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定价:59.00元
作者:朱风书,周成林,颜军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1714433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旨在从行为和电生理角度阐述体育运动(主要关注短时有氧运动)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促进作用,为采用体育运动手段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共分七章。章,大学生自我控制概述,扼要介绍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概念、成分、测量及其发展规律等新研究成果。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的关系,主要介绍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三章,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基础,重点介绍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进展和主要理论观点。第四章,运动预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中介模型,以抑制大学生吸烟不良行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和拟合运动干预降低大学生吸烟依赖性的自我控制中介作用模型。与此同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从行为及脑电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控制是体育锻炼量降低大学生吸烟依赖性的中介变量。第五章,运动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实证研究,以不良行为情境图片作为刺激呈现材料,采用Go/Nogo任务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从行为和脑电层面揭示不同运动量大学生对不良行为自我控制的行为及ERP特征。第六章,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采用Ms-Go/Nogo任务,从行为学、生理学、电生理学三个层面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探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时程特征。第七章,大学生自我控制促进的运动方案,在向读者扼要介绍运动方案编制依据、特色与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一百多套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运动指导方案以供大学生选择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朱风书,男,1967年出生,江苏兴化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现为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6项,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体育与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体育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与《大学体育与健康》两部教材。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会论文一等奖,第十届体育科学大会一等奖以及全国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促进大会奖。
周成林,男,1960年出生,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运动认知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等。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及上海体育局科技攻关等多项课题。正式出版著作5部,全国“运动心理学”和教育部“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教材编委成员;以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1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现任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国家击剑队备战第28届奥运会以及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国家队心理科技服务专家。
颜军,男,1963年出生,江苏泗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心理、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神经免疫机制等。
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体育心理学》,正式出版专著《体育心理论稿》《体育教学心理学》2部。
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委员、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课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乒乓球分会副秘书长等。
文摘
序言
章 大学生自我控制概述
节 大学生自我控制及其成分
一、自我控制的含义
二、自我控制与执行功能概念的比较
三、自我控制的结构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测量
一、量表评估
二、任务测量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
一、大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年级差异
二、大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性别差异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模型
一、自我控制的两阶段模型
二、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
三、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
四、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一、不良行为含义
二、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第三章 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基础
节 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进展
一、短时有氧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进展
二、长期有氧运动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进展
三、有氧运动促进自我控制的电生理学研究
第二节 运动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目标导向运动的认知需求假说
二、复杂运动的认知需求假说
三、情景干扰理论
四、生物学假说
第四章 运动预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中介模型
一、运动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二、运动预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中介模型的构建
三、运动预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中介模型的验证
第五章 运动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不良行为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二、运动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
一、自我控制与抑制能力的关系
二、运动促进大学生抑制能力的实证研究
三、运动促进大学生抑制能力的时程效益
第七章 大学生自我控制促进的运动方案
节 运动方案编制依据、特色与效果评价
一、运动方案编制依据
二、运动方案编制特色
三、运动方案效果评价
第二节 球类运动方案
一、三大球运动方案
二、小球类运动方案
第三节 非球类运动方案
一、健美操、瑜伽运动方案
二、武术、散打、跆拳道及其他类型运动方案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严谨的学术风格所吸引。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即将面临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选择,我深感自我规划和执行能力的重要性。我发现,很多优秀的同学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拥有惊人的自律能力。而我,常常在“想做”和“做到”之间徘徊,缺乏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的持续动力。这本书的书名“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径。我通常认为,自我控制更多是通过意志力或者时间管理技巧来实现,而将运动作为突破口,这在我看来是很有启发性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了解到,运动是如何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帮助大学生构建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方法,能够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日常习惯,帮助我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找点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灵感,毕竟马上要毕业了,考试和论文的压力扑面而来。后来在书架上看到了它,书名里“自我控制”四个字,瞬间击中了我。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学习效率不高,并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定不下心来,容易被各种干扰分心。比如,明明知道要看书,却忍不住刷手机;明明计划了学习时间,却被突如其来的邀约打断。这本书似乎正对着我的痛点下药,它提出的“运动促进自我控制”,听起来就很有新意。我比较好奇的是,它会怎么解释运动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生理上的改变,还是心理上的锻炼?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操作性的建议,让我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运动,以及什么样的训练方法,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我的专注力和执行力,从而让我在学业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纸质很好,触感温润,字迹清晰,阅读体验会很棒。我平常是一个对运动略感兴趣但很难坚持的人,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偶然在书店翻到这本书,它的主题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看来,运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容易焦虑、迷茫的群体。我一直怀疑,那些看起来生活井井有条、学习效率极高的人,是不是都掌握了某种“秘诀”,而这种秘诀很可能就与运动和自我管理有关。这本书恰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揭示运动如何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培养更强大的意志力,更好地规划生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运动方案,并且能告诉我,如何克服运动过程中的枯燥和阻力,让运动真正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简约而不失专业感,字体搭配也显得沉稳大气,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会很有分量。我之所以会购买它,更多的是被“自我控制”这个主题所打动。当下大学生群体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信息到各种新兴的娱乐方式,保持专注、抵制冲动确实成了一门需要学习的功课。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自律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引言部分就能窥见其体系的完整性。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理论,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这让我觉得它更具指导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避免陷入“拖延症”的泥潭,从而在学业和个人成长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分这本《运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之所以让我眼前一亮,主要是因为我一直对“习惯养成”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而自我控制能力恰恰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要做什么,但就是迈不开腿,或者坚持不下去,这背后往往是自我控制力不足。我一直觉得,运动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如果能够通过运动来提升自我控制,那岂不是一举两得?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运动如何影响大脑的可塑性,或者如何通过运动的规律性来培养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运动计划和心理调适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我的自我控制水平,最终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中,都能够成为一个更有主见、更有效率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