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 9787551409551

西塘 97875514095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阮仪三 著
图书标签:
  • 江南水乡
  • 西塘古镇
  • 旅行
  • 摄影
  • 文化
  • 历史
  • 民俗
  • 建筑
  • 散文
  • 游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51409551
商品编码:2983602691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西塘 作者 阮仪三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ISBN 9787551409551 出版日期 2015-05-01
字数 页码 16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西塘的廊棚,是古镇特有的建筑风光。木柱沿河而立,架起简单的木屋架,铺有瓦顶,遮阳避雨,沿河沿街绵延千米,把小镇主要的沿河街都盖住了。每逢节日,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夕阳西下,红灯点点,水中倒影连成一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廊棚作为沿街建筑的延伸,作为悠悠河流的傍依,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和乡情。
  西塘居民爱植花草,尤善培植杜鹃花,名品之多闻名四方,春来花发,蔚为大观。西塘又是民俗文化荟萃之所,民间自行开办了木雕、根雕、瓦当、服饰、书法绘画等博物馆。西塘还有许多名人故居、大宅深院及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古镇历史文化的见证。
  主要景点:廊棚、石皮弄、古石桥、烧香港、陆坟银杏、种福堂、尊闻堂、倪天增祖居、木雕馆、西园。


   作者简介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E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 “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等。


   目录
水乡明珠——西塘
西塘的廊棚
西塘的弄堂
西塘的庙
西塘的桥
西塘的黄酒
西塘的私家花园——西园
西塘的名宅
西塘的民问收藏
西塘的名花
西塘的小吃
西塘的游线
西塘保护与发展的风波

   编辑推荐

  西塘,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角腹地,有“吴根越角”之称。明清时期已成为江南手工业、商业重镇。镇上小河绕街,有长长的廊棚,给水乡住家和来往的行人以莫大的方便和舒适。古石桥、古巷弄、古树是西塘文化源远流长的写照。


   文摘

   序言
水乡明珠——西塘
西塘的廊棚
西塘的弄堂
西塘的庙
西塘的桥
西塘的黄酒
西塘的私家花园——西园
西塘的名宅
西塘的民问收藏
西塘的名花
西塘的小吃
西塘的游线
西塘保护与发展的风波

《西塘:水韵江南的百年回响》 一、 烟波浩渺,千年古镇的脉络 西塘,这个名字本身便携带着水乡的柔情与历史的厚重。它坐落于浙江嘉善,像一颗温润的珍珠,镶嵌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畔,与上海、杭州、苏州等繁华都市近在咫尺,却又保持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宁静。踏入西塘,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门扉,眼前所见,是如画卷般铺展的江南水乡风情。 这里的建筑,依水而建,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地勾勒出古老的轮廓。白墙上斑驳的苔痕,讲述着岁月的沧桑;青瓦上淋漓的雨渍,诉说着江南的婉约。石板铺就的弄堂,蜿蜒曲折,如同迷宫般引人入胜,每一块石头都曾被无数双脚踩踏,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那纵横交错的河道,则是西塘的血脉,船只穿梭其间,橹声欸乃,如同千年的歌谣,在水面上回荡。 西塘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古朴的外观,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塘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有人烟,历经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繁华的商业集镇,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古老的寺庙,静默地矗立在街角,香火的缭绕,诉说着古老的信仰;古老的宅院,掩映在绿树丛中,雕梁画栋,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二、 粉墙黛瓦,流转千年的建筑之魂 西塘的建筑,是其最直观的魅力所在。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你会惊叹于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尤为突出的是廊棚,这是西塘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临河而建的廊棚,绵延数里,遮风挡雨,为行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雨天,走在廊棚下,听着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别有一番韵味。阳光透过廊棚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更增添了几分古意。 桥,是西塘的灵魂。一座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水道之上,造型各异,形态优美。有的古朴厚重,有的轻盈灵动。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更是古镇的风景线。在桥上驻足,可以俯瞰整条河流的风光,欣赏两岸的建筑,感受古镇的宁静与祥和。尤其是在清晨或傍晚,炊烟袅袅,晚霞映照,古桥与河流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精美的工艺,装饰着西塘的门窗、梁柱,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它们栩栩如生,寓意吉祥,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心。那些古老的门扉,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诉说着世事的变迁。而那些藏匿在深宅大院中的天井,则是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与梦想。 三、 水韵江南,流淌不息的生活气息 西塘的生活,是围绕着水展开的。河流是它的脉络,船只则是它的交通工具。清晨,渔船缓缓划过,带来了新鲜的鱼虾;傍晚,摇橹船悠悠荡荡,载着游客穿梭于小巷之中。水乡人家的生活,早已与这水融为一体。 这里的居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清晨,早点铺的豆浆油条香气四溢;午后,老人们坐在河边,悠闲地聊着家常;夜晚,家家户户的灯火亮起,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你可以在河边的茶馆里,点上一壶龙井,感受慢时光的惬意;你也可以在古老的酒楼里,品尝地道的江南美食,让味蕾也体验一番水乡的滋味。 西塘的夜,又是另一番景致。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笼亮起,与河面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璀璨的星河。河道两岸的酒吧、餐厅,热闹非凡,年轻人的欢声笑语与古镇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不失和谐。这种古与今的交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是西塘独特的魅力所在。 四、 烟雨朦胧,流传千年的文化基因 西塘的文化,是深沉而内敛的。它不仅仅是建筑和风景,更是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气质。这里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从古至今,无数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汲取灵感。 西塘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雕塑和壁画,都在诉说着古镇的故事。那些曾经的传说,那些历史的印记,都以艺术的形式被传承下来。这里的戏台,曾经上演过无数经典的曲目,如今依旧会不时有演出,让人们重温那份传统的韵味。 除了物质上的传承,西塘的精神内核同样引人入胜。它代表着一种江南特有的生活哲学:不争不抢,顺其自然,享受当下。这种“慢生活”的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五、 穿越时光,感受生命的温度 《西塘:水韵江南的百年回响》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对一个鲜活生命的记录。它试图通过文字,将读者带回到那个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时代。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生命的温度,以及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它只是静静地诉说着西塘的故事。从古老的建筑,到流淌的河水,再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它让你感受到,即使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些东西,依然可以被珍藏,被铭记,被深深地热爱。 当你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扇古老的木门,走进了西塘的深处。你看到了那些曾经的繁华,那些流逝的岁月,那些坚守的传统。你听到了橹声的欸乃,看到了船影的摇曳,闻到了水乡特有的味道。你触摸到了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了生命的脉搏。 这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生命的拥抱。西塘,这个永远鲜活的江南古镇,它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去感受。这本书,就是你走进西塘,理解西塘,爱上西塘的一把钥匙。它带给你的,不只是一段文字的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很少对一本纯粹的地域性书籍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但《西塘》确实做到了超越地域的艺术价值。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巧妙,没有生硬地按照地理顺序来介绍景点,而是以一种更接近于漫步和回忆的方式展开叙事,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控得极好,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对宏大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一朵小花、一片苔藓的细微观察。特别是最后几章,那种对逝去时光的怅惘和对古镇未来的期许交织在一起,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珍视。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对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温柔致敬。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样一本侧重地域风情的书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总觉得无非是些走马观花的介绍。但翻开后才发现,作者的笔触深沉而细腻,完全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游记。他似乎对西塘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一些关于历史变迁的叙述,穿插得自然而巧妙,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古镇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挣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时那种克制的深情,那些船娘、老匠人,他们的眼神里藏着的故事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要动人。这让整本书的厚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再是单纯的风景画册,而是一部有温度、有灵魂的城市肖像。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嗅到那股混合了水汽、霉味和淡淡的熏香的气息,这种感官上的沉浸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

这本《西塘》真是让人意犹未尽啊,那种水乡古镇特有的湿润空气和斑驳的青石板路感,仿佛一下子就从书页里溢了出来。作者对光影的捕捉简直是大师级的,尤其是清晨薄雾笼罩下的廊棚,那种朦胧的、带着一丝神秘的美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能清晰地想象出,沿着那狭窄的弄堂走着,耳边是潺潺的水声和偶尔传来的吴侬软语,那种宁静与古朴交织在一起的氛围,让人心头一松。书中对那些老物件的细节描写也极为考究,比如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木质门板,上面刻着模糊的岁月痕迹,或者是一扇雕花木窗后透出的昏黄灯光,都充满了故事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的风景,它更像是在讲述一群人的生活哲学,那种与世无争、缓慢流淌的时间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读完之后,我立刻动了去西塘走一遭的念头,想亲身去体验一下书中所描绘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好。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令人叹服,它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在阅读时仿佛被施了魔法,时间都慢了下来。作者的句式变化多端,有时是如小溪般潺潺流淌的长句,细腻地铺陈环境氛围;有时又是短促有力的句子,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他对色彩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那种黛瓦白墙在阳光下投下的清晰阴影,那种雨后水面倒映出的迷离光影,都被他用文字精准地“画”了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关于西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这些内容写得既有知识性,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们看到了古镇背后那些正在消逝的传统技艺的珍贵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慢生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懒惰,而是一种对生命质量的极致追求。

评分

这《西塘》读起来,就像是做了一场极其真实的梦,梦境中充满了古旧的美好和淡淡的乡愁。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对“水”的描绘,水是西塘的灵魂,书中关于水巷、水车、摇橹船的文字,充满了灵动和诗意。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去赞美,而是通过描述水对岸边建筑的浸润,水面倒影的变幻,以及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来构建起那种独特的水乡意境。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能感觉到微风拂过脸颊的凉意。这种细节的捕捉能力,让这本书的立体感极强,我甚至能“听见”水声,“闻到”潮湿的泥土味。它成功地将一个地理空间,转化成了一个可以被心灵触摸的情感空间,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夜晚,泡一杯茶,慢慢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