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新课标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184-01-01 |
| 作者:陈瑞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69.80 | 页数: | 印次: 4 |
| ISBN号:978780103993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新课标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规范,配合教学。《新课标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内容全面,功能强大,通俗实用。《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现代汉语词典》体例新颖,图文并茂,版面清新疏朗,装帧精美典雅。
《新课标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选取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包括散曲、杂剧)共450多首。每首诗词包括“原文”“注释”“鉴赏导示”“鉴赏”“鉴赏要点”等六部分。配有精美插图,内容全面,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需求。
陈瑞,中教高级教师,多年来一直带毕业班,经验丰富,主编高考辅导书多部。
关雎 / 《诗经·周南》(001) 静女 / 《诗经·邶风》(005) 氓 / 《诗经·卫风》(008) 蒹葭 / 《诗经·秦风》(014) 无衣 / 《诗经·秦风》(018) 采薇(节选) / 《诗经·小雅》(021) 国殇 / [战国]屈原(024) 离骚(节选) / [战国]屈原(027) 离骚(节选) / [战国]屈原(031) 湘夫人 / [战国]屈原(037) 涉江 / [战国]屈原(043) 东门行 / 汉乐府(048) 江南 / 汉乐府(050) 十五从军征 / 汉乐府(054) 长歌行 / 汉乐府(057) 陌上桑 / 汉乐府(059) 长歌行 / 汉乐府(065) 孔雀东南飞(并序) / 汉乐府(067) 行行重行行 / 《古诗十九首》(080) 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083) 迢迢牵牛星 / 《古诗十九首》(086) 赠从弟(其二) / [汉]刘桢(088) 观沧海 / [汉]曹操(090) 龟虽寿 / [汉]曹操(093) 短歌行 / [汉]曹操(096) 七步诗 / [三国·魏]曹植(100)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 [三国·魏]阮籍(102) 归园田居(其一) / [晋]陶渊明(105) 饮酒(其五) / [晋]陶渊明(110) 杂诗十二首(其一) / [晋]陶渊明 (113) 拟行路难(其四) / [南朝·宋]鲍照(116) 山中杂诗 / [南朝·梁]吴均(119) 木兰诗 / 北朝民歌(121) 敕勒歌 / 北朝民歌(128) 野望 / [唐]王绩(130) 咏鹅 / [唐]骆宾王(132) 于易水送别 / [唐]骆宾王(134) 风 / [唐]李峤(13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王勃(138) 从军行 / [唐]杨炯(142) 渡江汉 / [唐]宋之问(145) 感遇 / [唐]陈子昂(147) 登幽州台歌 / [唐]陈子昂(149) 咏柳 / [唐]贺知章(151) 回乡偶书 / [唐]贺知章(153) 春江花月夜 / [唐]张若虚(155) 感遇十二首(其一) / [唐]张九龄(160) 凉州词 / [唐]王翰(162) 登鹳雀楼 / [唐]王之涣(164) 凉州词 / [唐]王之涣(166) 夜归鹿门歌 / [唐]孟浩然(168) 早寒江上有怀 / [唐]孟浩然(171)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孟浩然(173) 过故人庄 / [唐]孟浩然(175) 春晓 / [唐]孟浩然(177) 宿建德江 / [唐]孟浩然(180) 从军行(其四) / [唐]王昌龄(182) 出塞 / [唐]王昌龄(184) 采莲曲(其二) / [唐]王昌龄(186) 闺怨 / [唐]王昌龄(188) 芙蓉楼送辛渐 / [唐]王昌龄(190) 次北固山下 / [唐]王湾(192) 山居秋暝 / [唐]王维(194) 终南山 / [唐]王维(196) 终南别业 / [唐]王维(198) 观猎 / [唐]王维(201) 使至塞上 / [唐]王维(204) 积雨辋川庄作 / [唐]王维(206) 鹿柴 / [唐]王维(209) 竹里馆 / [唐]王维(211) 鸟鸣涧 / [唐]王维(214) 杂诗 / [唐]王维(216) 相思 / [唐]王维(2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220)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维(222) 终南望馀雪 / [唐]祖咏(224) 峨眉山月歌 / [唐]李白(226) 渡荆门送别 / [唐]李白(229) 月下独酌 / [唐]李白(231) 行路难(其一) / [唐]李白(234) 蜀道难 / [唐]李白(238)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唐]李白(24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唐]李白(250) 静夜思 / [唐]李白(253) 春夜洛城闻笛 / [唐]李白(25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257) 子夜吴歌 / [唐]李白(260) 登金陵凤凰台 / [唐]李白(26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唐]李白(266) 望庐山瀑布 / [唐]李白(268) 送友人 / [唐]李白(271) 秋浦歌(其十五) / [唐]李白(273) 独坐敬亭山 / [唐]李白(276) 将进酒 / [唐]李白(278) 赠汪伦 / [唐]李白(283) 早发白帝城 / [唐]李白(285) 古朗月行(节选) / [唐]李白(288) 望天门山 / [唐]李白(291) 菩萨蛮 / [唐]李白(293) 忆秦娥 / [唐]李白(296) 燕歌行 / [唐]高适(299) 别董大 / [唐]高适(305) 黄鹤楼 / [唐]崔颢(307)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常建(309) 早梅 / [唐]张谓(311) 严郑公宅同咏竹 / [唐]杜甫(313) 兵车行 / [唐]杜甫(316) 羌村三首(其三) / [唐]杜甫(320) 蜀相 / [唐]杜甫(323) 月夜 / [唐]杜甫(325) 春望 / [唐]杜甫(328) 石壕吏 / [唐]杜甫(330) 江畔独步寻花 / [唐]杜甫(335) 水槛遣心 / [唐]杜甫(33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杜甫(339) 绝句 / [唐]杜甫(342) 登楼 / [唐]杜甫(344) 旅夜书怀 / [唐]杜甫(347) 望岳 / [唐]杜甫(349) 绝句四首(其三) / [唐]杜甫(351) 春夜喜雨 / [唐]杜甫(355) 绝句(其一) / [唐]杜甫(358) 赠花卿 / [唐]杜甫(360)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 [唐]杜甫(362) 江南逢李龟年 / [唐]杜甫(36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唐]杜甫(367) 登高 / [唐]杜甫(371) 咏怀古迹(其三) / [唐]杜甫(375) 秋兴(其一) / [唐]杜甫(378) 客至 / [唐]杜甫(380) 阁夜 / [唐]杜甫(383) 登岳阳楼 / [唐]杜甫(386)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唐]岑参(38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岑参(392) 逢入京使 / [唐]岑参(396) 枫桥夜泊 / [唐]张继(398) 喜外弟卢纶见宿 / [唐]司空曙(40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唐]刘长卿(403) 送灵澈上人 / [唐]刘长卿(406) 渔歌子 / [唐]张志和(408) 滁州西涧 / [唐]韦应物(411) 塞下曲 / [唐]卢纶(413) 寒食 / [唐]韩翃(415)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 [唐]李益(417) 塞下曲 / [唐]李益(420) 游子吟 / [唐]孟郊(422) 凉州词(其一) / [唐]张籍(42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唐]韩愈(426) 听颖师弹琴 / [唐]韩愈(42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唐]韩愈(432) 题都城南庄 / [唐]崔护(434) 西塞山怀古 / [唐]刘禹锡(436) 乌衣巷 / [唐]刘禹锡(438) 望洞庭 / [唐]刘禹锡(440) 浪淘沙(其一) / [唐]刘禹锡(442) 竹枝词 / [唐]刘禹锡(445) 秋词(其一) / [唐]刘禹锡(44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唐]刘禹锡(449) 石头城 / [唐]刘禹锡(453) 夜筝 / [唐]白居易(456) 问刘十九 / [唐]白居易(458) 观刈麦 / [唐]白居易(460) 望月有感 / [唐]白居易(464) 卖炭翁 / [唐]白居易(467)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白居易(471) 长恨歌 / [唐]白居易(475) 琵琶行(并序) / [唐]白居易(490) 钱塘湖春行 / [唐]白居易(498) 暮江吟 / [唐]白居易(501) 池上 / [唐]白居易(504) 忆江南 / [唐]白居易(506) 悯农(其一) / [唐]李绅(508) 悯农(其二) / [唐]李绅(510) 渔翁 / [唐]柳宗元(512) 江雪 / [唐]柳宗元(515) 登柳州
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处处流露出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坚守的匠人精神。比如,它在引用诗句时,对于底本的选择似乎非常严谨,对于某些存在争议的字句,它会注明不同版本的差异,并给出相对主流或最合理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追求准确性的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辅助材料,虽然不是主体内容,但作为工具书的补充,价值极高,比如对特定时期诗歌流派的简要介绍,以及对当时社会文风的概述。这些背景知识的补充,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诗歌产生的土壤和时代精神。总而言之,这不只是一本查找资料的字典,更像是一位博学、耐心的老师,陪伴你在古典诗词的浩瀚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和乐趣,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常置案头的佳作。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选材范围广度令人惊叹,它并非仅仅收录那些“必考”的唐诗宋词,而是将触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古典诗词领域,很多平日里不太容易接触到的、但艺术价值极高的篇目也被纳入其中。比如,其中对于一些小众诗人的作品的收录和细致解读,就让我受益匪浅。以往我总觉得对某些朝代的诗歌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缺少一个权威的指引,而这本词典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收录标准似乎是基于文学史的脉络和艺术成就来权衡的,而非仅仅基于知名度。深入阅读后发现,它对一些经典名篇的解读视角也颇为新颖,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教科书式分析,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诗人的心境乃至后世的评价体系,给出了多维度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个人的鉴赏层次非常有帮助,让我对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古典文学素养的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工具书的“工具性”和“易用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其出色。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不仅仅依赖于作者或篇名,还提供了主题、意象、句法结构等多种检索维度,这对于我进行主题性阅读或写作时查找特定意象的用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举个例子,当我需要寻找所有描写“孤雁”的诗句时,它能在短时间内提供一个相当完整的列表和解析,省去了我耗费大量时间在不同版本的诗集间来回翻阅的麻烦。此外,它对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非常到位,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细致地阐述了在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和历史演变,确保读者在理解诗句时不会产生歧义。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编撰者服务读者的诚意。
评分这本书的鉴赏部分,可以说是整部书的灵魂所在,它摒弃了那种高高在上、故作深奥的学术腔调,转而采取了一种更为亲切、更具引导性的叙述方式。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们懂得如何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去剖析古人复杂的情感和精妙的章法。我尤其欣赏它对诗歌“意境”的阐释,往往能用几笔精炼的文字,就将一首诗画面的展开、情感的起伏勾勒得淋漓尽致。有时候,读完赏析,我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位诗人,正站在诗中的场景里,感受着同样的风霜雨雪。这种共情能力的引导,远胜过那些单纯堆砌典故和理论的文字。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欣赏诗,更是在“诱导”你爱上诗歌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和哲理,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的典范。
评分这本辞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被知识包裹的感觉。封面设计得古朴又不失典雅,淡雅的墨绿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对古典文学的深深敬意。我特别喜欢它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米黄的色泽,不仅护眼,翻阅时还能闻到一种淡淡的油墨香,让人忍不住想沉浸其中。内页的排版也是极为考究,字体的选择兼顾了易读性和美观性,间距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对诗词进行释义和赏析时,所采用的版式结构非常清晰,注释、出处、译文和赏析部分划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一点在同类工具书中是相当难得的,足见编者在用户体验上下了多少功夫。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的精神对话,这种实体书带来的仪式感,是电子设备完全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