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
定价:65.00元
作者:汉语大字典编纂处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579000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注重为读者学习语文知识提供方便。收词以现代汉语词汇为主,兼顾古今。释义除详列现代常见常用义和新出现的义项外,还酌列了较为常见常用的文言义项。各义项配有丰富的例词、例句。
内容提要
《3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适合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使用的中型语文词典。词典以收录现代汉语词语为主,兼收学生和其他读者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文言词语,尤其注意收入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出现的新词新语及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成语及其他熟语约30000条。
目录
凡例……………………………………………………2
音节表……………………………………………………6
新旧字形对照表……………………………………………………11
部首检字表……………………………………………………12
(一)部首目录……………………………………………………12
(二)检字表……………………………………………………14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61
词典正文……………………………………………………1-816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817
汉语拼音方案……………………………………………………818
汉字笔画分类、名称表……………………………………………………821
汉字笔顺规则表……………………………………………………823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824
我国历代纪元简表……………………………………………………826
节气表……………………………………………………829
地质年代简表……………………………………………………830
作者介绍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的成员由全国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字典编纂经验,编纂出版了一批的工具书,所编《汉语大字典》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语言学习和教学工作的人士,我非常看重词典在规范性和前瞻性之间的平衡。规范性是基础,而前瞻性则体现了其对未来语言发展的预判能力。我希望这本《三万词现代汉语词典》能提供清晰的语言使用指导,告诉学习者在不同场合下,哪些词汇是得体和恰当的,哪些词汇则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时代性或情感倾向。然而,在查阅过程中,我发现它对于“语体”和“语域”的标注似乎不够精细。比如,一些在特定专业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术语,在这本词典中可能被归入了普通用语,这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极具误导性的。此外,对于一些在当代语境中已经带有贬义或冒犯色彩的旧有表达,词典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仅仅给出了中性的历史解释,未能及时更新其社会语用价值。这种保守的处理方式,使得它在面对社会文化快速变迁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工具书的使命不应只是记录过去,更要指导现在和影响未来。如果它不能清晰地描绘出不同词汇在当代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地图”,那么它的工具属性就会大打折扣,更像是一份静态的语言博物馆藏品,而非一个动态的语言参照系。
评分这本厚重的词典,光是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学问感。我特意挑选了这本号称“三万词”的现代汉语词典,实在是冲着它的全面性去的。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试图在那些密密麻麻的释义中寻找一些特定词汇的踪迹时,那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如同被突然抽走的梯子,让人措手不及。我记得那天我正在研究一篇关于当代网络用语的学术论文,急需查阅几个新兴的、尚未被主流语言学界完全收录的词汇,比如那个描述“过度信息轰炸”的新词,或者某个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复合词。我耐心翻阅了从“A”到“Z”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仔细检查了那些不常被注意到的附录和边缘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结果,让我失望的是,对于这些明显已经渗透到日常交流中的表达,词典里完全没有提及。它似乎固执地停留在某个更传统的、或许是十年前的语言图景中,对语言鲜活的生命力与不断演变的现实视而不见。这种感觉就像是买了一辆号称最新款的跑车,却发现它的导航系统依然只能识别老旧的街道地图,对于新开辟的高速公路一概不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若不能跟上现代汉语的脉搏,那它的“现代”二字,恐怕就只剩下了一个空洞的标签。我希望它能更紧密地反映出我们今天真实使用的语言面貌,而不是一个被精心打磨但已经脱离了生活语境的“理想化”模型。
评分我对语言的精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我倾向于使用工具书而非网络搜索的原因——我需要的是权威、系统和统一的解释框架。因此,当我被这本《三万词现代汉语词典》吸引时,我期待的是对每一个词条的释义都能做到详尽无遗,并且在多义词的处理上展现出高超的功力。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强烈文化色彩和历史渊源的成语或固定短语,我希望能看到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以及它们在古典文学和现代白话中的演变轨迹。然而,在这本词典的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很多我熟悉的、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其释义显得过于单薄和概念化。例如,对于一个涉及哲学思辨的术语,它给出的定义往往只停留在了最表层的、最常见的含义上,缺乏对更深层次语义层级和引申意义的挖掘。这使得我在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时,不得不转向其他参考资料去补充和佐证。这就好比你去看一位世界级大师的画展,结果发现展出的只是一些他早期的、尚未成熟的习作。工具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广度能够相互支撑,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石。如果核心词条的解释浅尝辄止,那么即便收录了三万个词,其整体的参考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需要的是那种能让我茅塞顿开,理解词汇背后复杂语境和历史沉淀的“醍醐灌顶”式解释,而不是仅仅确认一个词的拼写或最基本的定义。
评分我购买这本词典的一个隐藏期待是它能够帮助我梳理汉语的词汇系统,理解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系统联系。我希望能看到清晰的同义词辨析、反义词群组,甚至是词源学上的溯源脉络,以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词汇知识网络。然而,这本词典在词条之间的横向连接和系统性梳理方面做得相对薄弱。每个词条似乎都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岛屿,提供了独立的信息点,但缺乏将这些岛屿连接起来的“桥梁”。例如,当查阅一个形容“宏大”的词语时,我希望能看到它与其他表达“规模巨大”的词汇(如“磅礴”、“浩瀚”、“巍峨”)之间的辨析,明确指出它们在侧重点、情感色彩和搭配习惯上的差异。仅仅提供几个简单的同义词列表,并不能满足深入学习的需求。这种缺乏系统性的展示,使得使用者在学习新词时,难以将其有效地整合到已有的词汇库中,也使得记忆和应用变得更加零散化。一本优秀的词典,理应是语言知识的导航图,不仅指出每个地标的位置,更要标明不同地标之间的交通路线和相互关系,从而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完整、有结构的认知框架。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工具书的版式设计和检索效率也颇为在意。毕竟,效率是工具的生命线。当我需要快速定位一个词时,我依赖于清晰的排版、合理的字体大小和合理的部首查字索引。这本词典在物理形态上确实是“大部头”,纸张的厚度和装帧都给人一种耐用的感觉,但内部的排版逻辑却让我感到困惑。首先,行距和字间距的处理似乎不够优化,使得在长时间阅读时,眼睛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扫描大段释义的时候。其次,我发现不同词条之间的视觉区分度不高,很多时候我需要花费额外的注意力才能从一个词的解释区顺利过渡到下一个词的开始。更关键的是,在索引的便捷性上,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例如,对于那些罕见的读音或者异形字,它提供的检索路径不够直观和友好。我常常因为找不到一个特定的部首或者笔画数,而不得不浪费时间在翻阅厚厚的部首表上,而不是直接利用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比如网络词典的即时反馈)。一本好的词典应该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向导,指引我迅速到达目的地,而不是把我带进一个迷宫,让我为寻找路标而耗费精力。这种低效的检索体验,极大地削弱了我使用它的积极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