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化學海洋學
定價:58.00元
作者:陳敏
齣版社:海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027753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較為係統地闡述瞭海水化學組成、海水中的溶解氣體、海水中二氧化碳一碳酸鹽體係、主要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海洋中的痕量金屬、海洋有機地球化學和同位素海洋化學等方麵的內容,其主要特色有三點:其一是在化學海洋學經典理論基礎上,融入學科發展的新內容;其二是強化瞭與物理海洋學、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相關的內容,充分體現學科交叉的特點;其三是在相關章節以知識鏈接的方式給齣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原理、曆史等的解釋或描述,以利於讀者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及知識麵的拓展。本書可作為海洋科學本科生的基礎教材,同時可供從事海洋科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等領域的科教工作者及有關高等院校研究生閱讀、參考。
目錄
章 緒論
1.1 化學海洋學研究範疇
1.1.1 化學海洋學研究內容
1.1.2 化學海洋學與海洋化學
1.2 化學海洋學發展簡史
1.2.1 化學海洋學的孕育階段
1.2.2 早期探索與分析階段
1.2.3 海洋營養鹽的調查與研究
1.2.4 海水分析化學的發展
1.2.5 海洋物理化學的發展
1.2.6 深海大洋的探索,成果疊現
1.2.7 海洋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反饋
1.3 化學海洋學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1.3.1 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1.3.2 海洋環境問題
本章小結
第2章 海水的化學組成
2.1 引言
2.2 海洋的形成
2.2.1 宇宙的形成
2.2.2 太陽的形成
2.2.3 地球的形成
2.2.4 月球的形成
2.2.5 海洋的形成
2.3 海水的化學組成
2.3.1 水的性質及其意義
2.3.2 原始海水的化學組成
2.3.3 海水化學組成的變遷
2.3.4 現代海水的化學組成
2.4 鹽度和氯度
2.4.1 剋紐森鹽度公式
2.4.2 1969年電導鹽度定義
2.4.3 1978年實用鹽度(psu)
2.4.4 海水密度
2.4.5 海洋鹽度的分布
2.5 海水化學組分的物理輸送
2.5.1 水團運動
2.5.2 物質輸送的平流~擴散方程
本章小結
第3章 海水中的溶解氣體
3.1 引言
3.2 大氣的氣體組成
3.2.1 大氣層的結構
3.2.2 大氣氣體組成的曆史演化
3.2.3 現代大氣的氣體組成
3.2.4 道爾頓氣體分壓定律
3.3 氣體的溶解度
3.3.1 氣體溶解度的定義
3.3.2 氣體溶解度的計算
3.3.3 氣體飽和度
3.3.4 氣體在海水中的溶解度
3.4 海-氣界麵氣體交換
3.4.1 海-氣界麵氣體交換的薄膜模型
3.4.2 海-氣界麵氣體交換的影響因素
3.5 海洋中的非活性氣體
3.5.1 非活性氣體偏離飽和的影響因素
3.5.2 物理過程影響程度的定量計算
3.6 溶解氧
3.6.1 溶解氧的來源與消耗
3.6.2 溶解氧的分布特徵
3.6.3 錶觀耗氧量(AOU)
3.6.4 AOU的空間分布
3.6.5 氧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
第4章 海水中二氧化碳-碳酸鹽體係
第5章 主要生涯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第6章 海洋中的痕量金屬
第7章 海洋有機地球化學
第8章 同位素海洋化學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覺得,很多科普讀物在追求通俗易懂的同時,往往會犧牲掉一些科學的嚴謹性和深度。但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作者在探討海洋中的營養鹽循環時,沒有停留在“植物需要養分生長”這樣淺顯的層麵,而是深入地分析瞭氮、磷、矽等關鍵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他詳細地解釋瞭這些元素是如何在海洋的不同區域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以及它們如何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轉化,最終影響著海洋的初級生産力。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磷循環的部分,作者揭示瞭深海沉積物中封存的磷是如何通過洋流和生物擾動重新迴到錶層水體,為浮遊植物的爆發式增長提供“燃料”。這種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對海洋內部復雜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有瞭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作者在介紹這些過程時,並沒有迴避一些更復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但他總是能在方程式旁邊給齣清晰的文字解釋,或者用直觀的圖示來輔助說明,這使得即使是像我這樣沒有深厚化學背景的讀者,也能相對容易地理解其背後的邏輯。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海洋化學”並非隻是冰冷的數字和公式,而是構成我們藍色星球生命係統的重要基石。
評分坦白說,我對“化學”這個詞一直存在一種天然的距離感。我傾嚮於更直觀、更宏觀的科學領域,比如天文學或者地質學。所以,當朋友推薦這本《化學海洋學》時,我其實是很猶豫的。我預想中,這應該是一本極其專業,而且可能有些枯燥的讀物。但真正閱讀之後,我纔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不像很多科學論文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堆數據和理論。相反,他更像是一位敘事者,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化學概念融入到對海洋現象的解讀中。我記得有一章講到海洋中的碳循環,作者並沒有直接去分析各種碳化閤物的反應式,而是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如何進入海洋,又如何被海洋吸收、儲存和釋放,講述瞭一個宏大的故事。他用生動的比喻,將二氧化碳比作“海洋的呼吸”,並闡述瞭其對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係統的深遠影響。這讓我感覺,我不是在學習一門枯燥的學科,而是在探索一個充滿活力的、動態的海洋世界。這本書讓我覺得,化學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它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以最微妙的方式,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化學海洋學”這幾個字,剛開始吸引我的是一種神秘感。我一直對大海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那些宏大的地理景象和驚心動魄的生物故事似乎更吸引眼球。而“化學”這個詞,在我腦海裏聯想到的是實驗室裏的試管、滴定管,以及那些讓人頭疼的公式和反應。所以,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內心深處其實是有點忐忑的,擔心它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學術專著,充斥著我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然而,翻開第一頁,我便被作者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他並沒有直接拋齣那些復雜的化學原理,而是從海洋最基本的構成元素講起,比如水分子是如何奇妙地相互作用,賦予海洋獨特的性質。接著,他引入瞭溶解在海水中的各種離子,並形象地比喻它們為海洋的“指紋”,通過分析這些“指紋”,我們能瞭解海水的來源、流動以及曆史。我尤其喜歡關於海洋酸化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動的故事,講述瞭微小的浮遊生物如何因為海水pH值的變化而麵臨生存危機,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即使是微小的化學變化,也可能對整個海洋生態係統産生巨大的影響。這本書成功地將我從一個對海洋化學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變成瞭一個對海洋奧秘産生濃厚興趣的探索者。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海洋的認知都停留在感性的層麵:廣闊無垠、神秘莫測、孕育生命。直到接觸到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在這壯闊的錶象之下,隱藏著一個由無數精巧化學過程構成的復雜係統。作者在書中並非簡單地羅列化學方程式,而是將化學原理與宏觀的海洋現象緊密結閤,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海洋內在世界的窗口。我尤其被關於海水電導率與鹽度關係的內容所吸引。作者細緻地解釋瞭不同離子濃度如何影響海水的導電能力,以及這種測量如何被廣泛應用於海洋觀測。這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基礎的物理化學性質,在海洋學研究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此外,書中關於海洋中痕量元素的化學行為的探討,也令我大開眼界。作者不僅僅是提及瞭這些元素的存在,更是深入分析瞭它們如何在不同的海洋環境中被活化、遷移和沉澱,以及這些過程對海洋生物的營養和毒性産生的影響。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化學的視角,能夠為理解海洋的復雜性提供一個全新且不可或缺的維度。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遠比我想象的更加豐富和深刻。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以來隻關注海洋生物的愛好者,我對這本書的初衷是抱著一種“看看有哪些有趣的新知識”的心態。我原本以為,它大概會講講海水中的一些有毒物質,或者金屬元素的富集之類的。然而,這本書所呈現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發現,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海洋中的化學物質,更是在講述這些化學物質如何塑造瞭海洋環境,並反過來影響著海洋生物的演化和分布。舉個例子,關於海洋中金屬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書中不僅提到瞭鐵元素對海洋生産力的關鍵作用,還講述瞭不同物種是如何利用或規避海洋中其他金屬元素的。尤其是有關於海底熱液噴口的研究,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描繪瞭在極端條件下,依靠化學能生存的微生物群落,它們構成瞭獨特而又頑強的生態係統,完全顛覆瞭我以往對生命的認知。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海洋的化學環境,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將所有生命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從微小的細菌到巨大的鯨魚,都無法擺脫這張網的影響。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海洋的整體性,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