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
定价:42.00元
作者:杨波 周亚宁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152044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漫话大数据(老狼继《大话物联网》《大话云计算》之后又一本触及IT热点的力作) 推荐购买套装: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 大话无线通信 大话移动通信(套装共3册)(超值附赠cdma2000网络优化典型案例分析)一本不走寻常路的专业图书;一本销售了30000册的通信图书;一本普及通信常识的好书;原来,通信也可以很好玩。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关于通信的基础知识读物,内容涉及通信的各个领域,从通信网络的基础架构到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在内的各类通信技术,从通信的服务运营到通信在个人和家庭以及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品开发基础,通俗地诠释了通信的相关知识,并附有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标准化组织等简要介绍。 本书用独特的行文风格,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通信的发展历程,以独特的视角说明通信的目的和方式,用漫画式的插图帮助读者理解晦涩、枯燥的技术,向通信爱好者展示了通信高科技的巨大魅力,为初学者打开了一扇深入学习通信技术的大门。 本书以通信行业的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作为初入通信行业或者打算进入通信领域的非通信专业人员了解通信和学习通信知识的入门书。
目录
目 录
前言 话说“通信”基本概念 1
章 通信发展史 9
古代通信:信息沟通的起步 10
近现代通信:电磁通信和数字时代的起步 11
当代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时代 14
未来通信:大融合时代 15
第2章 用什么实现通信 17
电信网中的通信工具 17
互联网的通信手段 21
专业领域的通信工具 24
家电中的通信工具 25
第3章 通信到底是干嘛的 27
个问题:用什么信息格式传递给对方——编码 28
第2个问题:如何找到对方——寻址 30
第3个问题:信息传递的额外要求——网络优化 31
额外的一个问题——人性化 33
第4章 说说“编码” 34
开场白 34
从声音到模拟信号 35
模数/数模转换(A/D和D/A)、PCM和线路编码 38
复用与解复用 42
波特率和比特率 46
几种典型数据技术的数据格式 47
数据包、帧和信元名称的统一问题 56
图像和视频编码 57
第5章 讲讲“寻址” 59
开场白 59
电话交换网的寻址 61
以太网内的寻址 63
IP网的寻址 65
怎么会有这么多地址? 73
第6章 谈谈“优化” 74
处处都有“优化”在 74
分工和职责——通信分层结构 76
一根线“掰”成几“瓣”用——复用技术 79
“排兵布阵”有讲究——网络拓扑研究 80
开车还是坐地铁?——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 81
不可忽视的“摩擦力”——传输损耗 84
“非诚勿扰!”——网络安全基本概念 85
浓缩的,都是精华!——通信压缩技术 90
服务,顾客至上!——通信服务质量 91
从几个案例来看优化 92
第7章 通信网络基础框架透视 100
传送网——一切通信网的基础 101
语音网——百年历史,成就卓著 101
数据网——通信新贵,未来之星 101
支撑网——默默无闻,鞠躬尽瘁 101
综合网——通信网中的混血儿 101
各种网络的结构关系 102
第8章 通信网中的传送介质和传输网 104
如何选择传送介质 104
从频谱到带宽 105
看得见的“线”——有线网络的传输介质 106
有线传输设备和网络 110
别拿空气不当导体——无线传输技术 115
高空孤独的通信巨人——卫星通信 120
第9章 电话交换网 122
自动交换:就来自于那次“灵感一闪” 122
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 123
交换机原理 129
作战图——程控交换机的路由 131
作战部署——信令 132
无所不能的智能网 137
PSTN用于数据接入的三种武器 141
0章 数据通信 145
还从电话网的铜线开始——xDSL 145
分组网PSPDN 146
透明链路传送网——DDN 147
局域网互连的技术——帧中继(FR) 149
学院派经典技术——ATM 150
IP over SDH——驴唇对上了马嘴?! 156
语音数据的“杂交”技术——MSTP 158
光纤进入千家万户的希望之星——无源光网络 159
用电视网传送数据——CATV的双向改造和数据应用 161
老杨有话说——从数据通信到IP通信 162
1章 路由与交换 163
IP网的钢筋混凝土——HUB、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 163
路由的发现——路由协议 168
ICMP:IP网检测基本工具 174
IP通信的未来——MPLS 176
2章 互联网通信 177
互联网的诞生 177
IP技术在互联网中成功的诀窍 179
千变万化的接入方式 180
互联网内容的主要载体——IDC 181
E-——互联网的经典应用 183
、与门户网站 184
BBS、FTP、Tel 185
即时通信——有事儿您Q我! 185
搜索引擎 186
电子商务、的网和支付宝 187
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 189
网络游戏——玩家的天堂 189
垂直行业和区域门户迅速崛起 190
互联网应用2.0时代 190
老杨有话说——互联网的未来 191
3章 移动通信 193
先搞清楚“辈分” 193
1G——充满梦想的一代 194
GSM创造历史 194
CDMA打破垄断格局 197
专用业务移动调度系统——数字集群 198
“小灵通”横空出世 199
“大灵通”昙花一现 200
移动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目标:没有盲区! 201
3G姗姗而来 202
4G——给未来许一个愿吧 207
移动网增值业务 210
4章 个人和家庭的通信 215
固定电话及其衍生的数据接入技术 215
个人移动通信 216
电力线也能上网?Yes! 217
利用有线电视电缆的通信新技术 217
5章 行业和企业的通信 219
行业和企业里的语音通信 220
企业IP应用 227
视频会议系统 229
老杨有话说——行业和企业通信带给我们的启示 231
6章 丰富的电信业务 232
电信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232
基础电信业务 233
增值电信业务 235
增值业务举例 236
老杨有话说——业务描述的苦衷 245
7章 运营支撑和管理计费 246
同步——让通信网有统一的时钟 246
认证和鉴权——通信网准入策略 248
网络管理——通信网忠实守护神 249
千变万化的电信计费模式 251
运营商之间的互连互通与结算 253
通信网的运营维护 256
运营商缴费系统 258
电信运营商的那些事儿 258
8章 业务融合与统一通信 261
“分离”的理念:从一个茶馆的故事开始 261
几种IP呼叫信令——百舸争流 266
VoIP——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70
NGN——万般业务竞自由 271
软交换的技术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275
实时传输协议(RTP)——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媒体实时流 278
IP网络的语音编码——谁主沉浮? 279
IMS——移动网中的软交换 280
业务新目标——滚滚长江东逝水,统一通信成主流 282
IP-PBX——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83
分布式呼叫中心——化整为零新理念 284
ICT——CT与IT渐行渐近 285
9章 通信网常见设施 287
机房与装修 287
机房监控 288
电信设备 288
工控机和服务器 289
线缆 289
常见物理接口和接头 289
DDF、ODF与MDF 291
空调 291
电源、电池与UPS 291
老杨有话说——献给通信网中的“小草”们 292
第20章 通信产品开发基础 293
智能性与产品开发 293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系统 294
基于PC或者服务器的通信产品开发基础 295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298
关于产品的认证 309
通信产品开发的思路 310
老杨有话说——关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声叹息” 312
第21章 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 314
第22章 通信企事业单位简介 320
通信行业的价值链条 320
工业和信息化部 323
主要电信运营商 323
增值服务提供商 325
设备制造商 326
内容提供商(ICP) 331
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商 332
咨询公司 333
后记 性格决定命运 334
作者介绍
杨波,曾先后供职于多家知名通信企业,在通信领域工作10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数据通信领域领域、软交换领域享有知名度。周亚宁:曾先后供职于多家知名运营商,在通信领域工作11年,积累了丰富的数据网络,尤其是IP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维经验,是目前新中国联通网络工程师。
文摘
序言
阅读《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尤其是在涉及到数据传输安全和加密的那部分内容,我感到自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对数字世界里的“看不见的保护伞”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网络世界是开放透明的,但当我了解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比如窃听、篡改,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安全机制,我们的信息将是多么脆弱。这本书巧妙地引入了“密码学”的概念,并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它的重要性。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加密算法,而是从一个简单的“替换密码”的例子开始,比如将字母“A”变成“B”,将“B”变成“C”,就像是朋友之间约定的一种只有彼此才能看懂的“暗号”。然后,它逐渐深入到更复杂的加密技术,比如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在讲解非对称加密时,它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公钥和私钥”的比喻,就像是你有一个公开的邮箱地址(公钥),任何人都可以往里面投递信件,但只有你自己的私人钥匙(私钥)才能打开这个邮箱,取出里面的信件。这个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网上购物时,输入密码时是安全的,因为只有服务器上的私钥才能解密我们的信息。它还提到了数字签名,就像是信件上的亲笔签名,能够证明信件确实是你发送的,而且没有被篡改过。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回避技术的复杂性,而是通过这些生动的类比和故事,将抽象的加密原理变得触手可及。我之前对网络安全一直处于一种朦胧的认知状态,现在,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在我们每一次的网络交互背后,都有着无数复杂的安全措施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让我感到安心不少。
评分我不得不说,《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关于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部分,简直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我一直很好奇,我们手机里的网络速度是如何一步步从“2G时代”的慢吞吞,变成如今的“5G时代”的飞速。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通信技术的“时光隧道”。它从最初的模拟通信时代,也就是“1G”,描绘了一个个巨大的“大哥大”手机,以及语音信号是如何被直接转换成电波传输的。然后,它详细讲述了“2G”时代带来的数字革命,GSM技术如何让文字信息(短信)成为可能,以及我们如何开始享受更清晰的语音通话。当我读到“3G”时代,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开始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甚至进行简单的视频通话。它解释了WCDMA、CDMA2000等技术是如何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的。而“4G”LTE技术,则像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高清视频、在线游戏,这些都因为4G的普及而变得触手可及。最让我感到激动的是,它对“5G”技术的展望。它描绘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低延迟、高带宽的5G将如何赋能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革命性的应用。它用生动的例子,比如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才能保证安全,这正是5G能够实现的。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画面感,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名词,而是通过讲述每个时代的技术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通信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在通信领域的不断探索和突破,也让我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必须承认,《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我翻阅过程中,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惊喜,尤其是在关于通信网络架构的章节。我一直以为,所谓的“通信网络”,就是一个个巨大的、看不见的“网”,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精细、更有层次的画面。它详细地介绍了从最基础的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再到应用层,层层递进的通信协议栈。它并没有生硬地堆砌专业术语,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层”的作用。比如,它将物理层比作“路面”,承载着最原始的信号传输;将数据链路层比作“路标和交通规则”,确保数据在局部范围内正确传输;网络层则像是“地图和导航系统”,负责将数据从源头送达目的地,即使穿越了千山万水。而传输层,则像是“快递员”,保证数据能够安全、可靠地从一个应用程序传送到另一个应用程序。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对IP地址和MAC地址的解释。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这两个有什么区别,总觉得都是“地址”嘛,但这本书用“家庭住址”(IP地址)和“身份证号”(MAC地址)的比喻,让我瞬间明朗。IP地址就像是你家的具体位置,可以随时变动,而MAC地址则像是你与生俱来的身份证号,是唯一的,不会改变。这种生动的类比,让我在理解复杂的网络路由机制时,不再感到头晕目眩。它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TCP和UDP协议的区别,一个像是“郑重其事”的信件邮递,确保每一封信都安全送达,另一个则像是“飞鸽传书”,速度快,但偶尔会有丢包的风险。我之前在使用网络时,从来没想过背后有如此精妙的设计。这本书真的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通信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那些平日里看不见的“幕后英雄”,是如何协同工作,支撑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通信活动。
评分《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讲解光纤通信原理的时候,简直就是把我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光的世界”。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下载文件几乎是瞬间的事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本书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它从“光”这个最基本的元素开始,解释了光纤通信的物理基础。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光纤比作一条“光的隧道”,并且巧妙地解释了“全反射”原理,就像是光线在隧道里不断地弹跳前进,几乎不会损耗。它还详细介绍了光信号是如何被编码成信息的,以及光信号是如何在光纤中传输的。最让我感到惊叹的是,它介绍了光纤通信的“波分复用”(WDM)技术。我之前以为一根光纤只能传输一种信号,但这本书告诉我,通过不同的“颜色”或者说“波长”的光,一根光纤就可以同时承载上百甚至上千路不同的信号。它用“彩虹”的比喻,解释了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分开传输,互不干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平时看到的互联网信息,有多少是通过这些“光的信息通道”在瞬息万变地传递着。它还介绍了光信号的接收和解码过程,以及光通信在长距离传输中的优势,比如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快速、便捷的网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就像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承载着海量的信息,连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评分《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深入探讨“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时,简直就像是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信号魔术师”的工坊。我一直对无线通信中的“信号”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如何携带信息的?又是如何被我们的设备读取的?这本书的阐述让我眼前一亮。它首先解释了“调制”这个概念,就像是将想要传输的信息(比如声音、数据)“嫁接”到一个高频的载波信号上,让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在空间中传播。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将一首歌曲(信息)“唱”给一个“扩音器”(载波),让这首歌能够传播得更远。它详细介绍了AM(幅度调制)和FM(频率调制)这两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就像是改变“扩音器”的声音大小(幅度)或者音调(频率),来编码信息。然后,它又介绍了更高级的调制技术,比如PSK(相移键控)和QAM(正交幅度调制),这些就像是更精密的“魔法”,能够在一个载波上携带更多的数据。当信号被传输到接收端后,就需要进行“解调”,就像是将“扩音器”唱出的歌“听”回来,并还原成原来的信息。这本书用清晰的图示和通俗的语言,让我明白了这些复杂的技术是如何工作的,让我对手机、无线网络等设备的“耳朵”和“嘴巴”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认识到,通信的本质就是信号的巧妙运用,而调制与解调,正是实现这一神奇过程的关键技术。
评分我必须说,《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探讨“通信协议”的时候,就像是打开了一本“世界通用语言手册”。我一直觉得,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软件之间如何能够“对话”,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本书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它将通信协议比作是“通用的规则和标准”,就像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遵守的语言和礼仪,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它详细介绍了TCP/IP协议族,这是一个互联网的基石。它用非常生动的例子,解释了IP地址的路由功能,就像是给每一封邮件都贴上了一个可以被追踪的地址,让它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而TCP协议,则像是“可靠的信使”,它会确保每一份数据都能被完整、有序地送达,就像是寄快递时,会反复确认收货地址和打包情况。而UDP协议,则像是“快速的传话筒”,速度快,但不保证送达,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比如在线游戏。它还介绍了HTTP协议,这是我们浏览网页时最常用的协议,它规定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如何交换信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把协议写成枯燥的技术文档,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类比,将这些抽象的规则变得易于理解,让我看到了在互联网世界里,无数的“规则制定者”是如何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如此庞大而有序的通信体系,让我能够自由地获取信息,与世界保持连接。
评分读完《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中关于卫星通信的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触及了宇宙的奥秘,对我们头顶上那些默默工作的“太空眼睛”有了全新的认识。一直以来,卫星通信在我脑海里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总觉得是用于军事或者高级科研的领域。但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首先介绍了不同轨道上的卫星,比如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固定在天空的某个位置,就像是一个永不移动的“信号塔”,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卫星电视的信号稳定。它还讲解了低地球轨道卫星,虽然运行速度快,但可以组成星座,覆盖范围更广,这让我联想到了如今的“星链”计划,它能够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这本书非常生动地解释了卫星通信的原理:地面站将信号发射到卫星,卫星再将信号转发回地球上的另一个地面站,或者直接发送给终端用户。它还介绍了卫星通信在导航(GPS)、天气预报、远程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尤其喜欢它对GPS原理的阐述,它解释了只需要接收来自三颗或四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精确地确定我们的位置,这种“三角定位”的原理,让我感到非常巧妙。它还提到了卫星通信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信号延迟,这是因为信号需要穿越遥远的距离,以及大气层对信号的干扰。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是如何突破地理限制,将我们的世界连接得更加紧密的,也让我对未来卫星通信在人类探索宇宙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哦,我得说,当我第一次拿到《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的时候,心头涌上一股既好奇又有些许畏惧的情绪。通信,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光环,仿佛是技术巨匠们才能驾驭的领域。我一直觉得,那些信号、波长、调制解调之类的术语,就像是密码一样,只有少数精英才能破解。但这本书的名字,"大话通信",又充满了亲切感和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让我觉得,或许,或许普通人也能窥探到它的门径。我特意翻阅了它的大部分章节,想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变得易于理解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无线通信原理的阐述。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我手机里的信号时强时弱,为什么有时候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就很难打通电话。这本书没有像那些枯燥的技术手册那样,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而是从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开始,就像是大家在房间里说话,声音大了传播得远,小了就容易被遮挡。然后,它循序渐进地引入了信号的发射、接收、频率、带宽这些概念,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收音机调台的过程,就好像是在众多声音中寻找自己想要听到的那个频道。它还解释了手机信号塔的工作原理,就像是一个个“传声筒”,把我们的声音转换成电磁波,再传给远方的另一个“传声筒”。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多径效应”的时候,用了“回声”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导致同一个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干扰。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手机信号不稳,有时候是这些“调皮”的反射信号在捣乱。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技术,用最朴实、最形象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通信世界,而不是在冰冷的实验室里。它让我对身边的无线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不再对通信领域感到敬畏,而是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我得说,《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关于“数据压缩与编码”的章节,简直就像是把我带入了一个“信息优化大师”的领域。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有时候文件大小差别那么大?尤其是在观看高清视频或者传输大量图片的时候,如果没有有效的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效率会大大降低。这本书的阐述让我大开眼界。它首先解释了“数据压缩”的目的,就是减少数据的冗余,让信息在传输和存储时更加高效。它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压缩方式: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在讲解无损压缩时,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是找出文本中重复出现的词语,然后用一个更短的符号来代替,比如将“非常非常高兴”压缩成“2×非常高兴”,这样既能保留所有信息,又减少了存储空间。它还提到了常见的无损压缩算法,比如ZIP。而对于有损压缩,它则解释说,是在不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感知的前提下,舍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就像是观看视频时,人眼对微小的色彩差异并不敏感,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适度压缩。它还介绍了MP3音频编码和JPEG图像编码,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有损压缩技术的应用。这本书让我明白,当我们享受流畅的视频播放,或者发送体积不大的图片时,背后都有这些“信息优化大师”在默默地工作,它们通过精妙的算法,让数据变得更加“苗条”,从而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这让我对科技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在讲述“蜂窝通信网络”这一部分的时候,简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繁忙而有序的“城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我走到哪里,手机信号好像都能跟着我,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这本书的阐述让我豁然开朗。它解释了“蜂窝”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像是把整个通信区域划分成一个个小的“蜂窝”,每个蜂窝都有一个基站负责覆盖。然后,它详细讲解了手机在不同蜂窝之间“切换”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在城市里开车,当离开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时,需要无缝衔接。它还引入了“频率复用”的概念,就像是同一个频率可以在不相邻的蜂窝中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让更多的人能够同时使用通信网络。我特别喜欢它对“切换”过程的描述,它解释了当手机信号变弱时,它会自动寻找下一个更强的信号源,并与新的基站建立连接,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平滑,以至于我们几乎察觉不到。它还提到了“小区容量”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增加基站密度来解决高峰期的网络拥堵。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一次流畅的通话,每一次快速的网络连接,都离不开背后庞大而精密的蜂窝通信网络的支撑。它不仅仅是几个信号塔,而是一个由无数个“蜂窝”组成的,高度协调运作的系统,默默地为我们的通信提供保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