里封印着哪些陈年往事吗?你知道如何在中生代与恐龙共存吗?你知道世界上*大的恐龙有何烦恼吗?你知道恐龙与鸟类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吗?你知道恐龙界曾发生过哪些“冤情”吗?…… 别以为你对恐龙了如指掌,它们可没那么“好玩”!快来加入“恐龙谷”大冒险,在追踪一系列神秘案件的过程中,揭开恐龙家族的秘密,摘取“恐龙猎人”的桂冠! 本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在恐龙世界的传奇冒险展开。身为“恐龙爱好者”的主角将面临重修生命史书、化石寻踪、复活霸王龙、龙口脱逃、恐龙幽灵附身等一连串考验,并*终凭借勇气与智慧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恐龙猎人”。278幅原创科学漫画将带领读者走进主人公的世界,一起开启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古生物探索之旅。
顾洁燕,高级工程师,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在博物馆媒体展示策划及内容创作、教育活动策划及实施、网上博物馆建设运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出版《综合性科技馆内容策划与设计》、《地球的故事》、《当代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科普大讲坛——从进化论到能源未来》等著作5部,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承担上海市科委“场馆观众学习模式研究”等课题5项。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200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集体奖2002),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2006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
1. 古生物修炼手册 1.1. 岩层的年龄 1.2. 生命的历史 1.3. 挖掘的奥义 2. 化石猎人 2.1. Fossil学院参观记 2.2. 阿戈尔的拜托 2.3. 气味博物馆 2.4. 夜访龙蛋塔 3. 恐龙谷大冒险 3.1. 庞大的家族 3.2. 龙口逃生 3.3. 琅琊榜 3.4. 神秘的脚印 4. 疯狂实验城 4.1. 重塑恐龙 4.2. 巨人的烦恼 4.3. 颜色大猜想 5 飞天基地历险记 5.1. 拜师学“翼” 5.2. 为“翼”添羽 5.3. 脱胎换骨 6 冤假错案大揭秘 6.1. 离奇失踪案 6.2. 心愿清单 6.3. 博物馆乌龙事件 6.4. 恐龙辨辨辨 6.5. 审判之门
读完《恐龙不好玩》,我才真正理解了“不好玩”这三个字背后的深意。它并非否定了恐龙的强大和神秘,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构了我们固有的认知。书中并没有渲染恐龙的灭绝悲剧,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它们生存的当下。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恐龙之间关系的描绘。不再是简单的捕食者与猎物,而是有了更多合作与共存的元素。例如,书中描述了几种小型恐龙,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分享一些不易发现的食物,甚至在遇到危险时,会互相发出警报。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勾勒出了一个更加复杂和富有层次的恐龙社会。 这种“不好玩”还体现在对恐龙生理弱点的细致描绘上。比如,书中提到某些恐龙在雨季会因为潮湿而感到不适,或者在寒冷的日子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温暖的栖息地。这些设定,让它们不再是无所不能的巨兽,而是有血有肉、会感到不适的生物。这种细腻的描绘,反而让我觉得它们更加真实,更加值得同情。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恐龙“强大”的单一印象,让我开始思考,即使是如此庞大的生物,也同样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也并非总是“好玩”的状态。
评分《恐龙不好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可能会充斥着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但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哲学和存在意义的探讨。书中并没有直接灌输任何道理,而是通过对恐龙生活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写了一只年老的霸王龙,它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攻击性,而是更多地在思考,在回忆,在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它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种看透一切的平静,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 这种“不好玩”,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它不仅仅是生存的艰难,更是面对时间流逝,面对生命有限性的无奈。书中有一段,描述了一群三角龙,它们在迁徙的途中,经历了风雨,经历了饥饿,也经历了同伴的离去。它们没有抱怨,没有呼喊,只是默默地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去拥抱生命的轨迹。这种坚韧和沉默,比任何激烈的呐喊都更有力量。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人类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是否也应该学习恐龙的这种“不好玩”的态度——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以一种平和、执着的方式,去接纳和面对。
评分这本《恐龙不好玩》真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阅读体验。当我拿到这本书时,老实说,书名让我有点犹豫,我印象中的恐龙总是伴随着霸气、凶猛,甚至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怎么会“不好玩”呢?然而,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作者营造的氛围所吸引。书中描绘的恐龙世界,并非是我想象中的血腥厮杀,而是一种更为细腻、更为贴近生命本身的状态。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恐龙日常生活的刻画。不是简单地罗列它们的食性或栖息地,而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它们如同普通生物一般的烦恼与喜悦。比如,有一段描写一只腕龙,明明有着长长的脖子,却因为够不到最高处的嫩叶而闷闷不乐,它尝试了各种姿势,甚至笨拙地试图攀爬,那种细微的情绪变化,让人忍俊不禁。又比如,一只小翼龙,在第一次尝试飞行时,跌跌撞撞,最终笨拙地落在一棵大树上,惊吓到了一群小鸟,但紧接着又因为成功扑腾起翅膀而激动不已,那种纯粹的快乐,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作者仿佛赋予了这些早已灭绝的生物鲜活的灵魂,让我们能够透过它们的“不好玩”,看到它们作为个体的生命力。
评分拿到《恐龙不好玩》这本书,我抱着一种探究的心态。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恐龙的冷知识,或者是一些关于它们灭绝原因的最新研究。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不是一本硬邦邦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书中对恐龙个体命运的关注,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段描写一只剑龙,它用自己标志性的骨板来防御,但书中却描绘了骨板在一次受伤后,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口,让它在行动时更加迟缓。 这种“不好玩”,更像是一种生命的沉重感。它并非意味着痛苦,而是代表着一种不容忽视的现实。书中并没有回避恐龙面临的生存压力,例如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甚至同类之间的竞争。这些都在不经意间被提及,但又不是以一种煽情的方式,而是以一种客观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恐龙“思考”的描绘,虽然它们没有人类的大脑,但书中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赋予了它们一定的情感和意志。一只雷龙,在经历了一次雷暴后,似乎对天空中的闪电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每次阴天都会躲在岩石后面,那种本能的反应,让人觉得它不再是冰冷的化石,而是一个有感知、有情绪的生命。
评分《恐龙不好玩》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恐龙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恐龙的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生存竞赛。然而,这本书却描绘了一个更加细腻、更加有温度的恐龙世界。它不是歌颂恐龙的强大,而是关注它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体验。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了一只副栉龙,它那标志性的头冠,在书中被赋予了更多功能,不仅仅是发声,还有在群体中传递情感的作用,比如,当它感到孤单时,头冠会发出低沉的呜咽声,试图吸引同伴的注意。 这种“不好玩”,体现在对生命细微之处的关注。书中并没有刻意去制造戏剧冲突,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恐龙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麻烦”。例如,一只窃蛋龙,在孵蛋的过程中,会因为巢穴不小心被破坏而焦躁不安,它会用自己的嘴小心翼翼地调整蛋的位置,那种专注与谨慎,让人心生怜悯。又比如,一只异特龙,在捕食失败后,并非像传说中那样狂怒,而是会默默地舔舐伤口,然后继续寻找机会。这种不屈不挠,却又带着一丝疲惫的姿态,让我看到了生命本身的力量,即使是“不好玩”的时刻,也同样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强大”的定义,原来,真正的强大,并非是永远的胜利,而是在一次次“不好玩”的经历中,依然选择继续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