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西塘 | 作者 | 阮仪三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 ISBN | 9787551409551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页码 | 162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西塘的廊棚,是古镇特有的建筑风光。木柱沿河而立,架起简单的木屋架,铺有瓦顶,遮阳避雨,沿河沿街绵延千米,把小镇主要的沿河街都盖住了。每逢节日,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夕阳西下,红灯点点,水中倒影连成一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廊棚作为沿街建筑的延伸,作为悠悠河流的傍依,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和乡情。 |
| 作者简介 | |
|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E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 “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等。 |
| 目录 | |
| 水乡明珠——西塘 西塘的廊棚 西塘的弄堂 西塘的庙 西塘的桥 西塘的黄酒 西塘的私家花园——西园 西塘的名宅 西塘的民问收藏 西塘的名花 西塘的小吃 西塘的游线 西塘保护与发展的风波 |
| 编辑推荐 | |
| 西塘,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角腹地,有“吴根越角”之称。明清时期已成为江南手工业、商业重镇。镇上小河绕街,有长长的廊棚,给水乡住家和来往的行人以莫大的方便和舒适。古石桥、古巷弄、古树是西塘文化源远流长的写照。 |
| 文摘 | |
| 序言 | |
| 水乡明珠——西塘 西塘的廊棚 西塘的弄堂 西塘的庙 西塘的桥 西塘的黄酒 西塘的私家花园——西园 西塘的名宅 西塘的民问收藏 西塘的名花 西塘的小吃 西塘的游线 西塘保护与发展的风波 |
我很少对一本纯粹的地域性书籍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但《西塘》确实做到了超越地域的艺术价值。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巧妙,没有生硬地按照地理顺序来介绍景点,而是以一种更接近于漫步和回忆的方式展开叙事,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控得极好,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对宏大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一朵小花、一片苔藓的细微观察。特别是最后几章,那种对逝去时光的怅惘和对古镇未来的期许交织在一起,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珍视。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对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温柔致敬。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样一本侧重地域风情的书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总觉得无非是些走马观花的介绍。但翻开后才发现,作者的笔触深沉而细腻,完全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游记。他似乎对西塘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一些关于历史变迁的叙述,穿插得自然而巧妙,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古镇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挣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时那种克制的深情,那些船娘、老匠人,他们的眼神里藏着的故事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要动人。这让整本书的厚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再是单纯的风景画册,而是一部有温度、有灵魂的城市肖像。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嗅到那股混合了水汽、霉味和淡淡的熏香的气息,这种感官上的沉浸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西塘》真是让人意犹未尽啊,那种水乡古镇特有的湿润空气和斑驳的青石板路感,仿佛一下子就从书页里溢了出来。作者对光影的捕捉简直是大师级的,尤其是清晨薄雾笼罩下的廊棚,那种朦胧的、带着一丝神秘的美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能清晰地想象出,沿着那狭窄的弄堂走着,耳边是潺潺的水声和偶尔传来的吴侬软语,那种宁静与古朴交织在一起的氛围,让人心头一松。书中对那些老物件的细节描写也极为考究,比如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木质门板,上面刻着模糊的岁月痕迹,或者是一扇雕花木窗后透出的昏黄灯光,都充满了故事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的风景,它更像是在讲述一群人的生活哲学,那种与世无争、缓慢流淌的时间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读完之后,我立刻动了去西塘走一遭的念头,想亲身去体验一下书中所描绘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令人叹服,它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在阅读时仿佛被施了魔法,时间都慢了下来。作者的句式变化多端,有时是如小溪般潺潺流淌的长句,细腻地铺陈环境氛围;有时又是短促有力的句子,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他对色彩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那种黛瓦白墙在阳光下投下的清晰阴影,那种雨后水面倒映出的迷离光影,都被他用文字精准地“画”了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关于西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这些内容写得既有知识性,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们看到了古镇背后那些正在消逝的传统技艺的珍贵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慢生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懒惰,而是一种对生命质量的极致追求。
评分这《西塘》读起来,就像是做了一场极其真实的梦,梦境中充满了古旧的美好和淡淡的乡愁。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对“水”的描绘,水是西塘的灵魂,书中关于水巷、水车、摇橹船的文字,充满了灵动和诗意。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去赞美,而是通过描述水对岸边建筑的浸润,水面倒影的变幻,以及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来构建起那种独特的水乡意境。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能感觉到微风拂过脸颊的凉意。这种细节的捕捉能力,让这本书的立体感极强,我甚至能“听见”水声,“闻到”潮湿的泥土味。它成功地将一个地理空间,转化成了一个可以被心灵触摸的情感空间,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夜晚,泡一杯茶,慢慢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