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达尔文的黑匣子:生物化学对进化论的挑战
定价:42.80元
作者:Michael J. Behe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2290838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达尔文的黑匣子:生物化学对进化论的挑战》推翻达尔文进化论?
20世纪100本*重要的非虚构类图书
智能设计运动的开创之作。门外汉都能读懂的世界科学名著
内容提要
《达尔文的黑匣子:生物化学对进化论的挑战》智能设计
以无可辩驳的生化论据
向达尔文进化论发起了强力挑战
《达尔文的黑匣子》率先发起了智能设计运动,它认为大自然具有设计的迹象,远远超出了达尔文的*性范畴。今天,随着智能设计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迈克尔J.贝希更新了他的书,在全新的第二版里加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后记,以跟踪和讨论目前智能设计运动的辩论状态。这是他对这个主题所做的新的重大声明,将会受到成千上万希望继续这种激烈辩论的人欢迎。
美国国家评论将《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列入了20世纪100本*重要的非小说类图书的名单,评委乔治吉尔德写道:“就像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推翻牛顿学说一样,这本书在20世纪末推翻了达尔文学说。”H.艾伦奥尔在2005年的《纽约客》上讨论此书时说:“他是研究智能设计的科学家小圈子中*突出的一位,他的论点是迄今为止*有名的。” 以无可辩驳的生化论据
向达尔文进化论发起了强力挑战
《达尔文的黑匣子》率先发起了智能设计运动,它认为大自然具有设计的迹象,远远超出了达尔文的*性范畴。今天,随着智能设计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迈克尔J.贝希更新了他的书,在全新的第二版里加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后记,以跟踪和讨论目前智能设计运动的辩论状态。这是他对这个主题所做的新的重大声明,将会受到成千上万希望继续这种激烈辩论的人欢迎。
美国国家评论将《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列入了20世纪100本*重要的非小说类图书的名单,评委乔治吉尔德写道:“就像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推翻牛顿学说一样,这本书在20世纪末推翻了达尔文学说。”H.艾伦奥尔在2005年的《纽约客》上讨论此书时说:“他是研究智能设计的科学家小圈子中*突出的一位,他的论点是迄今为止*有名的。”
《达尔文的黑匣子》已广为人知,成为智能设计运动的开创性经典著作,一本能够确定众所周知的达尔文进化论是否足以解释生命现象所必须阅读的书。
贝希认为,生命复杂的生物化学基础不可能通过渐进进化方式突变产生形成,因为有太多的相互依赖的变数不得不同时改变。通过对眼睛、血液凝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解释,他发起了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生命存在的*解释的争论。他从不求助于宗教支持他的论点。相反,他探讨了一些不赞同生物进化的科学文献,包括在本书末尾他自己提出的支持生命由设计产生的论点。这个有争议的工作的重要性是,它提出了进化是否能作为生命的*创造者的问题。纵观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与进化有关的图书馆和关注生命现象及生物进化的读者。
目录
部分 黑匣子是打开的
第1章 小人国的生物学
第2章 螺母和螺栓
第二部分 考查匣子里的内容
第3章 划呀划,划你的船
第4章 代代相传的鲁布戈德堡动画
第5章 由此及彼
第6章 一个危险的世界
第7章 公路毙命
第三部分 黑匣子揭示了什么
第8章 不发论文,自取灭亡
第9章 智能设计论
第10章 与设计有关的问题
第11章 科学、哲学、宗教
后记:十年之后
附录:生命的化学
注释
致谢
作者介绍
迈克尔J.贝希(Michael J.Behe),智能设计运动,美国里海大学生物学教授,自1985年起就在此工作。1978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78—1982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博士后工作,研究DNA结构。1982—1985在纽约市皇后学院担任化学助理教授。目前的研究涉及蛋白质结构的设计界定和自然选择。他有名的著作是《达尔文的黑匣子》。他和妻子、九个孩子住在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
译者简介:
伍义生,中国院力学所研究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翻译家。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生命体的内在运作机制充满好奇,而“生物化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精妙而复杂的韵味。当这本书的书名提及“达尔文的黑匣子”,并将其与“生物化学对进化论的挑战”联系起来时,我的兴趣就被深深地勾住了。我理解的“黑匣子”,是指那些在达尔文时期,我们无法窥探其内部运作的生命过程,而“挑战”,也并非是质疑,而是一种更深入的追问和补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到生命最基本的化学层面,去理解那些构成生命的分子,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如何响应环境的变化,又如何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为生命的多样性提供动力。我尤其想知道,在分子层面,是否存在一些“瓶颈”或者“捷径”,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着进化的大方向的?这本书,或许能让我看到,生命演化的复杂性和精妙性,是如何在微观的化学世界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令人着迷的科学探索史。在达尔文的时代,生物学面临着巨大的未解之谜,而“黑匣子”的比喻,恰好捕捉到了那种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对复杂系统进行推理的困境。进化论的提出,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解放之一,但它就像一个精美的框架,而填充这个框架的血肉,正是后来逐渐被揭示的生物化学机制。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生物化学在解释进化论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它是如何从最初的懵懂,一步步走向清晰的?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标志性的科学发现,这些发现如何一步步揭开了生命的生化面纱,并为进化论提供了更坚实的分子层面的证据?我总觉得,科学的进步,往往是这样层层递进,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这本书,或许能让我窥见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精彩片段。
评分我曾以为,进化论就是一个关于物种如何变化、如何适应环境的故事,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书页,我才意识到,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壮观的化学交响曲。书中的“挑战”二字,并非是对达尔文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更为精细的审视和补充。在我看来,进化论就像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而生物化学,则是建造这座建筑的基石和内部管道系统。没有这些看不见的化学过程,再精妙的自然选择也无从谈起。我一直在思考,那些微小的基因突变,是如何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影响到一个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的?书中对这些细节的描绘,是否会让我对“适者生存”的定义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生命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精密运转的化学反应所编织而成的网。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生命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深刻的化学逻辑和必然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带有“达尔文”和“进化论”这样的字眼,但它真正聚焦的却是生命最深层的运作机制——生物化学。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事物,就得深入到最微观的层面去探究。达尔文的宏大理论固然令人惊叹,但它更多地描绘了生命演化的宏观图景,而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密的显微镜,带我们走进细胞内部,去审视那些催化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器。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才能孕育出如此复杂多样的生命形式?书中提到的“黑匣子”的比喻,非常贴切,它暗示着在达尔文的时代,这些生化过程的内在机理是多么的神秘莫测,如同一个无法打开的盒子。而如今,我们对DNA、蛋白质、酶的认识,更是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艰深的生物化学知识,与宏观的进化论联系起来的?它是否揭示了在微观层面,哪些具体的生化机制,是驱动进化发生的重要力量?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对进化论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生命奥秘的深度解密之旅,让我对“活着”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巧妙地将宏观的进化论与微观的生物化学联系在一起,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认为,理解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深入到其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去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描绘了生命演化的宏伟蓝图,但“黑匣子”的比喻,让我意识到,在那宏大的叙事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微观机制。而生物化学,正是解开这些“黑匣子”的关键钥匙。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通过生物化学的视角,来解析进化过程中那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的?例如,基因如何发生突变,蛋白质如何产生功能性差异,这些微观的变化,又是如何累积起来,最终导致物种的演变?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生命之所以能够如此生生不息、千变万化,其深层驱动力究竟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对进化论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哲学追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