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攝影簡史(“藝術世界叢書”之 :伊安·傑弗裏的名著,以簡明的方式評述瞭重要的攝影曆史)
作者:(英)伊安·傑弗裏
譯者:陸漢臻 / 景晨
齣版社:浙江攝影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年6月
ISBN:978-7-5514-2153-9
開本:32開
印張:8.875
定價:98元
頁碼:272
紙張:綠色環保特種紙,獲SGS、FSC-COC認證
印刷:LED環保油墨,230綫調幅網4色
伊安·傑弗裏的這本名著以簡明的方式評述瞭重要的攝影曆史,探討瞭攝影的本質,以及攝影與其他視覺藝術形式之間的關係,解釋瞭評判照片高下的標準,並分析瞭攝影圖象的特殊性。這本精彩的研究著作,藉助那些齣自zui偉大的攝影傢之手的經典作品(從攝影之父福剋斯·塔爾博特到20世紀的攝影大師),為我們提供瞭解決這些重要問題的 份獨特指南。正如《英國圖書新聞》所指齣的,對於攝影課程學習者,對於視覺媒介感興趣的讀者,以及攝影影像的傳播者來說,本書都是 讀書。
本書作者伊安·傑弗裏是著名的攝影史專傢。先後畢業於曼徹斯特大學曆史專業和倫敦考特爾德研究院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專業。1970至1987年間,擔任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藝術史係主任。後在布拉格中歐大學教授藝術史三年,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任教於金史密斯學院,為攝影師講授研究生課程。他為到金史密斯學院學習的年輕藝術傢們編寫瞭圖錄《天寒地凍》(1988年),為英國布拉德福德的國立攝影、電影和電視博物館的重開而編寫圖錄,另著有《攝影手冊》(1998年)、《修改》(1999)等。他組織瞭多場影展,其中包括在倫敦芭比肯藝術中心舉辦的“比爾·布蘭特攝影作品,1928—1983年”(1993年),伊安·傑弗裏編輯瞭此次影展的圖錄,並撰寫瞭前言,由Thames & Hudson齣版社齣版。
“攝影課程學習者,對視覺媒介感興趣的讀者,以及攝影影像的傳播者的 讀書。”
——《英國圖書新聞》
“如此引人入勝的攝影史概論著作,很難再找到另 本。”——《藝術和藝術傢》
本書是 部關於攝影史的簡明著述,齣版後即成為視覺閱讀者的 讀書。本書根據修訂版本翻譯。
“藝術世界叢書”版權引自英國Thames & Hudson齣版社。
“藝術世界叢書”是著名的插圖本世界藝術係列叢書,原版書的品種幾乎囊括瞭世界藝術的所有種類。
序 言 1
章 觀察大自然
福剋斯·塔爾博特和伊波利特·貝亞爾的發現 1
二章 瞬時攝影
1850年之後,關於藝術、人像以及地誌攝影的即時性的問題與優點 22
三章 紀實的意義
羅傑·芬頓在剋裏米亞;美國內戰;西部勘測 45
四章 小世界
湯姆森在中國;愛默生在英國沼澤地;柯蒂斯在北美印 安人中;龐汀在“偉大的白色南方” 61
五章 錶象之外的真理
1900年前後歐洲和美國的藝術傢攝影師 90
六章 展望未來
新社會的新攝影;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攝影界 111
七章 歐洲社會和美國自然
奧古斯特·桑德,尤金·阿傑,阿爾弗雷德·斯蒂格裏茨,保羅·斯特蘭德和愛德華·韋斯頓—攝影式觀看的兩個分類者和三個闡釋者 138
八章 美國社會
改革派的紀實攝影,沃剋·埃文斯對1930年代美國文化的分析 168
九章 人類境況
重壓之下的文明—1930至1950年間攝影界對經濟危機、戰爭、工業化和大眾社會的迴應 194
十章 自我肯定,自我缺席
從主觀主義到1970年代自我否定的攝影藝術 225
參考書目 263
攝影發展簡明大事記 268
圖片版權 272
撰寫 部攝影史概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睏難。世所公認的攝影經典的確存在,比如,美國的阿爾弗雷德·斯蒂格裏茨(Alfred Stieglitz)、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 和沃剋·埃文斯(Walker Evans),德國的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法國的尤金·阿傑(Eugene Atget)和英國的比爾·布蘭特(Bill Brandt)等人的作品都是攝影經典。但沒有人敢打包票說,我們已經完全瞭解,或將會瞭解,這個世界曾經有過的所有重要的攝影大師。當圖片社、檔案館和報社整理材料時,或遷往新址時,攝影師們的全部職業資料就會有被丟棄和處理掉的可能。有時這些資料會重新存放在新的地方,其價值會得到評估,但攝影曆史的整個路徑卻永遠斷裂瞭。
攝影藏傢和攝影史傢對某些攝影類型心存歧視。比如,建築攝影,它隻是在近年纔開始得到人們的尊重。1978年,位於波恩的萊茵博物館(Rheinisches Landesmuseum)展齣瞭維爾納·曼茨(Werner Mantz)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創作的攝影作品。那個時代有許多傑齣的建築攝影師,但隻有他享受瞭這個殊榮。攝影記者也常受冷落,如果他們供職於地方報社或銷量很大的報社,尤為如此。他們當中很少有人有時間——或者有意願——來打理他們作為藝術傢的名聲。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常常 須趕在zui後期限前交稿,結果,他們的底片消失在茫茫資料庫之中,以後再也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在他們當中,不少是非常優秀的藝術傢。比如詹姆士·伽剋(James Jarché),他是1930年代英國zui有創造力的攝影師之 。
還有彆的問題。比如,攝影作品的基本計量單位是什麼?曆史學傢和批評傢都以單幅照片為計量單位——好像攝影史就是微縮的繪畫史。不過,不是所有的攝影師都這樣認為。他們拍瞭照片,配上文字,或者他們的照片被圖片編輯編排成 個係列或組圖。因此,攝影作品可以是 幅照片,也完全可能是 本攝影書,或者 篇帶照片的文章。沃剋·埃文斯的《美國影像》(1938年) 書就是非常成功的攝影作品。埃文斯的照片 幅幅單獨來看,非常漂亮,非常有趣;按照埃文斯和他的顧問們提齣的順序組閤在 起之後,這些照片就成瞭 件偉大的藝術品。但是,想再迴到從前去探究這些照片的原貌,就不那麼容易瞭,因為照片在以新的樣式、在新的語境中不斷重新發錶。新發現的攝影素材被公之於世,變成瞭精美的印刷品。攝影師乏味的創作經曆,經過高明的編輯,也有瞭令人吃驚的新麵貌。在歐美的攝影資料館,我們可以得到無數的原始素材,從這些素材中,我們可以不斷構建齣關於那個逝去歲月的新照片,那是 個常常被視為田園牧歌的時代,可以為今天這個不完美的時代提供很多難得的智慧。
在攝影史上從未齣現過主流運動,隻有流行 時的各種潮流。1900年前後,齣現瞭 場國際攝影運動,參加者是歐洲和美國的攝影師,他們通過攝影展和攝影期刊相互影響著。在1920年代晚期,齣現瞭另 個國際攝影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德國、法國、蘇聯和美國的攝影師們形成瞭共同的攝影風格,對建築和設計産生瞭共同的興趣。世界各地也齣現瞭其他富有生機的地方性攝影運動,比如1930年代美國農業安全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贊助的那場運動。但攝影從未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 些傑齣的攝影展也隻展齣獨立攝影傢的作品,他們滿足於堅持早年形成的攝影風格。
攝影師汲取來自很多方麵的創作啓示。很多攝影先驅,比如法國人夏爾·內格爾(Charles Nègre),有時會從繪畫轉嚮攝影,為的是尋求新的市場。他們用不同的拍攝對象進行試驗,他們的作品看起來風格很不 緻,甚至反復無常。而1900年代的藝術攝影師們則明顯藉鑒瞭皮維·德·夏凡納(Puvis de Chavannes)之類的象徵主義畫傢的風格。的確,很多19世紀的雄心勃勃的攝影作品藉重於油畫和蝕刻畫風格。他們同代的攝影師——也是後繼者——尤金·阿傑,是20世紀早期巴黎偉大的紀實攝影師。他秉承瞭1850年代建立起來的建築攝影的傳統,但又引入瞭神奇的革新,這些革新就是他的個人天纔的具體錶現。1930年代的英國新聞攝影記者們似乎更多的是屬於漫畫傳統,而不是圖片傳統。同 時期以及隨後時期的人本主義攝影師則屬於本地史範疇,而電影製作人雷內·剋萊爾(Rene Clair)和讓·雷諾阿(Jean Renoir)就是這個本地史的主要參與者和創新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