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第2版-周誌敏,紀愛華 機械工業齣版社 978711149

BF-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第2版-周誌敏,紀愛華 機械工業齣版社 97871114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誌敏,紀愛華 著
圖書標籤:
  • LED照明
  • 照明工程
  • 照明設計
  • 施工
  • 電力
  • 電子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周誌敏
  • 紀愛華
  • BF-LED照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華裕京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99893
商品編碼:2977148087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第2版 作者 周誌敏,紀愛華
定價 49.80元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11499893 齣版日期 2015-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以LED照明工程應用為核心內容,突齣實用性,結閤外LED照明工程的*應用技術,全麵係統地闡述瞭LED照明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全書共5章,係統地介紹瞭照明設計的基礎知識、LED道路照明設計與工程實例、LED景觀照明設計與工程實例、LED照明工程電氣設計、LED照明工程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等內容。本書題材新穎實用,內容豐富,深入淺齣,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是從事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讀物。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建築、道路、廣場、橋梁、園林等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的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目錄
第2版 前言
版 前言
章 照明設計基礎知識
 1.1 照明燈具及照明設計
  1.1.1 照明燈具
  1.1.2 照明設計基礎
  1.1.3 照明質量
 1.2 城市燈光環境與景觀照明
  1.2.1 城市燈光環境
  1.2.2 城市景觀照明
 1.3 城市景觀照明規劃設計
  1.3.1 景觀照明規劃設計的原則
  1.3.2 城市景觀照明規劃設計的要點
  1.3.3 景觀照明設計方案
  1.3.4 景觀照明規劃設計方法
第2章 LED道路照明設計與施工
 2.1 道路LED照明的方案設計
  2.1.1 道路照明要素
  2.1.2 道路照明規劃設計
  2.1.3 城市LED路燈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2.2 公路隧道LED照明設計
  2.2.1 公路隧道照明設計
  2.2.2 隧道LED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2.3 太陽能LED路燈施工技術
  2.3.1 太陽能LED路燈施工流程與安裝規定
  2.3.2 太陽能路燈地基施工
  2.3.3 太陽能路燈的安裝
  2.3.4 太陽能LED路燈的調試
  2.3.5 太陽能LED路燈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第3章 LED景觀照明設計與施工
 3.1 橋梁LED景觀照明設計
  3.1.1 橋梁景觀
  3.1.2 橋梁景觀照明
  3.1.3 橋梁景觀照明設計
  3.1.4 城市立交橋景觀照明設計
  3.1.5 橋梁LED景觀照明設計及工程實例
 3.2 城市廣場LED景觀照明設計
  3.2.1 城市廣場
  3.2.2 城市廣場燈光環境
  3.2.3 城市廣場LED景觀照明設計方法
  3.2.4 城市廣場景觀LED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3.3 建築物景觀照明的規劃設計
  3.3.1 建築物景觀照明
  3.3.2 建築物照明的設計方法
  3.3.3 建築物LED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3.4 園林景觀照明規劃設計
  3.4.1 園林照明要素
  3.4.2 園林景觀照明設計
  3.4.3 園林景觀LED照明工程設計實例
第4章 LED照明工程電氣設計
 4.1 LED照明工程配電係統
  4.1.1 低壓配電係統
  4.1.2 低壓配電係統N綫的電流及電壓
  4.1.3 照明配電係統設計要點
  4.1.4 MCB斷路器的應用
 4.2 照明配電綫路設計與電氣連接
  4.2.1 照明配電綫路設計
  4.2.2 照明配電綫路電氣連接
 4.3 LED照明控製係統設計
  4.3.1 LED照明控製新技術
  4.3.2 城市道路智能LED照明能源管理係統解決方案
  4.3.3 LED景觀照明遠程控製解決方案
 4.4 LED照明工程的防雷接地設計
  4.4.1 低壓供電係統的防雷技術
  4.4.2 浪湧防護器及其應用
  4.4.3 LED照明工程的接地設計
第5章 LED照明工程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
 5.1 工程造價與施工管理
  5.1.1 工程造價管理
  5.1.2 LED照明工程施工管理
  5.1.3 LED照明工程安全管理
  5.1.4 LED照明工程質量管理
 5.2 LED照明工程施工技術
  5.2.1 LED照明工程施工準備與工藝流程
  5.2.2 LED照明工程管路敷設
  5.2.3 LED照明工程管內穿綫
  5.2.4 LED照明工程電纜敷設
  5.2.5 LED照明工程配電箱安裝
  5.2.6 LED照明工程燈具的安裝
  5.2.7 LED照明工程接地和等電位連接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文摘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序言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低壓直流供電係統中的LED照明設計與應用 概述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LED(發光二極管)作為一種高效、節能、長壽命的固體光源,已在照明領域占據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對電源要求嚴格、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場所,如船舶、軌道交通、醫療設備、低壓電器控製櫃等,采用低壓直流供電的LED照明係統,不僅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更能顯著提升係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書旨在係統闡述低壓直流供電係統中的LED照明設計與應用,涵蓋係統構成、光源選擇、驅動電路設計、照明效果評估、施工安裝要點以及維護管理等方麵,為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份詳實的參考。 第一章 低壓直流供電係統基礎 1.1 低壓直流供電係統的特點與優勢 在許多特殊應用場景下,傳統的市電(交流220V/380V)供電方式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或不適用。低壓直流(如12V、24V、48V等)供電係統,通過DC-DC變換器或專用電源將市電轉換而來,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安全性高: 直流電壓較低,遠低於人體的安全電壓範圍,大大降低瞭觸電的風險,尤其適用於潮濕環境或易燃易爆場所。 能效提升: LED本身是直流驅動的光源,直接使用直流電可以避免交流至直流的轉換損耗,提升整體能源利用效率。 電氣兼容性: 許多電子設備本身就是直流供電,采用統一的低壓直流係統可以簡化布綫,減少電磁乾擾。 電源穩定性: 通過閤理的電源設計和穩壓措施,低壓直流電源可以提供更穩定的電壓輸齣,有利於LED驅動和延長LED壽命。 易於集成: 方便與電池儲能係統、太陽能光伏係統等直流能源相結閤,實現能源的就地消納和高效利用。 1.2 低壓直流供電係統的基本構成 一個典型的低壓直流供電LED照明係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電源轉換單元: 將外部市電(AC)或其他直流源(如電池、光伏陣列)轉換為係統所需的低壓直流電壓。這通常涉及AC-DC開關電源、DC-DC變換器等。 配電單元: 對低壓直流電進行分配和管理,包括斷路器、保險絲、接綫端子、綫纜等,確保電力分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LED燈具: 包含LED芯片、LED驅動器(DC-DC)、光學組件(透鏡、反射器)、散熱結構和外殼等。 控製單元: 根據實際需求對照明進行調光、開關、場景切換等控製,如手動開關、遙控器、智能控製器、傳感器(光敏、人體感應)等。 1.3 低壓直流供電標準與規範 針對不同應用領域,存在一係列相關的低壓直流供電標準與規範,例如: 國際標準: IEC係列標準,涉及安全、性能、電磁兼容性等。 國傢/地區標準: 如中國的GB係列標準,美國的UL標準,歐洲的CE標誌等,具體取決於産品齣口和應用區域。 行業標準: 針對特定行業(如船舶、軌道交通)製定的更為細緻和嚴格的標準。 在進行設計和施工時,必須嚴格遵守這些標準,以確保係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閤規性。 第二章 LED光源與燈具選型 2.1 LED光源的技術特性 LED光源的獨特半導體特性決定瞭其與傳統光源的差異: 光效高: 單位功率産生的流明數高,即發光效率高。 壽命長: 理論壽命可達5萬至10萬小時,遠超白熾燈和熒光燈。 顯色性好: 可根據需求提供不同色溫和高顯色指數(CRI)的光源,還原物體真實色彩。 體積小巧: 易於設計成各種緊湊型燈具。 響應速度快: 開關速度快,無頻閃問題。 方嚮性強: 發光方嚮性強,有利於定嚮照明,減少光綫損失。 易於調光: 通過改變電流大小或脈衝寬度調製(PWM)可實現平滑調光。 2.2 LED光源的分類與參數 按發光顔色分類: 單色LED(紅、綠、藍、黃等)和白色LED。 按封裝形式分類: 直插式LED、貼片式LED(SMD)、功率型LED、COB(Chip On Board)LED等。 關鍵技術參數: 光通量(Luminous Flux, Φ): 燈具發齣的總光量,單位為流明(lm)。 光強(Luminous Intensity, I): 在特定方嚮上發齣的光綫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照度(Illuminance, E): 被照麵單位麵積上的光通量,單位為勒剋斯(lx)。 色溫(Color Temperature, Tc): 光源發齣的光的顔色,單位為開爾文(K)。暖白(2700K-3000K)、自然白(4000K-4500K)、冷白(5000K-6500K)。 顯色指數(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 光源對物體真實色彩的還原能力,CRI值越高,顯色性越好,最高為100。 發光效率(Luminous Efficacy): 光通量與消耗功率之比,單位為lm/W。 功率(Power, P): 器件或燈具消耗的電功率,單位為瓦特(W)。 工作電壓(Operating Voltage): LED芯片或LED模組正常工作時所需的電壓。 工作電流(Operating Current): LED芯片或LED模組正常工作時所需的電流。 熱阻(Thermal Resistance): LED芯片結溫與外殼溫度之間的溫差與功率之比,影響散熱效果。 2.3 LED燈具的選型原則 在低壓直流供電係統中選擇LED燈具,需綜閤考慮以下因素: 額定工作電壓匹配: 燈具的額定工作電壓必須與供電係統的直流電壓(如12V、24V)相匹配,或者燈具內置的驅動器能夠兼容該直流電壓。 功率需求: 根據照度要求和被照麵積,計算所需總光通量,再根據LED燈具的光效和功率,選擇閤適的燈具型號和數量。 顯色性要求: 針對不同環境(如閱讀區、工作區、展示區),選擇不同CRI值的LED燈具,確保對物體色彩的準確還原。 色溫選擇: 根據環境氛圍和功能需求,選擇閤適的色溫。 防護等級(IP等級): 考慮安裝環境的潮濕、粉塵、腐蝕性等條件,選擇具有相應IP防護等級的燈具,如IP65、IP67等。 散熱設計: 優質的LED燈具應具備良好的散熱設計,確保LED芯片在額定工作電流下結溫不超過其允許值,以保證壽命和穩定性。 光學設計: 根據照明需求(如區域照明、重點照明、洗牆照明),選擇具有閤適配光麯綫的燈具,避免眩光和光浪費。 調光與控製: 如果需要調光或智能控製功能,選擇支持相應調光方式(如PWM)和控製協議(如0-10V、DALI)的LED燈具。 成本效益: 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綜閤考慮燈具的初投資、運行能耗和維護成本,進行經濟性分析。 第三章 LED驅動電路設計 3.1 LED驅動電路的功能 LED驅動電路是將低壓直流電源轉換為適閤LED芯片工作的電流或電壓,並實現調光、保護等功能的核心單元。其主要功能包括: 恒流輸齣: LED的發光亮度與電流密切相關,恒流驅動可以保證LED亮度穩定,避免因電壓波動引起的亮度變化,同時防止過流損壞LED。 電壓轉換(升壓/降壓/升降壓): 根據LED芯片的工作電壓與供電係統直流電壓之間的差異,選擇閤適的DC-DC變換拓撲。 調光功能: 通過改變輸齣電流或使用PWM信號,實現LED亮度的調節。 保護功能: 包括過溫保護、過壓保護、欠壓保護、短路保護、開路保護等,提高LED驅動器的可靠性和壽命。 3.2 驅動電路的常見拓撲結構 在低壓直流供電係統中,常見的LED驅動電路拓撲包括: 綫性穩壓(Linear Regulator): 結構簡單,成本低,但效率較低,尤其是在輸入輸齣電壓差較大時,發熱量大。適用於小功率、低要求場景。 開關電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SMPS): 降壓型(Buck Converter): 輸入電壓高於LED工作電壓時使用,效率高,體積小。 升壓型(Boost Converter): 輸入電壓低於LED工作電壓時使用,將低壓直流升至LED所需較高電壓。 升降壓型(Buck-Boost Converter): 輸入電壓可能高於或低於LED工作電壓,適用性更廣。 SEPIC/Ćuk 變換器: 具有輸入輸齣同相或異相的特點,根據具體需求選擇。 多串多並(Matrix)驅動: 用於大功率LED模組,將LED芯片進行串並聯組閤,並通過相應的驅動電路進行驅動。 3.3 恒流驅動的實現方式 基於電流采樣電阻的反饋: 通過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固定阻值的電阻,檢測流過LED的電流,並反饋給控製芯片,通過PWM信號或調整驅動管的導通程度來穩定電流。 基於電感的電流反饋: 利用電感在電流變化時的電磁特性,實現對輸齣電流的精確控製。 PWM(脈衝寬度調製)調光: 通過快速開關LED,改變導通時間與周期之比(占空比)來控製LED的平均亮度。這種方式效率高,無明顯色溫漂移,是主流的LED調光方式。 3.4 驅動電路設計中的關鍵考慮因素 效率: 驅動電路的效率直接影響係統的整體能耗,選擇高效率的拓撲和元件至關重要。 功率密度: 在滿足散熱的前提下,盡量減小驅動電路的體積,方便集成到燈具中。 可靠性與壽命: 選用高質量的電子元件,進行充分的降額設計,並考慮良好的散熱,以保證驅動電路的穩定運行和長壽命。 EMI(電磁乾擾): 開關電源會産生電磁乾擾,需要進行閤理的電路布局、濾波和屏蔽設計,符閤電磁兼容性要求。 熱管理: 驅動電路中的功率元件(如MOSFET、電感)會産生熱量,需要有效的散熱措施,如散熱片、PCB散熱敷銅等。 成本: 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選擇性價比高的元件和設計方案。 安全隔離: 在某些對安全要求極高的場閤,可能需要考慮隔離型驅動電路,以實現輸入輸齣的電氣隔離。 第四章 照明效果評估與優化 4.1 照明設計的基本原則 滿足視覺需求: 根據不同功能區域(工作、休息、交通、展示等)的視覺任務要求,確定閤適的照度、均勻度、眩光限製等。 節能環保: 采用高效LED光源,優化燈具布置,利用智能控製,實現最大限度的節能。 舒適與美觀: 創造良好、舒適的照明環境,提升空間品質,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安全性: 保證照明係統的安全運行,避免因照明不足或眩光導緻的安全隱患。 4.2 關鍵照明參數的計算與分析 照度計算: 間接法(流明法): 適用於照度要求不高、燈具布置較為均勻的區域。公式:E = (Φ × K × N) / A,其中E為平均照度,Φ為單個燈具的光通量,K為利用係數(考慮瞭房間形狀、牆麵反射率、燈具效率等),N為燈具數量,A為被照房間麵積。 直接法(逐點法): 適用於照度要求較高、需要精確控製的區域,如工作颱麵。考慮每個燈具在被照點産生的照度,並進行疊加。 均勻度(Uniformity): 衡量被照麵光照分布的均勻程度。通常用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U = Emin / Eavg)或最小照度與最大照度之比(U = Emin / Emax)來錶示。 眩光評估: the Unified Glare Rating (UGR) system: A widely used method to quantify discomfort glare. The UGR value indicates the degree of visual discomfort caused by glare. Direct glare: Caused by bright light sources directly entering the eye. Reflected glare: Caused by light reflecting off shiny surfaces. 顯色性評估: 通過CRI值來評估光源對物體真實色彩的還原能力,並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選擇閤適的CRI值(如高CRI>90用於醫療、藝術品展示)。 4.3 照明設計軟件的應用 現代照明設計離不開專業的照明設計軟件,如Dialux, Relux等。這些軟件可以: 三維建模: 建立房間或場所的三維模型。 燈具庫: 導入或創建各種LED燈具的光度數據。 照度模擬: 計算不同區域的照度、均勻度、眩光等參數,並以等照度綫圖、色度分布圖等形式直觀展示。 效果預覽: 模擬不同光照條件下的視覺效果。 參數優化: 通過調整燈具類型、數量、布置位置等,優化照明設計方案。 4.4 照明效果的現場測試與調整 設計完成後,現場測試與實際效果評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照度計: 測量實際照度值,與設計值進行對比。 色溫計/顯色性測試儀: 評估光源的色溫和顯色性是否符閤要求。 目視檢查: 觀察照明的整體效果、均勻度、是否存在明顯陰影、眩光等問題。 用戶反饋: 收集使用者的反饋意見,對不滿意之處進行調整。 根據測試結果和反饋,對燈具的數量、功率、布置方式或控製策略進行必要的優化調整。 第五章 施工安裝要點與注意事項 5.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圖紙審核: 仔細審核照明設計圖紙,理解燈具型號、數量、布置、接綫方式、控製要求等。 材料檢查: 檢查所有材料(LED燈具、驅動器、綫纜、連接器、安裝件、控製設備等)是否符閤設計要求,有無損壞。 工具準備: 準備齊全的施工工具,如萬用錶、剝綫鉗、壓綫鉗、電鑽、梯子、腳手架、安全防護用品等。 人員培訓: 施工人員應熟悉LED照明係統的特點、低壓直流供電安全規程及操作技能。 現場勘查: 再次勘查施工現場,確認燈具安裝位置、綫纜走嚮、電源接入點等是否可行。 5.2 低壓直流綫纜敷設與連接 綫纜選擇: 根據電流大小、敷設環境(明敷、穿管、橋架等)、機械強度要求,選擇閤適截麵的低壓直流綫纜。注意綫纜的絕緣性能和耐候性。 綫纜敷設: 明敷: 應固定牢固,避免受損,必要時采取防護措施。 穿管: 選擇內徑閤適的管材,管材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 橋架: 按照規範要求安裝綫纜橋架,並對綫纜進行閤理綁紮。 與其他電纜區分: 低壓直流綫纜應與強電、弱電綫路分開敷設,避免相互乾擾,並做好標識。 接綫規範: 端子連接: 使用符閤規格的接綫端子,確保連接緊密、可靠。 焊锡連接: 焊接點應牢固、飽滿,並進行絕緣處理。 壓接連接: 使用專用壓綫工具,壓接應牢固可靠。 極性識彆: 低壓直流係統對極性敏感,必須嚴格按照正負極進行連接,接反可能導緻損壞。 防水防潮: 在潮濕或戶外環境下,接綫處應采取可靠的防水、防潮措施,如使用防水接綫盒、密封膠等。 5.3 LED燈具的安裝 安裝位置: 按照設計圖紙確定的位置安裝燈具,確保燈具的照射方嚮、角度準確。 固定可靠: 燈具的固定必須牢固可靠,能承受自身重量及可能受到的外力,防止脫落。 散熱空間: 確保燈具周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散熱,避免熱量積聚影響LED壽命。 接口連接: LED燈具的電源接口、控製接口應與供電綫路、控製係統連接正確,確保連接緊密、絕緣良好。 防觸電措施: 即使是低壓直流,也應確保燈具外殼接地(如果設計要求)或有其他防觸電保護措施。 5.4 控製係統的安裝與調試 控製器安裝: 控製器應安裝在通風良好、易於操作和維護的位置,避免高溫、潮濕和強電磁乾擾。 綫路連接: 按照控製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連接電源綫、信號綫、燈具控製綫。 參數設置: 根據設計要求,對控製器進行參數設置,如亮度等級、開關時間、場景模式等。 功能測試: 連接電源後,對控製器進行功能測試,檢查調光、開關、聯動等功能是否正常。 5.5 安全施工與質量檢查 安全第一: 嚴格遵守用電安全規程,高處作業、帶電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絕緣檢查: 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綫纜、接綫點的絕緣情況。 通電測試: 在所有接綫完成後,進行通電前檢查,確認無誤後方可通電。首 次通電時,應先連接電源,再連接負載,並密切觀察燈具和驅動器的工作狀態。 逐項驗收: 對每個迴路、每個燈具、每個控製功能進行逐項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接地保護: 按照規範要求,對金屬燈具外殼、設備機箱等進行可靠接地。 標識清晰: 所有綫纜、接綫端子、配電箱等應有清晰、規範的標識,便於日後維護。 第六章 維護管理與故障排除 6.1 日常維護與檢查 定期清潔: 定期清潔燈具錶麵和散熱器,去除灰塵和汙垢,保證良好的散熱和光效。 目視檢查: 巡視檢查燈具是否完好,有無鬆動、損壞、異常發熱、異味等現象。 功能測試: 定期測試照明係統的調光、開關、場景等功能是否正常。 環境檢查: 檢查燈具安裝環境是否發生變化,如是否增加潮濕、粉塵等,必要時采取額外的防護措施。 6.2 常見故障現象與原因分析 燈具不亮: 電源問題: 檢查低壓直流供電係統是否正常,電壓是否達標。 驅動器故障: 檢查LED驅動器是否損壞。 LED芯片損壞: 檢查LED芯片是否燒毀。 接綫問題: 檢查綫纜連接是否鬆動、斷路,極性是否接反。 控製器故障: 檢查控製信號是否到達,控製器是否正常。 燈具亮度不足或閃爍: 驅動電流不足: 檢查驅動器輸齣電流是否正常。 LED老化: LED使用時間過長可能導緻光衰。 散熱不良: 驅動器或LED過熱導緻降額工作。 電源波動: 供電電壓不穩定。 PWM信號異常: 調光信號乾擾或損壞。 燈具顔色異常(如偏黃、偏紅): LED混色不均: 如果是RGB燈具,可能是某個顔色的LED芯片老化不一緻。 驅動器控製異常: 驅動器對各顔色LED的電流控製齣現偏差。 燈具工作溫度過高: 散熱不良: 燈具散熱設計不足,或散熱器被遮擋。 驅動電流過大: 驅動器參數設置錯誤或損壞。 環境溫度過高: 施工環境溫度本身過高。 6.3 故障排除步驟 1. 隔離故障: 首先斷開燈具或迴路的電源,確保安全。 2. 初步檢查: 通過目視檢查,尋找明顯的損壞跡象,如燒焦、變形、鬆動等。 3. 測量關鍵參數: 使用萬用錶測量電源電壓、驅動器輸齣電壓/電流。 對於調光燈具,測量控製信號(PWM信號)的占空比和頻率。 4. 更換可疑元件: 根據故障現象和測量結果,逐步更換可能損壞的元件,如驅動器、LED模組、連接綫等。 5. 驗證修復: 更換元件後,重新通電測試,確認故障排除。 6. 記錄與分析: 詳細記錄故障現象、原因、處理過程,為今後維護提供經驗。 6.4 維護記錄與管理 建立完善的照明係統維護記錄,包括: 設備清單:所有燈具、驅動器、控製器的型號、安裝位置、編號等。 安裝日期與調試記錄。 日常檢查與維護記錄。 故障發生日期、故障現象、原因分析、維修措施、更換部件等。 定期進行係統評估,預測潛在風險,製定預防性維護計劃,確保照明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 結論 低壓直流供電係統中的LED照明設計與應用,是實現安全、高效、智能照明的重要方嚮。本書從係統構成、光源選型、驅動設計、效果評估到施工安裝和維護管理,進行瞭係統性地闡述。通過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工程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進行此類照明係統的設計、施工和運維,為各應用場景提供可靠、優質的照明解決方案。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句老實話,我買這本書主要是為瞭解決一個長期睏擾我的問題:如何高效、規範地處理大型商業綜閤體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舊的照明係統淘汰,新的LED係統引入,中間涉及到大量的能耗計算、控製係統兼容性以及消防安全規範的銜接。市麵上大多書籍對“節能”的論述都停留在“更換高效光源”的層麵,顯得過於膚淺。而這本書在討論“智能照明控製係統”時,引入瞭DALI和0-10V調光協議的實際應用差異,並著重分析瞭在不同區域負荷變化下,如何通過分區控製和場景預設來實現最大化的能源節約,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作者似乎深諳業主方對投資迴報率(ROI)的敏感性,所以書中的許多設計建議都隱含瞭經濟效益的考量,而不是單純追求技術上的炫酷。這種“技術服務於商業價值”的視角,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大提升,我可以直接藉鑒其中的策略去準備項目提案。

評分

這部書,說實話,我本來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涉及到“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這種技術性很強的內容,很多市麵上的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堆砌規範,讓人讀起來昏昏欲睡。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作者似乎真的理解一綫工程師和設計師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那些“痛點”。它沒有一上來就用一堆晦澀難懂的公式轟炸讀者,而是從實際應用場景齣發,比如如何根據不同空間的功能需求來確定照度標準,如何平衡能效與視覺舒適度。我特彆欣賞它在“燈具選型”那一章節的處理方式,它不隻是羅列瞭各種LED燈具的參數,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封裝、不同配光麯綫的燈具在特定場閤下的優劣,甚至提到瞭早期LED産品中常見的色溫漂移問題及其應對策略,這種前瞻性和細節把控,讓我覺得作者絕對是帶著實戰經驗在撰寫內容。而且,排版上相對友好,圖錶清晰,即使是初次接觸LED照明領域的讀者,也能比較順暢地跟上思路,不像有些教科書那樣,圖文分離嚴重,查找信息費勁。總而言之,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堅實的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點,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和工作更有信心。

評分

我手裏頭還有好幾本關於建築電氣和照明的書,坦白講,很多都像是把多年前的標準和近幾年的新技術硬生生地縫閤在一起,邏輯上總覺得有些跳躍和脫節,讀完後知識體係還是散亂的。然而,這本讓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於它的係統性和邏輯的連貫性。它仿佛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地圖,從最基礎的光學原理、LED器件特性講起,層層遞進,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復雜的係統集成和工程控製。特彆是關於“二次光學設計”的那部分,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反射器或透鏡的介紹,而是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濛特卡洛模擬或光綫追跡軟件進行優化設計,並且結閤實際的案例分析瞭公差分析的重要性。這種深度和廣度的結閤,體現瞭作者對整個行業發展脈絡的深刻理解。對於我這種追求“知其所以然”的技術人員來說,這種結構化的知識體係比零散的經驗分享更有價值,它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設計思維框架,而不是僅僅學會如何套用現成的公式或軟件功能。

評分

我通常不太喜歡閱讀由資深專傢寫的技術書籍,因為他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假設讀者已經擁有瞭相當的背景知識,導緻術語密集且解釋不足。但這次的閱讀體驗齣乎意料地順暢。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施工現場常見質量問題與控製”的章節描述得極其生動和細緻。它不是籠統地說“保證接綫牢固”,而是具體指齣瞭在吊裝燈具時,電纜的彎麯半徑不當會導緻內部導綫疲勞斷裂的風險,或者是在戶外防水處理中,密封膠選擇不當如何加速LED驅動電源的老化。這種“血的教訓”式的經驗分享,是標準和規範裏學不到的“潛規則”。對我這種需要經常進行現場監理工作的人來說,這部分內容簡直是救星,它提高瞭我的風險預判能力。作者在強調理論正確性的同時,沒有忘記提醒我們,再好的設計,如果施工環節齣瞭岔子,一切都是空談,這種對全生命周期的關注非常到位。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還體現在它對未來趨勢的把握上。我們都知道LED技術迭代速度極快,今天的主流産品可能兩三年後就會被取代。這本書的“第2版”顯然是吸取瞭市場上的新動態,尤其是對“可見光通信”(VLC)和“健康照明”(Human Centric Lighting, HCL)這些前沿概念的介紹,雖然篇幅不算特彆多,但已經為讀者提供瞭入門級的指導和思考方嚮。它沒有把這些內容寫成遙不可及的科幻,而是結閤現有LED驅動電源和控製芯片的可實現性進行瞭分析,指齣當前的技術瓶頸和可能的突破點。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不僅僅是解決手頭現有項目的設計手冊,更像是一份能夠指導我們更新知識結構、適應行業變革的路綫圖。它鼓勵讀者保持學習的姿態,而不是僅僅滿足於當前已掌握的技能集,這種對長遠發展的引導,是很多專業書籍所缺乏的遠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