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機械發明的故事
定價:49.80元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431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4
字數:233000
這是一本機械發明基本知識及科學傢故事的科普讀物。編者以機械製造發明傢們故事為題材,介紹瞭我們熟悉的地動儀、指南車、紡紗機、蒸汽機、蒸汽機車、蒸汽機船、內燃機、汽車、現代車床、鏜床、電動機、飛機、計算機、電梯、自行車、縫紉機、火箭、機械鍾、望遠鏡、空調、電冰箱、電風扇、洗衣機等機器的用途、基本的工作原理、發明的曆程及科學傢的故事。
本書融技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把復雜的機械製造知識用簡明、通俗的語言加以描述或說明,深入淺齣,每一章都以科學傢的名言作為結尾,同時配有大量的圖片和一些卡通圖,讓版麵更活潑、閱讀更有趣、學習更輕鬆,以此激發廣大青少年和機械發明愛好者對機械製造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1章 序幕 1
2章 阿基米德的發明 12
3章 齒輪的齣現 19
4章 地動儀的發明 33
5章 中國古代機械發明傢——馬鈞 39
6章 珍妮紡紗機 46
7章 瓦特和他的蒸汽機 51
8章 蒸汽機車之父——斯蒂芬森 64
9章 蒸汽機船“剋萊濛特”號的誕生 71
10章 內燃機的發明 76
11章 世界上一輛汽車的誕生 90
12章 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 95
13章 現代車床的發明人——亨利·莫茲利 99
14章 是誰發明瞭電動機? 107
15章 實現飛天夢想的萊特兄弟 119
16章 計算機的先驅者——查爾斯·巴貝奇 128
17章 電梯的發明人奧蒂斯 135
18章 誰發明瞭自行車 145
19章 世界上一颱真正的鏜床是這樣誕生的 152
20章 縫紉機的發明者們 158
21章 昨天的夢想就是的希望、明天的現實——世界上一枚液體火箭 166
22章 單擺機械鍾的創製人 175
23章 機械鍾錶的前世今生 183
24章 發明望遠鏡的故事 194
25章 林語堂與中文打字機的不解之緣 199
26章 世界上一颱空調 206
27章 發明電冰箱的故事 212
28章 帶給人們涼爽的——電風扇 219
29章 偉大的發明之一——洗衣機 227
30章 斯特林發動機 233
31章 早發明機械計算機的科學傢——帕斯卡 240
32章 一颱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245
參考文獻 254
這本書的書名讓人有一種迴溯曆史,探尋事物起源的衝動。我一直對那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智慧的發明充滿興趣,尤其是那些最初的、奠定基礎的機械裝置。想象一下,在那個沒有現成圖紙和復雜計算的年代,一位位發明傢是如何憑藉敏銳的觀察和紮實的實踐,一點點摸索齣解決問題的路徑。比如望遠鏡,它的誕生不僅僅是光學原理的簡單應用,更是一場對視覺局限的挑戰,是人類渴望看見更遠、更清晰的世界的集中體現。書中如果能詳盡地解析望遠鏡的光學結構,從透鏡的組閤到焦距的計算,再到鏡筒的加工工藝,那將是多麼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而火車,它的齣現則是一場工業革命的縮影,是蒸汽機的強大力量如何被轉化為持續的動力,驅動輪子滾滾嚮前。我對火車復雜而精密的動力傳輸係統,比如活塞、麯軸、連杆等等,充滿瞭好奇,希望書中能對這些機械部件的運作方式進行深入的剖析。地動儀,更是一種超越時代的設計,它如何捕捉到那微弱的地麵震動,並將之轉化為可感知的指示,這其中的巧妙設計,一定能引發我對古代中國科技的無限遐想。而地球儀,更是人類地理認知的一次巨大飛躍,它將原本支離破碎的地理信息整閤在一起,讓我們得以直觀地理解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這本書如果能將這些發明背後的機械結構設計原理娓娓道來,相信會是一場關於智慧和創造力的盛宴,讓我對這些“老物件”産生全新的敬意。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描繪的“機械發明的故事”所吸引。這些古老的發明,雖然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原始”,但它們卻承載著人類早期對自然界規律的探索和應用,充滿瞭智慧的光芒。我尤其對望遠鏡的構造充滿好奇,它是如何通過巧妙的光學設計,將肉眼無法捕捉到的細節呈現在我們眼前?書中如果能深入解析其鏡片組的組閤方式,光綫的摺射和反射原理,以及鏡筒的設計如何保證成像的穩定,那將是一次非常精彩的科學之旅。火車,作為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産物,其復雜的機械係統總是讓我著迷。書中對於蒸汽機工作原理的闡述,以及動力如何通過一係列齒輪、連杆傳遞到車輪上,完成強大的牽引,一定是本書的亮點。地動儀,在中國古代就有的先進發明,它如何利用慣性原理,通過精密的機械結構來感應和指示地震方嚮,這其中的設計巧思,遠超我之前的想象。地球儀,這個我們司空見慣的物品,它的製作過程本身就包含瞭大量的數學和工程知識,如何將三維的地球錶麵準確地投射到二維的球麵,並且能夠直觀地展現齣地形地貌,其中的原理一定非常有趣。這本書如果能夠細緻地講解這些儀器設備的機械結構設計原理,相信一定會讓我受益匪淺,對這些經典的發明産生全新的認識。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承諾的“機械發明的故事”所吸引。在我看來,每一個偉大的發明都代錶著人類對某個領域挑戰的勝利,是智慧與勇氣的結晶。而將這些發明背後的機械原理剖析清楚,更能讓我理解它們成功的根源。望遠鏡,它如何將遙遠的星辰拉近,又如何為人類開啓瞭認識宇宙的大門?書中對於其內部的光學元件如何協同工作,以放大微弱的光綫,形成清晰影像的解釋,一定非常關鍵。火車,這個改變瞭世界的龐然大物,它的蒸汽動力如何被轉化為強大的牽引力?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內燃機、活塞、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機製,以及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們是如何剋服摩擦力、慣性等難題的。地動儀,在古代就能夠如此精確地監測地震,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書中關於地動儀如何利用重力、慣性原理,通過精巧的機械聯動來指示地震方嚮和遠近的描述,一定會讓我大開眼界。地球儀,雖然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但它背後凝聚瞭多少地理學傢的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努力,以及如何將球麵投影到平麵上的數學智慧,也同樣值得探究。這本書如果能詳細講解這些儀器設備的機械結構設計原理,不僅僅是講故事,更能深入技術層麵,那麼它無疑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讀物,能滿足我深入瞭解事物運作機理的渴望。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瞬間勾起瞭我對機械原理和曆史發明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認為,那些偉大的發明背後,都蘊含著人類對自然規律深刻的理解和巧妙的運用。望遠鏡,它不僅僅是天文觀測的工具,更是人類視野的一次飛躍。書中如果能詳細解讀其光學係統的設計,比如焦距的計算、鏡片材質的選擇,以及如何通過多組鏡片的組閤來消除像差,那將是多麼迷人的技術解析。火車,這個改變瞭世界交通格局的奇跡,其內部的機械裝置無疑是這本書的重頭戲。我非常期待能瞭解蒸汽機如何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以及傳動係統是如何將這股力量源源不斷地傳遞給車輪,驅動龐大的車身前進。地動儀,一項令人驚嘆的古代發明,它如何能夠在地麵微弱的晃動中,通過精巧的機械聯動來指示地震的方嚮,這其中的科學原理一定充滿瞭智慧的閃光。而地球儀,這個我們用來認識世界的模型,它的製作本身就凝聚瞭無數人的心血,書中對如何進行球麵投影、如何準確描繪地理特徵的講解,也一定會讓我覺得大開眼界。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儀器設備的機械結構設計原理,將科學的嚴謹與發明的趣味融為一體,那麼它必將成為我書架上的一件珍寶。
評分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腦海裏瞬間浮現齣無數奇思妙想的畫麵。想象一下,在那個沒有電、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人們如何憑藉智慧和巧手,一點點探索世界的奧秘,構建起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文明。這本書描繪的“機械發明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幻旅程,帶領我們去見證那些偉大的頭腦是如何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機械裝置。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講述望遠鏡的發明,它不僅是天文觀測的利器,更是人類視野的一次偉大拓展,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纔得以窺探宇宙的浩瀚,挑戰地平綫的極限。再比如火車,它徹底改變瞭陸地交通的麵貌,讓人們的活動範圍不再受限於步行的速度,加速瞭信息的傳播和貿易的往來。而地動儀,更是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探索的結晶,在那個科技相對落後的年代,能夠設計齣如此精密的儀器來監測地震,簡直是令人驚嘆的智慧。地球儀,這個我們都再熟悉不過的物品,也承載著人類對地球整體認識的飛躍。書中對這些儀器的機械結構設計原理的講解,一定能滿足我這個對事物運作原理充滿好奇的讀者的求知欲。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瞭解到這些發明的故事,更能深入理解它們背後的科學邏輯和工程之美,讓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在機械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