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

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Franki Falkow,Adam Du 著
图书标签:
  • 人像摄影
  • 摄影技巧
  • 写真
  • 摄影教程
  • 光线运用
  • 构图
  • 修图
  • 摄影师
  • 摄影入门
  • 肖像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文京典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4300
商品编码:2982507929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

定价:88.00元

作者:Franki Falkow, Adam Duckworth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53843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将教会读者掌握商业人像摄影方面的所有事情,全流程的掌控与制作,括:全流程的运营与制作,括:如何组建工作室的团队,如何选用设备,如何选用模特,如何拍摄,如何选用场景,如何指导模特摆姿,如何用光,以及如何解决在拍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拍摄初期的寻找模特并策划试镜、应对不同的拍摄类型、摄影师与模特的有效沟通方式拍摄期间模特的摆姿技巧、人像拍摄的要点与布光技巧不同拍摄环境下的摄影师与不同类型模特的沟通给出了妙招众多摄影师与模特访谈讲述人像拍摄合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之道

内容提要


摄影师与模特的互相配合有多重要?专业的人像摄影师到底需要如何寻找和指导模特摆出自然、表现力极强同时又符合主题的美姿?同时,专业的模特应该了解哪些摆姿技巧?而摄影师与模特之间又应该如何快速有效地沟通?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本书由知名摄影师与模特共同完成,共分12个章节,内容涉及拍摄初期的寻找模特并策划试镜、应对不同的拍摄类型、摄影师与模特的有效沟通方式,以及拍摄期间模特的摆姿技巧、人像拍摄的要点与布光技巧等。书中还专门针对不同拍摄环境下的摄影师与不同类型模特的沟通给出了妙招。同时,书中还采访了众多摄影师与模特,让他们来讲述人像拍摄合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之道。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专业人像摄影师、摄影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6 引言



8 模特与摄影师:长久以来的关系

10 模特成功的因素



12 章 起步

13 一切从简

14 寻找模特

16 建立个人档案

18 测试



20 第2章 策划与试镜

21 试镜的场所

22 试镜

24 远程试镜

26 与模特经纪公接触

28 经纪公的会谈

30 Scott Nathan的幕后访谈



32 第3章 简报

33 项目简报

34 拍摄环境

36 拍摄的类型:杂志片

40 拍摄的类型:商业拍摄

44 Fo Porter的访谈



46 第4章 阐释你的设想

47 打破僵局NTENTS

48 建立良好关系

50 模特的类型

52 适应与激励

54 维持联系

56 沟通:言语

58 沟通:肢体语言

60 Emma Meyer的访谈



62 第5章 摆姿势

63 从头到脚摆好姿势

64 全身的姿势

66 头部、颈部和肩部

68 手臂、手掌和手指

70 腿部和足部

72 “不用摆姿势!什么都不用做!”

74 Nat Sin的幕后访谈



76 第6章 人像拍摄

77 当面部是拍摄焦点时

78 表情:揭示真实

80 眼睛重要

82 对镜头微笑

84 发型和化妆

90 拍摄地点:室内

92 拍摄地点:室外

94 连续照明

96 自然光



98 第8章 缓和紧张气氛

99 缓解焦虑

100 拍摄之间的拍摄

102 数码革命

104 选择合适的团队

106 外景拍摄

108 夜景拍摄



110 第9章 保持掌控

111 起好带头作用

112 狂野的摄影师

114 与“名伶”共事

116 指挥一群人

118 男模特的话

120 拍摄女孩:麻烦加倍

122 双人拍摄:创造“永远在一起” 的画面

124 让男孩们冷静下来

126 小众市场

128 与儿童和动物共事

130 LUKE PEARSALL的幕后访谈



132 0章 顾客至上

133 牢记目标市场

134 产品

136 找到合适的姿势

138 佩戴配饰的姿势

140 给新手摄影师的造型建议



142 1章 拍摄性感

143 保持专业

144 常、常好看

146 维持与家人的关系

14

作者介绍


Franki Falkow是Abercrombie & Fitch、Levi's和Gap等多家以及《Elle》、《Vogue》等多家杂志媒体的合作模特。她也曾供职于Bruce Weber、Rankin等多家知名企业。她的丰富经历和经验让她能够很好地处理摄影师与模特的关系。 Adam Duckworth是一名获奖新闻摄影师,同时还著有两本摄影著作。

文摘





序言



光影流转,灵魂定格:探索人像摄影的无限可能 《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 并非一本简单的技巧罗列手册,它是一次深入人像摄影灵魂的探索之旅,一次与镜头背后那位最熟悉却又最神秘的“你”——摄影师的深度对话。这本书将带领您超越对焦、曝光、构图等基础技法的简单应用,而是着眼于如何通过你的镜头,去捕捉、去理解、去放大被摄者的独特魅力,构建出引人入胜、触动人心的视觉故事。 第一章:洞察之眼——理解你眼中的“人” 在按下快门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看见”。本章将引导您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超越表象,去感知被摄者内在的情绪、性格、经历甚至梦想。我们将深入探讨: 情绪的语言: 如何通过微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来解读和引导被摄者的情绪?从喜悦的灿烂,到沉思的内敛,再到忧郁的深邃,每一种情绪都蕴含着独特的视觉张力。我们将学习如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最真实的情感定格。 性格的画像: 如何通过服装、妆容、道具、场景的选择,以及拍摄时的互动,来展现被摄者独一无二的性格特质?是热情奔放,还是沉静内敛?是叛逆不羁,还是温婉柔情?我们不仅仅是在拍摄一张照片,更是在描绘一幅性格的肖像。 故事的线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摄影师的职责是找到并放大这些故事。本章将教会您如何通过“听”,去倾听被摄者的人生片段,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发掘能够构成画面的叙事元素。一次偶然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都可能成为连接观者与被摄者的桥梁。 自我认知与被摄者: 摄影师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对世界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风格和深度。我们将探讨如何平衡自我表达与被摄者的意愿,如何在创作中保持真诚,并建立与被摄者的信任感,让他们在你面前卸下防备,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章:光影的魔法——塑造视觉情感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更是人像摄影的画笔。本章将带您走进光影的奥秘,学会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为您的作品注入生命力和情感。 自然光的智慧: 从清晨的柔和晨曦,到午后的炽烈阳光,再到傍晚的温暖余晖,不同的自然光线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氛围。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巧妙地运用自然光,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情感的光影效果。例如,如何利用窗边的侧光勾勒面部轮廓,如何利用逆光营造梦幻唯美的氛围,如何利用散射光获得柔和细腻的肤色。 人造光的驾驭: 无论是闪光灯、常亮灯,还是LED灯,人造光提供了更可控的创作空间。本章将深入讲解: 基本布光法则: 伦勃朗光、蝴蝶光、伦勃朗光、三角光等经典布光技巧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面部的立体感和情绪的表达。 柔光与硬光的对比: 了解不同质感的光线如何影响皮肤的质感、细节的呈现以及画面的整体情绪。柔光更适合展现细腻、唯美的特质,而硬光则能增强戏剧性和力量感。 色彩的语言: 如何利用不同色温的光线,以及彩色滤光片,来营造特定的色彩氛围,从而呼应被摄者的情绪和主题。冷色调带来宁静、忧郁,暖色调则传递温暖、活力。 人造光与自然光的结合: 探索如何将人造光巧妙地融入自然光环境中,实现更丰富、更具创意的光影效果。 光影的叙事性: 光与影并非只是为了“照亮”被摄者,它们本身就可以讲述故事。学会如何利用阴影来引导视线,制造神秘感,或者突出被摄者的某些特征。光线方向、强度、角度的细微变化,都能在画面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情感共鸣。 第三章:构图的艺术——引导视线,讲述故事 构图是摄影师的“眼睛”,是引导观众视线、构建画面秩序的关键。本章将超越简单的“三分法”,深入探讨更具深度的构图理念。 黄金分割与视觉引导: 除了经典的三分法,我们还将探讨黄金螺旋、费波那契数列等在构图中的应用,如何自然地引导观众的目光聚焦在画面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 留白的力量: 适度的留白并非“空”,而是为了突出主体,营造空间感和呼吸感。学会如何运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意境,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线条的韵律: 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S形曲线……不同的线条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利用环境中的线条,或者引导被摄者的姿态来构建有力的线条,增强画面的动感或稳定性。 框架与前景: 利用门框、窗户、树枝等作为前景或框架,能够有效地框定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并为画面增添叙事性。 对称与平衡: 理解对称构图带来的稳定感、秩序感,以及如何通过非对称构图来制造视觉张力和动感。 突破常规的尝试: 在掌握基本法则后,鼓励您大胆尝试非常规的构图方式,例如仰拍、俯拍、低角度拍摄,甚至故意打破平衡,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与“人”对话——引导与互动 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与人沟通,是捕捉被摄者内心世界的艺术。本章将聚焦于如何与被摄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激发他们最自然、最动人的状态。 建立信任的桥梁: 在拍摄开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至关重要。了解被摄者的期望、他们的顾虑,以及他们希望通过照片传达什么。用真诚的态度和友善的语言,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尊重。 引导而非指令: 优秀的摄影师是优秀的引导者。与其生硬地指示动作,不如通过语言描述场景、情感,或者讲个小故事,来激发被摄者自然的反应。例如,与其说“站在这里”,不如说“想象一下,你正漫步在夕阳下的海边,感受海风拂过脸颊”。 捕捉“无意识”的精彩: 最动人的瞬间往往发生在被摄者放松警惕的时候。留意他们不经意间的表情、小动作,例如一个眼神的流露,一个发丝的飘动,一次不经意的微笑,这些往往是作品中最具生命力的元素。 创造“情境”与“角色”: 根据被摄者的性格和照片的主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情境,或者让他们“扮演”一个角色。这有助于他们更容易进入状态,展现出更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聆听与反馈: 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观察被摄者的反应,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必要时做出调整。 摄影师的“存在感”: 摄影师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融入环境,不打扰被摄者,又要保持足够的存在感,能够及时捕捉到精彩瞬间。 第五章:后期魔法——升华作品的艺术 后期制作并非“欺骗”,而是对摄影作品的二次创作,是将画面从“记录”提升到“艺术”的必经之路。本章将指导您如何用精湛的后期技术,进一步升华您的作品。 色彩的调性与情绪: 学习如何通过调整白平衡、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来强化照片的情绪表达。是温暖、怀旧,还是冷峻、现代? 光影的塑造与修饰: 掌握局部提亮、压暗、以及利用蒙版来精确控制光影的流动,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戏剧性。 皮肤的质感处理: 在保留自然质感的前提下,学习如何巧妙地处理皮肤的瑕疵,使其更加细腻和光滑,但绝非“塑料感”。 锐度与细节的呈现: 如何在保留细节的同时,又不让画面显得过于生硬。 构图的微调与优化: 后期也是优化构图的最后机会,例如进行裁剪、调整倾斜等。 风格的统一与打造: 了解如何通过后期工作流程,来统一系列作品的风格,形成个人独特的视觉语言。 不同风格的后期处理: 探索针对不同风格(例如,唯美、纪实、复古、时尚)的后期处理思路和技巧。 第六章:实践与超越——从新人到大师之路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您成为一名真正懂得人像摄影精髓的创作者。本章将提供一些关于持续学习和提升的建议: 持续的练习与复盘: 强调“学以致用”,鼓励您不断地进行实践,并在每次拍摄后进行深入的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欣赏与学习: 鼓励您多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并分析其成功之处。 构建个人风格: 鼓励您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开始探索和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摄影风格。 面对挑战与批评: 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拍摄中的困难和来自他人的批评。 人像摄影的未来: 展望人像摄影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领域中保持创新。 《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 是一份邀请,邀请您走进人像摄影的无限可能。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公式,而是一系列开放性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这本书,您将学会如何用镜头去“看见”更多,如何用光影去“讲述”更动人的故事,最终,如何用您的作品去触动人心,定格永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后期处理”的彻底洗礼。我一直以为后期只是简单的调色和裁剪,没想到它竟然能够如此大幅度地影响甚至“重塑”一张照片的风格和氛围。书中的内容,远超我之前对后期处理的认知。 作者并没有将后期处理妖魔化,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二次创作”的工具,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他从色彩理论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营造不同的情绪,例如冷色调的宁静、暖色调的温暖,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明度来突出人物的肤色和质感。我之前总是盲目地套用滤镜,现在我明白了,色彩的运用是如此精妙,可以为照片注入生命力。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局部调整来优化人像的细节,比如提亮眼神、柔化肤质,以及如何利用锐化来增强画面的质感。最让我受益的是关于“风格化”的探讨,作者分享了如何通过统一的后期风格,来建立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后期风格,现在我的照片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开始有了“个性”。这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让你的照片“说话”的艺术指南。

评分

拿到《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关于“构图”的章节。我一直认为构图就是把人放在画面中间,或者遵循“三分法”,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构图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有深度。作者以大师级的视角,解析了如何在人像摄影中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来引导观者的视线,突出主体,并传达特定的情感。 书里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精彩的摄影作品,逐一分析其构图的精妙之处。比如,如何利用引导线将目光聚焦在模特的眼睛上,如何利用负空间来营造出宁静或孤独的氛围,如何运用对角线构图来增加画面的动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打破常规”构图的讨论,作者鼓励读者大胆尝试,比如倾斜镜头,或者采用非常规的视角,这些都能够为照片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尝试着在拍摄时,更加有意识地去思考画面的空间布局,去寻找那些能够增强表现力的线条和形状。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将人物置于画面中央,现在我更愿意去探索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去寻找那些能够让画面“呼吸”的空间。这本书就像我的私人构图导师,让我对如何“框住”一个精彩瞬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这本书,在我看来,它真正触及到了摄影的“灵魂”——如何捕捉和表达人物的情感。我以前拍摄人像,总是觉得照片很“死”,人物表情僵硬,眼神空洞,完全无法传达出我想要的那种感觉。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一直以来摸索的方向。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人像摄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画面去讲述人物的故事,去触动观者的内心。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倾听和互动,去深入了解你的拍摄对象,从而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书中分享了许多“情境设置”的技巧,例如如何通过为模特创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或者设置一些能够引发回忆的道具,来引导他们展现出真实的情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眼神”的捕捉,作者分析了不同眼神所传达出的不同情绪,以及如何通过光线、角度和快门时机来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在实践中,我开始更加留意模特的眼神,尝试着去和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当我真正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时,我的相机似乎也捕捉到了那种力量。现在我的照片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变成了“表达”,真的非常感激这本书!

评分

这本《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简直打开了我摄影的新世界!我一直对人像摄影充满热情,但总感觉自己的作品缺少那么点“灵魂”,画面总是硬邦邦的,人物的情绪也抓不住。偶然翻到这本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循循善诱地为我揭示了人像摄影的奥秘。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直接教我复杂的曝光参数或者镜头选择,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入手——“理解你的拍摄对象”。书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如何与模特沟通,如何捕捉他们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作者强调,一张成功的人像照片,首先是与人建立连接,然后才能用镜头去记录。我以前总是专注于技术,忽略了人本身,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技术是工具,而情感才是作品的生命。书中分享了许多与不同类型模特(比如内向者、活泼者、长辈等)沟通的技巧和话术,我尝试着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效果立竿见影。以前我的模特们总是显得有些拘谨,现在他们能更放松地在我镜头前展现真实的自己,那些不经意间的笑容、眼神的交流,都让照片变得生动起来。

评分

《写真之道——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秘笈》这本书,我只能说,它让我对“光线”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知。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摄影就是“按下快门”,光线好不好,全凭运气。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用极其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拍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不同光线条件对人像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光线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情绪感甚至是故事感。 书中详细讲解了自然光(窗边光、阴影下的光)、人造光(柔光箱、反光板、点光源)在人像摄影中的具体运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光比”的讲解,以前我只知道光线要够亮,但不知道原来控制光线的明暗对比,能够如此巧妙地突出人物的五官,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比如,用侧光勾勒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制造出戏剧性的阴影,能够让照片充满故事性;而用柔和的散射光,则能让人物显得更加温柔、亲切。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利用简单道具(如白纸、锡纸)来辅助打光的技巧,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却在实践中发现效果惊人。每次看完一个章节,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找个光线好的地方进行尝试,那种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顿悟感,简直太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