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参数: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I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装: 3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3039403 条形码: 9787103039403 商品尺寸: 30 x 21.8 x 0.8 cm 商品重量: 141 g 品牌: 人民音乐出版社目录
1.坦述
2.阿拉伯风格曲
3.牧歌
4.儿童联欢会
5.天真浪漫
6.前进
7.清澈的溪水
8.美姿
9.行猎
10.娇嫩的花
........
内容介绍: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声像版)》包括:坦诉、阿拉伯风歌曲、牧歌、儿童联欢会、天真烂漫、前进、清澈的溪水、美姿、行猎、娇嫩的花等等。
目录
1.坦述
2.阿拉伯风格曲
3.牧歌
4.儿童联欢会
5.天真浪漫
6.前进
7.清澈的溪水
8.美姿
9.行猎
10.娇嫩的花
........
内容介绍: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声像版)》包括:坦诉、阿拉伯风歌曲、牧歌、儿童联欢会、天真烂漫、前进、清澈的溪水、美姿、行猎、娇嫩的花等等。
我对布格缪勒这位作曲家的作品一直抱有极高的敬意,但以往总觉得他的作品在“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平衡上,有些作品偏向枯燥的机械训练。然而,这套“声像版”的精选,无疑是为这些经典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音像资料的引入,让我们可以听见原汁原味的演绎,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听觉审美至关重要。我发现在对照DVD里的演奏时,我开始留意到原本被我忽略的那些细微的力度变化和速度的弹性处理。它不再是一堆冰冷的音符集合,而是一系列富有情感的叙事诗。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表现不同性格的乐曲,如轻快的小步舞曲和略带忧郁的行板,DVD中的示范能立刻将我的情感带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去,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它真正激发了我想要“唱”出旋律的欲望。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套教材之前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市面上同类产品琳琅满目,很容易被华丽的宣传语迷惑。但真正使用起来后,我发现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曲集,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老师的“浓缩教学法”。书中的曲目编排并非是简单的按序号排列,而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技术递进路径,每首曲子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比如手指的独立性、八度的跨度、和弦的连贯性等等。我喜欢它在每一页的页脚处,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提示框,它会针对当前这首曲子的核心难点进行一句话的总结,这对于我课后复习和自我纠错起到了关键的导航作用。这套教材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们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自我训练,这对于长期学习钢琴是至关重要的宝贵财富。
评分从纯粹的实用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耐用性也相当不错。我是一个练习强度比较大的学生,经常需要反复翻阅和标记,很多教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散页、卷边甚至封面脱落的情况。但是这本教材的装订非常扎实,纸张的克重也偏高,即使用力按压也不会有明显的折痕。每次练习完,我都会把做好的标记工整地留在谱子上,这本教材的纸张对铅笔的痕迹保留得很好,修改和擦除都很方便,不会留下大片污渍。而且,它的开本尺寸拿在手里非常合适,既保证了五线谱的清晰度,又方便放在钢琴架上阅读,不会因为太大而显得笨重,也不会因为太小而需要凑近去看那些细小的表情记号。这份对学习者日常使用体验的关怀,是很多出版物所忽略的细节。
评分我之前用过好几套其他的钢琴练习曲集,但总感觉在一些高难度技巧的过渡上处理得有些生硬,总是在某个技术点上卡住很久。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一气呵成,它巧妙地将看似独立的练习曲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训练体系。比如,当你在练习某些需要快速轮指的曲目时,你会发现之前的基础练习曲已经为你打好了坚实的手指独立性和力量基础。更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带的那个DVD教程,简直是物超所值!光盘里的演示者讲解得非常到位,他的示范演奏不仅技巧纯熟,更重要的是,他能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一些抽象的音乐概念,比如如何处理乐句的呼吸感,如何通过触键的力度变化来描绘不同的音色。我感觉光碟里的内容,比我上过的几堂私教课信息量还要大,它真正做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
评分这套教材的封面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那种典雅的字体配上泛黄的纸张质感,一下子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练习册,而是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音乐宝典。我拿到手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里面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五线谱的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音符和指法标记。特别是那些关于踏板使用的提示,都标注得非常细致,这对我们这种还在摸索如何运用踏板来丰富音乐表现力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里收录的曲目选编也颇具匠心,每一首练习曲似乎都对应着钢琴演奏技巧中一个特定的难点,循序渐进的难度提升让人感觉每攻克一首,自己的手指都能获得一次实质性的飞跃。我特别喜欢它在曲名前加入的一些简短的音乐背景介绍,让我不仅仅是在“练习”,更是在“理解”布格缪勒创作时的心境,这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