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音乐的种类、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 二、多声部音乐织体、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 三、和声与和声学 四、和声的作用 第I章 和弦、四部和声、键盘和声 第二章 原位正三和弦连接 第三章 用原位正三弦为低音配和声 第四章 和声进行、为旋律配和声 第五章 同和弦转换 第六章 原位正三和弦连接时上方声部跳进 第七章 乐段、乐句、终止 第八章 终止四六和弦 第九章 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平稳连接 第十章 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跳进连接 第十一章 六和弦与六和弦连接 第十二章 其他四六和弦 第十三章 原位属七和弦 第十四章 属七转位和弦 第十五章 为歌曲旋律配写伴奏和声轮廓 第十六章 音型化写作、和声分析 第十七章 强位和弦外音 第十八章 弱位和弦外音(一) 第十九章 弱位和弦外音(二) 第二十章 副三和弦概论 第二十一章 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 第二十二章 VI级原位三和弦 第二十三章 VII级六和弦 第二十四章 I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 第二十五章 和声大调式 第二十六章 II级七和弦 第二十七章 导七和弦 第二十八章 调内模进 第二十九章 常用的九和弦 第三十章 持续音 第三十一章 离调、重属和弦 第三十二章 副属和弦 第三十三章 副下属和弦 第三十四章 离调模进 第三十五章 转调概论 第三十六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 第三十七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下属方南近关系调转调 第三十八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远关系调转调 第三十九章 重属变和弦 主要参考书目 书 名:基础和声学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我接触过几本不同的和声教材,很多作者在讲解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投射”到教材中,导致语言过于专业化,甚至有些晦涩难懂,仿佛是写给同行看的。而这本教材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专业知识与初学者理解之间的桥梁。作者似乎时刻提醒着自己,读者可能刚刚离开基础乐理阶段,对很多术语还很陌生。因此,即便是探讨到像“借用和弦”这样相对复杂的概念时,作者也会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阐释,并且总会辅以大量的图示来辅助理解,让原本生硬的音乐语法规则变得可触摸、可感知。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写作视角,让这本厚厚的教程读起来,丝毫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感,反而更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导师在耳边细细讲解,这一点是我认为它在众多同类教材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刚开始接触和声学那会儿,感觉自己像在学习一门外星语,各种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副属和弦的运用,听起来都是一堆莫名其妙的术语。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手笔。它不是直接把复杂的理论砸到你面前,而是通过非常生活化、形象化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比如,它把和弦的导向性比作“音乐中的引力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为什么某些和弦必须导向特定的主和弦。更赞的是,教材中大量的实例曲目选择都非常经典且具有代表性,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对位到浪漫主义的色彩铺陈,每一步的理论引入都紧密地贴合着实际的音乐片段。这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规则,而是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写。这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对于培养真正的音乐思维至关重要,完全摆脱了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套路。
评分说实话,对于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教材的光盘附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鸡肋”。但这个附带的CD,简直是物超所值,它直接把理论和听觉实践无缝对接起来了。很多和声的进行,比如隐伏五度、平行八度这些听觉上很容易犯错的地方,教材里只是用文字描述,但光盘里立刻就能听到规范的示范和错误示范的对比。这种“耳听为实”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听辨能力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部分关于“非功能和声”的探讨,原本觉得会很抽象,但CD里播放了不同时代作曲家对传统和声的“挪用”和“打破”,让人在聆听中立刻就能捕捉到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差异。这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键盘操作和乐谱分析,而是变成了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评分从教学法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逻辑推进非常科学和严谨,它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难度,而是遵循着从最基础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开始,稳步过渡到“半音和声”和“和声分析”的模式。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自我检测与回顾”环节,这些练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对基本概念的简单考察,也有需要综合运用多项知识点才能解决的分析题。而且,这些练习题的难度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确保了学习者在下一个更难的知识点到来之前,已经完全消化和吸收了当前的内容。这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教学策略,极大地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让长期学习变得可行且充满成就感。
评分这本乐理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搭配着烫金的字体,一看就感觉这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入门读物,而是下了大功夫的学术著作。我个人对实体书的质感要求比较高,这本书的纸张厚实适中,翻阅起来非常顺滑,完全没有廉价印刷品的粗糙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五线谱和文字的间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使是初学者在面对复杂的和弦进行时,也不会觉得视觉上拥挤不堪。通常很多教材为了塞进更多内容,会把乐谱印得密密麻麻,看着就头疼,但这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的克制与美学平衡。尤其是那些理论公式和图示的对比呈现,清晰得令人印象深刻,让人在学习枯燥的规则时,也能享受到一种秩序之美。那种用心去打磨每一个细节的诚意,是透过书本传递出来的,这对于长期需要和教材打交道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阅读体验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持久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