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古代科學:史前:公元500年 | 作者 | (美)查利·塞繆爾斯(Charlie Samuels)著; |
| 定價 | 14.80元 | 齣版社 | 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280169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套書分為七冊,以時間為軸綫,從公元前500年說起,圖文並茂,深入淺齣,全方位立體式介紹瞭從古至今的七個典型時代的科學進步與發展,成就與智慧,是青少年們理解人類科學曆程的一把鑰匙。 |
| 作者簡介 | |
| 查利·塞繆爾斯Charlie Samuels,的兒童科普作傢,畢業於牛津大學。這位作傢已齣版瞭許多科普作品,版權已齣售至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曆史、文化和軍事方麵,他更是擁有無數的青少年讀者。 |
| 目錄 | |
| 引言……………………………………………… 4 輪子的發明……………………………………… 6 書寫和數字……………………………………… 10 農業與食物……………………………………… 14 古代醫學………………………………………… 18 金字塔…………………………………………… 22 金屬的使用……………………………………… 26 日曆……………………………………………… 30 亞裏士多德……………………………………… 34 阿基米德………………………………………… 38 羅馬道路和引水渠……………………………… 42 術語錶…………………………………………… 46 |
| 編輯推薦 | |
|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科普作傢吳國盛教授真誠推薦! 備受小科學迷熱愛推崇的科普童書!新奇迷人的科學引導方式! ● 這是一套將抽象的科學常識與時間綫軸融閤的科普繪本,條理清晰嚴謹,展示瞭一種新奇的、迷人的、另類的自然科學教育方式。 ● 精美絕倫的插畫、珍貴的照片、創意的“分鏡頭”式頁麵展示,極具視覺衝擊力,讓小讀者們在輕鬆與愉悅之中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思索人類的未來。 ● 每本書係統介紹一個曆史時間段,鍛煉孩子的整體觀和邏輯感。偏重係統化的科學知識解說,圖文並茂,深度廣度兼具。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所承載的知識分量。從“史前”一直到“公元500年”,這幾乎是人類文明從濛昧走嚮清晰的一個重要階段。我知道,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裏,人類經曆瞭從茹毛飲血到農耕文明,再到早期的城邦、帝國,在這個過程中,對自然的認知也在不斷深化。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非常具體的早期科學實踐,比如那些史前人類是如何在沒有精密儀器的情況下,觀察星象來確定季節和導航的?在遠古時期,那些樸素的醫學知識是如何産生的?又或者,最早的數學概念是如何從數數、計數演變而來的?我對書中所描述的那些“科學”是否會以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理論形式呈現感到好奇,還是更多地以一種經驗性的、生活化的方式來展現。這本書的ISBN也挺特彆的,9787535280169,感覺像是通往古老智慧的一串鑰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所擁有的科學技術,其實是無數代人智慧積纍的結晶,而這一切的起點,就隱藏在那些被我們稱之為“古代”的漫長歲月裏。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古代科學:史前:公元500年》就自帶一種探索未知、重塑認知的強大磁場。我一直覺得,我們現代人常常過於以今天的眼光去審視過去,有時候會忽略瞭在那些古老的文明中,人類的智慧是如何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閃耀的。這本書的年代跨度尤其吸引我,從人類起源的濛昧時期,到公元500年這個承上啓下的關鍵節點,這期間發生瞭太多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進程。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在文字記錄稀缺的史前時代,人類是如何通過口耳相傳、石器製作、壁畫描繪等方式,傳遞關於自然規律的樸素認知。到瞭文字齣現的文明,如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希臘、古中國,他們的科學探索又呈現齣怎樣的麵貌?是不是會有關於他們如何建造宏偉建築的秘密,如何發展早期醫學的方術,又或者如何通過對天象的觀察,構建齣他們獨特的宇宙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科學史的書,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們有機會去傾聽那些早已消逝的先輩們的智慧之聲。
評分這本書的封皮設計就帶著一股沉甸甸的曆史感,紙張的質感也很好,翻開來,一股油墨的清香撲麵而來,讓人立刻就進入瞭那種古老而神秘的氛圍。我一直對人類文明的早期探索充滿好奇,尤其是在文字還沒有普及,甚至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還非常粗淺的時代,那些偉大的先輩們是如何憑藉著觀察和智慧,一點點揭開宇宙奧秘的麵紗的。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明瞭它的主題,從史前時代一直追溯到公元500年,這個跨度非常之大,涵蓋瞭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時期。我特彆期待能夠深入瞭解在那個遙遠的過去,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理解日月星辰的運行,如何認識大地的構造,以及如何利用自然規律來生存和發展的。不知道書裏會不會詳細介紹那些最早的度量衡、最早的建築技術,又或者那些流傳至今的古老傳說中,究竟蘊含著多少未被發掘的科學智慧。對於我而言,能夠通過閱讀瞭解人類科學思想的萌芽和早期發展,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也讓我更加珍惜今天所擁有的科學成果。ISBN號我也記下瞭,方便以後查找和推薦給同樣對此感興趣的朋友。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對“科學”這個概念在遙遠古代的界定和呈現。我總覺得,“科學”這個詞聽起來就帶著現代的光環,似乎是近幾百年纔齣現或真正被廣泛應用的。然而,人類的智慧和探索精神是與生俱來的,在漫長的史前時代,那些原始的工具製造、天文觀測、甚至是早期的農業實踐,難道不也包含著某種樸素的科學精神嗎?這本書似乎試圖將這些早期人類的智慧和發現,用一個更宏觀、更係統的視角來梳理和呈現。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古代科學”的,它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科學又有哪些異同。這本書涵蓋的時間跨度從史前到公元500年,這期間經曆瞭人類文明的幾次重大飛躍,例如農業革命、金屬冶煉、文字的齣現等等,這些都會對科學的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不同地區、不同文明在這一時期各自獨特的科學探索路徑,比如古埃及的幾何學、巴比倫的數學與天文學、古希臘的哲學與理性思維,以及中國古代在天文、曆法、數學等方麵的成就。能夠窺見人類早期求知欲的火種是如何點燃並傳承的,對我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那醒目的書名和ISBN號,就仿佛一封來自遙遠過去的邀請函,邀請我去探尋人類科學的源頭。我一直對“史前”這個詞充滿瞭神秘感,想象著在那個沒有文字、沒有復雜工具的時代,人類是如何憑藉著本能和有限的認知,來理解和改造世界的。這本書將時間範圍定格在“公元500年”,這個時間節點非常有趣,它涵蓋瞭從最早的石器時代到古希臘羅馬文明的輝煌,再到早期中國的封建王朝以及中世紀的開端。我想象著書中會描繪齣,在不同的大陸上,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生存環境中,是如何萌發和發展齣他們獨特的科學思想的。比如說,在那些早期農業社會,人們是如何觀察植物生長規律,如何利用水利來灌溉農田?在那些崇尚星象的古老文明裏,他們對宇宙的理解又達到瞭怎樣的深度?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科學知識堆砌,而更像是一部宏大的史詩,講述著人類文明初期,那些關於好奇、關於探索、關於智慧的動人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