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第三辑:航海日记 : 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

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第三辑:航海日记 : 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达尔文 朱敏 著
图书标签:
  • 达尔文
  • 航海日记
  • 生物学
  • 自然科学
  • 科普
  • 历史
  • 传记
  • 环球考察
  • 生物地理学
  • 经典译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542758736
商品编码:298679351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第三辑:航海日记 : 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

定价:24.00元

作者:(英)达尔文 朱敏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427587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欧洲人争相传阅的经典文本,生物学史*的著作《物种起源》的前奏曲。
  2.***精彩、*耐读,*真实的自然游记,19世纪英国散文艺术的*杰出的代表之作。
  3..有“科学探索启蒙书、科学兴趣培养书、科学知识贮备书、 科学意识修炼书”的功能。

内容提要


《航海日记》是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学说的奠基人达尔文的散文作品,发表于1839年。全书以日记的方式记述了1831年至1836年间,他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考察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在达尔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调下,三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及其形形岛屿上的地形地貌如数家珍般轮番登场,让读者一睹自然界奇幻美景、动植物的奇异生活及变迁,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该书一出版,立即成了读者受欢迎的游记读物,更被誉为19世纪英国散文作品的杰出代表。

目录


章 贝格尔号启航
第二章 圣萨尔瓦多之行
第三章 里约热内卢之旅
第四章 对动物的考察
第五章 内格罗河中的生物
第六章 远古时期的四足兽
第七章 沿途中的驿站
第八章 探索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九章 潘帕斯短途之旅
第十章 游历巴塔哥尼亚
第十一章 福克兰群岛海峡
第十二章 火地岛部落
第十三章 途经麦哲伦海峡
第十四章 智利中部的自然风光
第十五章 测量智利南部群岛
第十六章 瓦尔迪维亚大地震
第十七章 翻越安第斯山
第十八章 眼中的北智利

作者介绍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年刚从剑桥大学毕业,年仅22岁的达尔文毅然决定随“贝格尔”号环球旅行。历时5年,他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并在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书出版震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文摘


序言



寰宇探秘:科学史上的伟大远航与思想碰撞 一、星辰大海的召唤:早期航海科学与地理大发现 在人类文明的曙光中,对未知疆域的探索从未停歇。本书并非讲述达尔文的航海故事,而是聚焦于更早的时代,那些奠定了现代地理学和天文学基础的伟大航海家和探险家的历程。 1. 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及其成就 本书细致描摹了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探险家们如何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有限的工具,穿越浩瀚的大洋。我们将深入探讨恩里克王子(航海家亨利)在葡萄牙建立的航海学校,它是现代科学地理学萌芽的摇篮。通过对航海日志的考证,我们还原了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开辟印度航线的艰辛过程。这些探险不仅改变了世界地图,更催生了对地球形状、洋流和季风系统的全新认识。 2. 导航技术的革命 在风云变幻的海洋上,导航技术的突破是探险成功的关键。本书将详细介绍当时用于测定纬度的工具,如星盘(Astrolabe)和象限仪(Quadrant)。我们不再关注达尔文时代相对成熟的六分仪,而是追溯到更原始但同样关键的工具。重点分析了磁罗盘的改进,以及如何结合天文观测(如测量太阳或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船只的位置。这些技术革新,标志着航海从经验主义向早期科学方法的过渡。 3. 绘制世界的艺术:早期地图学的演进 随着航线的开辟,对精确地图的需求日益迫切。本书将考察托勒密的《地理学》在复兴中的作用,以及早期制图师如何整合来自水手和探险家的零散信息,绘制出日渐精确的世界图景。重点分析了墨卡托投影法(Mercator Projection)的诞生及其在航海中的巨大优势——它首次将航线以恒定方向的直线表示,极大地便利了远洋航行。然而,我们也将讨论这种投影法在极地地区产生的系统性变形,揭示早期科学尝试中固有的局限性。 二、自然哲学的觉醒:科学革命前夕的博物学考察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投向17世纪末至18世纪,一个自然哲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在航海实践积累了大量新物种信息后,学者们开始寻求系统化的分类方法。 1. 林奈及其分类体系的基石 我们将重点介绍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的早期研究和他的宏伟目标——为所有已知生命建立秩序。虽然林奈的成熟理论主要出现在他后期的著作中,但本书探究的是构成其体系的早期考察记录和信件往来。我们关注他如何从旅行者带回的标本中汲取灵感,以及他如何初步尝试用“属”和“种”的概念来组织自然界的复杂性。这与达尔文后来的进化论思想截然不同,我们探讨的是物种的“静止”概念下的编目工作。 2. 早期地球科学的萌芽:火山、矿物与地质记录 在探险船队抵达新大陆和偏远岛屿后,火山爆发和奇特矿藏的报告激起了欧洲学者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好奇。本书将探讨早期地质学家(如斯泰诺 Steno)提出的地层学初步概念——即“地层叠加原理”。我们分析了关于洪水遗迹和矿物成因的激烈辩论,这些讨论构成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这些考察与达尔文后期在南美洲对化石和地貌的观察,有着方法论上的继承与区别。 3. 气象学的初步尝试与航海安全 风暴和异常天气是航海的头号敌人。本书将回顾17、18世纪的学者们如何试图记录和预测天气现象。我们考察了早期的气压计和温度计在船上的应用,以及学者们如何开始绘制早期的风带图(如信风带的发现)。这些基于大量航行数据的统计尝试,是现代天气预报的雏形,它与生物学观察的侧重点大不相同。 三、人文与科学的交汇:早期探险中的社会学观察 伟大的航行不仅仅是收集动植物标本,更是人类文明间的剧烈碰撞。 1. 异域文化的记录与偏见 探险家们带着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记录了他们接触到的土著文化。本书旨在批判性地分析这些早期的人类学记录。我们审视水手们关于“野蛮人”和“高贵野蛮人”的矛盾描述,探讨这些记载如何服务于殖民扩张的叙事,以及这些记录中隐含的、尚未被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所彻底影响的社会等级观念。 2. 探险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与帝国竞争 本书深入剖析了不同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的航海活动背后的经济动机——香料、贵金属和新的贸易路线。我们考察了东印度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科学考察如何被整合到国家战略中,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这与达尔文航行中相对纯粹的学术目标有所区别,早期的考察往往与商业利益紧密捆绑。 3. 探险中的医学挑战与船员健康 远洋航行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严峻考验。我们将重点关注坏血病(Scurvy)的流行及其早期对策。书中将描述早期船医和船长们进行的朴素实验,例如尝试用酸菜或柑橘来预防疾病。这些关于营养学和传染病预防的记录,构成了与达尔文考察中对物种适应性研究截然不同的医学科学篇章。 总结:思想的传承与断裂 本书提供了一个宏大且多维度的视野,让我们得以审视在达尔文“演化”思想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通过航海活动,逐步建立起地理学、分类学、地质学以及人类学的基础框架。这些早期的伟大远航,充满了发现的激情、技术的局限与文明的冲突,它们共同铺设了现代科学的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套《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就被它的厚重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第三辑的《航海日记: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更是让我心生向往。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书的装帧、字体排版和纸张的质感,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我尤其欣赏这种经典译丛的出版形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知识传承的仪式感。看着泛黄的书页,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探索者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的书籍,而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正是如此。我期待着,当真正捧起这本《航海日记》时,能够像达尔文一样,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领略地球的生命脉动。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开启一段探索之旅的钥匙,我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套《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一直是我书架上的珍品,而第三辑的《航海日记: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非常欣赏这种以巨匠的视角,记录他们探索世界的原貌的方式。我设想,达尔文在写下这些日记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预料到,这些文字日后会成为影响世界的科学巨著的一部分。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生动的达尔文,一个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困难、体验各种情感的凡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无数次的观察、记录、思考和修正之上。我预感,这本书将会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阅读体验,它将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与达尔文一同见证那些塑造我们今日世界的重要时刻。

评分

早就听说《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是大名鼎鼎的科普读物系列,这次第三辑的《航海日记: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更是让我期待已久。我一直对海洋的神秘和古老文明的遗迹充满好奇,而达尔文的航海经历,正好完美地融合了这两者。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画面:在摇曳的船舱里,达尔文一边记录着观察到的各种动植物,一边饱览着沿途的壮丽景色。我相信,这本书会像一个万花筒,展现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从南美的雨林到太平洋的岛屿,再到非洲的海岸线。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当时社会人文风貌的描写,毕竟,科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科学著作,更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评分

这套《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的第三辑,选择达尔文的《航海日记》作为主打,绝对是独具慧眼。我一直对生物进化和自然历史深感兴趣,而达尔文的这段环球考察,无疑是现代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页。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单单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GPS、没有现代通讯技术的时代,一艘小小的“小猎犬号”承载着一位年轻的博物学家,穿越惊涛骇浪,驶向陌生的海岸,这份勇气和求知欲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我预感,这本书不会仅仅是冷冰冰的科学记录,而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冒险史诗。我会期待其中对异域风光、奇特生物的细致描绘,也会期待达尔文在旅途中所经历的挑战、思考和顿悟。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只是关于科学发现,更是关于探索精神、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将达尔文视为科学界的巨人。这次《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三辑推出的《航海日记:达尔文环球考察日记》,无疑是我一直翘首以盼的礼物。我脑海中构思着,当我在安静的午后,翻开这本书,仿佛就能跟随“小猎犬号”一同航行。我期待着,书中不仅有对生物多样性的精彩描绘,更会有达尔文在面对未知时,那种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思考过程。我设想着,他可能会在某个荒凉的海边,被一块奇特的岩石所吸引,继而引发对地质演变的深邃联想;也可能在茂密的丛林中,被一种从未见过的鸟类所震撼,从而开启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一份激励人心、激发探索欲望的精神食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