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发展研究 | 作者 | 谷秀娟,李文启,张崇杰 |
| 定价 | 4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34604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发展研究》前两篇在梳理了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城镇化投融资发展的过程,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保障措施,为后续的探讨奠定基调。第三篇主要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与PPP模式、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如何从这三方面创新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篇介绍了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发展的启示。*后,第五篇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主导、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发展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 |
| 谷秀娟,1968年04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咨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学士、硕士、博士。1992年5月至2004年6月先后在北京市人民世界银行住房项目办公室、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北京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曾任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或财务顾问,主持或参与多家公司资产重组、投融资的战略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 李文启,1983年05月生,副教授,博士。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基础设施投融资,近年来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州学刊》《农村经济》等期刊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张崇杰,1981年06月生,讲师,在读博士。现任黄河科技学院校长助理,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方向,近年来在分册《种植与养殖》((中外企业家》《CPCI-SSH》《经营管理者》《经济视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6篇学术论文,先后参与3部著作的编写,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1项、省级4项。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在阅读了关于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发展的相关著作后,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过去的城镇化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本书的作者们深入剖析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挑战,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引导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观点深表认同。书中关于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利用股权、债券、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来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书中对如何优化政府在城镇化投融资中的角色,从“直接投入”转向“引导、规范、支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评分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关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的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的作者们似乎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这个大背景下,他们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投融资难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化解的部分尤为关注,因为这是当前许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考验。书中提出的多渠道融资、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如何构建更加稳健的投融资风险共担机制,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另外,本书对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来提升城镇化投融资的效率和透明度,也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在当前的数字化浪潮下,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投融资体系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方面都做得比较出色,为理解和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挑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关于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的书,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整体感受还是颇有启发。这本书的论述非常系统,从宏观的经济背景切入,层层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资金来源的瓶颈。作者们并没有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而是着重探讨了如何打破传统投融资模式的桎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思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和优化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PPP,而是结合了国内外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类型下,PPP模式的适用性、风险控制以及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和管理来最大化其效益。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金融工具如何赋能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智能化,而金融创新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驱动力。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视角,让我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城镇化投融资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思考了很多关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框架非常清晰,从宏观经济背景出发,聚焦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创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等概念与投融资模式相结合的探讨。它并没有孤立地看待金融问题,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框架内来审视。书中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与如何构建适应这一理念的投融资体系紧密相连。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以及发展租赁住房金融等手段,来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此外,作者们对如何运用绿色债券、基础设施基金等金融产品来支持绿色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让我认识到,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创新,不仅仅是金融工具的革新,更是理念、模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非常务实地触及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痛点——资金问题。作者们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城镇化投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新的路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投融管”一体化模式的探讨,它强调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包括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通过专业的管理来保障投资的效益和风险的可控。这一点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拍脑袋”决策造成的浪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书中对如何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引入长期资本,以及如何创新土地金融、房地产金融等相关金融产品的讨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内容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政策参考,也为金融机构、投资企业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思路。总的来说,这本书为理解和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创新,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